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楨
摘要:一年級新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一個轉(zhuǎn)折點,一年級體育課是整個體育教學的起始階段,隊列隊形教學則是小學體育教學極其重要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也是日常集體活動必不可少的組織手段和方法。隊列隊形的練習,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育,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姿勢和良好習慣,使其在集體行動中,逐漸養(yǎng)成動作正確、反應迅速、整齊一致、服從集體、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良好作風。本人執(zhí)教一年級體育課數(shù)年,通過嘗試、探索,總結(jié)出幾點小學一年級新生隊列隊形的教學經(jīng)驗,整理成文,以供參考。
關鍵詞:一年級;隊列隊形;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254-01
上一年級新生體育課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感受,開學的隊列隊形教學很麻煩。學生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三種現(xiàn)象:現(xiàn)象一,教師苦口婆心地講要遵守課堂紀律,不準隨便動,要站穩(wěn),要記住自己的位置不要講話等等,而學生總是吵吵攘攘,充耳不聞;現(xiàn)象二,教師好不容易讓前邊的學生站好了,可后邊的又亂了,左邊的站好了右邊的又亂了給人的感覺非?;靵y;現(xiàn)象三,星期一排好的隊伍到星期二上課時又忘記了,找不到自己站在哪個位置,教師只好讓他們重新排隊,在隊列隊形教學上花費很多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為此,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定的嘗試、探索,總結(jié)出一些經(jīng)驗。
1.根據(jù)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認知特點,注重趣味性教學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方向,方位的感知不敏感,因此在隊列隊形練習時,可以寓于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能夠收到較好的練習效果。
1.1?故事情境法。
案例一:《喜洋洋和灰太狼》是最近兩年小朋友歡迎的動畫片,利用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姓名排隊,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具體做法是,男生從前往后依次報灰太狼和喜洋洋,女生從前往后報紅太郎和美羊羊,按照四個主人公分成四路縱隊。學生將非常樂意完成任務并記住自己的隊名。
1.2?游戲練習法。
案例二:“水果蹲”是一個傳統(tǒng)經(jīng)典游戲,男、女分成兩種水果來代替數(shù)字1和2.完成四路縱隊后,利用游戲的形式強化自己的隊名。
具體做法是,男生從前往后依次報蘋果核桔子,女生報香蕉和檸檬。分成四路縱隊后用游戲強化: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桔子蹲……學生必須記住自己是哪種水果,才能準確無誤地完成游戲,事實證明,這種方法讓學生很快記住自己所在的水果隊名。
2.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隊列隊形練習
一年級的隊列教學中的“向左(右)看齊“動作,在一年級學生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反向而動“的現(xiàn)象。心理學研究表明,這個時期的一些兒童對左右方向辨別存在一定的困難,普遍存在思維指向不穩(wěn)定的特殊現(xiàn)象,并非“注意力不集中”或“腦子笨”。一年級學生盡管還沒有接受深層次的語言教育,但對風趣通俗的語言和兒歌節(jié)奏韻律感強的語言形式卻十分敏感且樂于接受,因此我設計了“小蜜蜂”這個兒歌進行左右的辨別。學生聽到指令后,迅速用手指向教師鎖指定的部位,指對著代表捉到一只“小蜜蜂”,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勢。通過改編學生熟悉的兒歌,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較好的解決兒童對左右方向的辨別困難,提高一年級學生的“左右”識別能力。
3.利用室內(nèi)組織教學,由室內(nèi)到操場,由易到難,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四分鐘的訓練,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學生的興奮點往往還停留在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或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能否盡快把學生的注意里集中起來,使他們?nèi)硇牡赝度氲綄W習中去,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活動中,我在課前幾分鐘開展一些訓練讓學生的注意力的活動。
4.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隊列隊形練習
在初期學生在隊列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還可以用“爭當小領隊”的方法:首先選出課堂中表現(xiàn)突出的體育小骨干站在第一路,同時該生也是縱隊后三位學生的小組長,即一路中的領頭人,其職責是不僅要當好小領隊、成為好榜樣而且管好3個組員。每次結(jié)束以后獎勵“小星星”給最優(yōu)秀的小組長,,然后再發(fā)給每個小組長一顆“小星星”給小組長,讓小組長獎勵個一組中表現(xiàn)最好的組員。表現(xiàn)好與進步的還可以也來當一回小組長。這樣學生一方面很快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想當小領隊、小老師的欲望,而且能很好的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
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嚴密的組織教學,采取有趣的教學手段,寓教于玩,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加工作,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學生隊列隊形的靜、齊、快,并使學生逐步形成集體的觀念,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用書.體育一~二年級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李大春.中小學體育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