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凌云
摘要:近年來,高中課程體制改革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技術被引入到生物課堂教學中,極大的提升了生物課堂教學質(zhì)量。如今,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堂的快速融合,致使微課很快就成了師生極為愿用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突破課程的時空限制,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生物知識,還能夠開發(fā)高中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深厚的生物知識功底。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利用微課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中生;生物課堂;微課;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199-01
如今,生物課程改革和教育理念逐漸實現(xiàn)深度融合。在這種情形之下,微課就成為生物課程實施的有力助手,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所喜愛。通過微課可以將零碎的生物知識以簡短小視頻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觀看,對難以理解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反復學習,加強高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高中生物新課標強調(diào)了這樣的觀點:生物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著力強化高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生物創(chuàng)新精神,最終形成良好的生物學素養(yǎng)。那么,如何巧妙的利用微課輔助生物教學,讓生物課堂教學增加趣味性和實效性,就成了生物任課教師所要處理的道道難題。
1.巧用微課實現(xiàn)課堂翻轉(zhuǎn),增強學習自信
在實際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許多學生由于缺乏教師的指導,預習效果并不明顯。而微課的出現(xiàn)使學生的課前預習得到有效的指導,讓學生的預習更具有針對性,通過課堂翻轉(zhuǎn)的形式,達到最佳的預習效果,強力突破新課中的重點以及難點。比如,講人教版高中生物《有絲分裂》這一課時,生物教師在學生課前預習時,給學生提供了一段3D動畫演示細胞有絲分裂的微課視頻,讓學生結(jié)合微課視頻自主預習課本知識,總結(jié)出不同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具體區(qū)別,填寫DNA數(shù)目、染色體和染色單體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各時期的數(shù)目情況,并繪制出相應的變化曲線圖,從而讓學生自己更好地、更客觀、更直觀理解有絲分裂的意義。然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預習時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加以分析,為學生構(gòu)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強化了學生對生物新知識的掌握。
2.巧用微課解決教學難點,引導正確思考
我們深知高中生物知識比較零散和抽象,高中生在平常學習中很難做到全部理解和掌握,微課短且精、優(yōu)美而意賅等優(yōu)勢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生物教師可以把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教學錄制成簡短、主題鮮明小視頻,減低知識難度,還可以對重難點知識反復觀看,從而提高生物學習效率。比如,講人教版高中生物《伴性遺傳》這一課時,雖然有些學生掌握了兩大遺傳定律和色盲遺傳特點,但是在推導遺傳圖解時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高中生物教師將色盲遺傳的圖解進行推導演示做成小視頻,學生反復觀看推導過程,并且不斷思考和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優(yōu)勢,優(yōu)化邏輯思維。然后生物教師鼓勵高中生試著自己動手去推導,學生慢慢就就學會了遺傳圖解的寫法,對學習生物更加有方法、有信心。通過微課教學,既尊重了學生間的差異,也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為下一步學習做出鋪墊。
3.巧用微課進行復習設計,繪制思維導圖
微課視頻不僅對課堂教學有幫助,對課后復習也有很大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觀看微課視頻,加深對課堂知識的掌握,發(fā)散思維,通過思維導圖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可以提前繪制出本節(jié)課所需用的思維導圖,或交給學生來完成這一任務。比如,講人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增殖》這一課時,高中生物教師將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并提前傳到班級群平臺上,學生可以回家后進行觀看,通過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詳細的了解細胞增殖的過程和方式,將分散、零碎的生物知識串連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高中生還可以按照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繪制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再上課的時候進行分享,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強化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對于學生繪制的優(yōu)秀的思維導圖,生物教師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引導學生互相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4.巧用微課開展實驗教學,培養(yǎng)生物素養(yǎng)
新時期高中生物實驗倡導的是探究性實驗,探究性的生物實驗滿足了高中生的求知需求,給高中生創(chuàng)設展示才華的空間。高中生物教師要善于巧用微課開展實驗教學,培養(yǎng)高中生的探究意識和實驗能力,樹立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比如,講人教版高中生物實驗《光合作用》,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向?qū)W生展示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的實驗過程,恩格爾曼通過水綿和好氧細菌在極細光束照射和光照充足情況下的對比實驗發(fā)現(xiàn)氧氣是葉綠體釋放出來的;魯賓和卡門在實驗中通過反復研究探索出了光合作用中所釋放出來的氧確實來源于水。然后,高中生物教師引導學生模仿科學家的實驗過程,分組進行探索性實驗,探索光合作用過程,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為今后的實驗奠定了基礎。高中生物教師還可以將自己錄制的實驗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中挑錯,從而增強學生的實驗鑒別能力。
總之,利用微課輔助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能夠調(diào)動整體學生生物學習的主動性,大幅度提升高中生的學習成果,還能夠促進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的增強,促進高效生物課堂的構(gòu)建。將微課巧妙地融合到生物教學當中,是信息發(fā)展的要求,也是革新生物新課程理念的必然趨勢,但是微課只是輔助生物教學的一種方法,也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生物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實際,巧妙加以運用和優(yōu)化,發(fā)揮其最大的優(yōu)勢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燕.巧用微課構(gòu)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科技展望,2017(4).
[2]?李素芹.巧用微課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