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穎
(吉林省通化師范學院分院 吉林通化 134001)
著名教育家盧梭曾說過,“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隨現象。愉快如果不伴隨以勞動,那么它不僅會迅速的失去價值,而且也會迅速地使人們的心靈墮落下來。”幼兒教育階段正是幼兒愉快成長,幸福生活的階段,也應該從勞動開始。勞動和科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種力量。這也正是說明了幼兒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作為育兒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和把握適時的實施勞動教育可以為幼兒的成長奠定重要的基礎,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fā)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1]這足以說明勞動教育在五育中的重要地位。為了做好與中小學的銜接,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將勞動教育融入其中并實施是重要的教育渠道。
家庭教育是幼兒最早的教育,父母是幼兒第一任老師。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行為。因此,幼兒園要與家庭建立暢通的聯系,教師和家長要友好地對待和處理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對幼兒勞動教育形成共識是非常必要的。哈佛大學曾做過40多年的跟蹤調查發(fā)現,愛勞動和不愛勞動的幼兒成年后的犯罪率之比為1∶10,失業(yè)率之比是1∶15。對于這樣有說服力的案例,教師可以與家長多進行溝通和交流。因為幼兒從小在家庭中有了做家務、當報童、做小工等的過程,既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又鍛煉了社交能力,培養(yǎng)了社會責任感,對其成人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有積極的影響。如果讓勞動教育的意識從家庭中生長起來,讓幼兒的勞動教育有了肥沃的土壤,那么勞動的思想就會在陪伴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從早上走進幼兒園,就開始了接受各種教育的道路。幼兒教師不僅要實時適時把握對幼兒教育的引導,還要時時事事都有教育的行動。教師要鼓勵幼兒自己背上小書包。有首兒歌唱得好“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當幼兒唱起這首熟悉喜愛的兒歌,得到家長的鼓勵和老師的表揚時,他會在這個過程中加深自己背書包的事情的正確認知,逐漸樹立自己做事情的意識,從而能夠理解勞動的意義。
著名兒童教育家張雪門指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歲的幼兒們在幼稚園生活的實踐,就是行為課程?!盵2]在幼兒園中,教師可以給幼兒設計更多自由的操作性活動,讓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來滿足自己的興趣、實現自己的愿望,或者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教師預先創(chuàng)設的問題。這就實現了幼兒從行為中所得的知識,才是真實的知識的過程。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知識的載體就是勞動。沒有勞動,也就沒有幼兒自己操作的過程,也就沒有獲得知識的結果。因此,勞動是手段,但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師在創(chuàng)設幼兒活動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幼兒動手操作的特點。同時,在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過程中,將勞動教育因素考慮其中會使教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一)勞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獨生子女的成長環(huán)境讓幼兒處于“小皇上”“小公主”的地位,被保護得不經歷任何風雨,更談不上自己“勞動”了。兒歌《勞動最光榮》也只是兒歌了。家長的“怕”,讓幼兒失去了勞動鍛煉的機會。因此,在幼兒園里鍛煉幼兒的勞動能力和培養(yǎng)不怕吃苦的精神就更為重要了。通過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具,養(yǎng)成自理自立能力,可以讓幼兒增強自信。培養(yǎng)吃苦的精神,會讓幼兒懂得尊重父母的勞動,珍惜自己勞動成果。這是任何書本教程所不能及的。
(二)勞動可以使愛勞動的幼兒更容易得到自尊。這樣對幼兒的將來發(fā)展大有裨益。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關鍵是要使兒童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的天性和習慣。”實現對幼兒“授之以漁”的教育,可以為幼兒培養(yǎng)積累了寶貴財富。
在幼兒園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多以問題進行引導,讓幼兒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多些耐心和細心,多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幼兒的思考勞動。得到了教師的答復和認可,有了更多的交流,教師就可以知道幼兒言語中體現出來的所思所想,可以反饋如何引導和糾偏。幼兒在與老師的交流中,可以更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在不斷得到鼓勵中增強自尊和自信,逐步形成有主見、有理想的特性品質。
(三)勞動會不斷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在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依據社會各行各業(yè)設置“勞動崗位”,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了解職業(yè)的特點和勞動分工的不同,從而加深對社會勞動的認識。教師還可以結合“五一”勞動節(jié)給幼兒講勞動模范的故事,讓幼兒在故事里了解新中國成立不同階段的不同行業(yè)成就,了解新中國發(fā)展過程中的輝煌變化。這個過程培養(yǎng)了幼兒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的情懷。
作家契訶夫說,“人有三個頭腦,天生一個頭腦;從書本中得來一個頭腦;從生活的勞動中得來一個頭腦。”勞動就是“第三個頭腦”,就是勤勞中創(chuàng)造財富,不怕困難、不怕吃苦的財富,就是一分汗水一分收獲的財富。作為幼兒教育的關鍵時期,幼兒教師要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尊重幼兒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