宋銀寶
摘要:素養(yǎng)教育是當今學科教學的核心目標,也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用之才的基礎。體育素養(yǎng)教育也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提出的,尤其是在農村小學提出體育素養(yǎng)教育對學生來講更是受益無窮。所以說,在我們農村小學開展體育課程教學,要求體育教師要創(chuàng)新體育課程設計,要通過具體的活動設計把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無疑,要順應小學生的體育個性發(fā)展,使小學生在身體素養(yǎng)和心理素質上都能夠得到很好地歷練。
關鍵詞:體育教學;體育素養(yǎng);小學體育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263-01
“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小學生身體和身心素養(yǎng)水平高低影響到我國國民體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講,體育教育已經引起國家、學校和個人的重視,體育課已經成為小學生的常規(guī)課,這一點上體育課程早已上升為國家課程。但是,當前農村體育教學還有著諸多不利因素,受到知識理念重于一切的觀念影響,很多人只重視文化課成績,習慣性的把體育課作為附屬學科對待,而對體育課程學習重視力度不夠。再有就是體育師資力量不足,個別學校甚至還沒有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的教師。還有很多農村小學的體育活動陣地、訓練設施也都很匱乏,很難為學生提供應有的訓練條件。因此,所有的體育任教教師都要擔起責任,運用新舉措,發(fā)揮農村的優(yōu)勢,提升體育課的教學品質,使每位小學生都能夠愛上體育課程,真正提高體育訓練素養(yǎng)。
1.開展趣味主題實踐活動,滲透體育素養(yǎng)
我們深知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體育教學也應從小學生的興趣入手,依托主體性理念,通過開展趣味體育活動,提升小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性,提高體育教學品質。比如,在組織《立定跳遠》戶外活動課時,體育教師選擇了兩個的趣味活動,首先設置了“鯉魚跳龍門”的趣味性游戲活動,教師將墊子折成“人字形”,讓小學生從上面像鯉魚一樣躍過去,鍛煉小學生的彈跳能力及技巧,學習立定跳遠中起跳以及落地的基本動作;接下來,體育教師又增設了一個“青蛙跳荷葉”的趣味性游戲活動,在操場的地上畫了幾個圈當作荷葉,把操場看成是池塘,學生是小青蛙,學生只有跳到圈里才不會落入池塘中,探究怎樣才能跳的更遠,落地更穩(wěn)。學生們在充滿趣味性的活動中學到了體育知識,并學會了同伴間合作互助。此外,在農村小學每月都可以配合國家課程開展特色、趣味活動。比如,每月都可以開展趣味主題運動會,將身體運動、團隊配合、智慧訓練、競技心理和身體機能等多項教學目標融入其中,如三月舉行的徒步走和五月的兩人三足競跑運動,很好的鍛練了學生吃苦、堅毅的品質和合作配合技術等,這些為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身心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2.創(chuàng)新常規(guī)課程實施策略,優(yōu)化體育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常規(guī)課程實施策略,讓小學生學到本真體育,豐富和完善小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在組織戶外技能性課程時,采用小組自定方案形式教學,讓小學生用心參與體育技能訓練計劃擬定,參與整個活動行為,從中提升體育素養(yǎng)。比如在組織《合作跳短繩》戶外活動課時,體育教師將學生兩人組成一隊進行跳繩訓練,讓學生自己制定訓練方案,如有的小組先進行單人跳繩來熱身,然后再進行各種方式的雙人跳,有的小組先選擇兩人都擅長的方式,有的小組是從最簡單的方式開始練習,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小組的情況選擇適合的訓練方式,在相互配合中掌握了雙人跳繩的技巧,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靈感和才智,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自主設計元素,同時也讓小學生理解到團結合作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再比如進行長跑訓練時,體育教師利用各種體育器材充當障礙,小學生需要跳過預設的“泥坑”,鉆過模擬“山洞”,趟過模擬“小河”,才能夠到達終點。小學生都積極參與,一方面收獲到快樂,另一方面鍛煉了長跑能力。體育教師應加強對常規(guī)性課程的創(chuàng)新,從基礎做起,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習慣。
3.創(chuàng)新個性體育課程設計,發(fā)展體育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個性化體育課程設計,讓每個小學生的體育特長得到應有的發(fā)揮。體育教師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學生的自我推介,按照學生的個性需求進行大課制、混編制體育教學。體育教學可以由幾個班學生一起上,打破原有班級模式,按照學生的個性需求重新組建活動班級,讓體育執(zhí)教者的教學更具專業(yè)性質,學生的訓練更具業(yè)余標準,這樣有規(guī)律性的組織體育活動很好地提升學生的體育行為素養(yǎng)。比如,在組織《足球》、《籃球》等戶外活動課時,體育教師可以把對足球、籃球感興趣的學生聚在一起組建成新的班級,有針對性的向這些學生講授足球和籃球的運動技巧,并進行相關的訓練活動,使小學生更好的熟悉球性,學會運用技巧,甚至還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編成對抗小組進行訓練性對抗賽,要求學生注重協(xié)作配合,靈活運用運動技巧,在比賽中鍛煉小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和主動意識。同時,體育教師還可以鼓勵小學生加入到各種各樣的體育社團中,如武術社團,跳躍社團,乒乓球社團等,在社團中強化能力,開拓視野。
總之,小學體育素養(yǎng)教育要扎實推進,走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必須要把提高小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放到首要發(fā)展的位置。因此,農村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實施中要善于利用鄉(xiāng)村體育資源優(yōu)勢,善于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讓農村小學生覺得學習體育的人生價值,同時為小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體育發(fā)展空間,以保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快速向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曾國平.淺談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2017(12).
[2]?楚佳怡.農村中小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