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敏恒
(湖北黃石大冶金牛鎮(zhèn)小學,湖北 黃石 435000)
就目前來看,我國語文作文教學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再加上教材、作文指導書籍的影響,很多小學生的作文風格呈現(xiàn)出了不同程度的應試化。對此,在教學革新發(fā)展中,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也要適當?shù)貫閷W生提供一定的開放空間,讓學生能夠真正寫出自己的風格、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全面激活學生語文思維,進而給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作文要求上。當前,大多數(shù)教師對作文題目的詮釋過于詳細,以為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跑題,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諸多限制。同時,過多的要求也會給學生的自我發(fā)揮、判斷帶來不利影響,進而導致學生的寫作水平一直難以得到顯著提升。其次,授課方式上。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引用的寫作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如結合教材為學生傳授寫作體裁與技巧,或者是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秀范文之后再寫作等。不僅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也難以給其寫作水平的提升帶來積極影響。最后,教學評價缺乏科學指導性,不利于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新力的激發(fā)。很多教師習慣通過幾句評語或是打一個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的文章,未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學生也未了解到改進與發(fā)展的方向。
首先,一定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小學生的寫作靈感通常源自于日常生活,即使是一些小事,一個偶然結識的伙伴,一次意外獲得的獎品等等,也可能會成為學生獨特、豐富的寫作素材。所以,教師在題目規(guī)定過程中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盡可能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谶@一背景,學生既可以將自身真情實感、親身經歷融入到縮寫文章之中,也能夠懂得留意、觀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真正懂得珍惜、關心他人,這樣寫作的文章也會更加生動有趣且豐富。
其次,要注重體裁的開放性。學生通常擁有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尤其是對于高年級小學生來講,其通常能夠做到對各種創(chuàng)作體裁的駕馭。所以,在題目布置過程中,教師不應對體裁做出過多限制,只有給予一定的開放,才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在不同風格上具有的優(yōu)勢,才能夠呈現(xiàn)出不同思維的創(chuàng)作。如用一首詩歌來進行一個故事的講述等等,可以呈現(xiàn)出更多的新意。所以,在寫作題目布置過程中,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從不同層面入手,多嘗試一些體裁,發(fā)散學生思維,進一步拓展其創(chuàng)造性。
首先,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保持上。不論是對于哪一學科、哪一階段的教育教學來講,若沒有興趣的有力支持,那么不論是多美精心的設計,學習內容對于學生來講也是一種負擔。同時,若缺乏寫作素材的有效支持,學生也會陷入到無話可寫的狀態(tài)。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完善素材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寫作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以及學生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帶來積極影響,幫助學生慢慢消除對語文寫作的畏難心理。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寫作基礎、學習興趣,以及個性發(fā)展等方面的具體情況來優(yōu)化寫作教學設計。
例如某教師在講解完《松鼠》這篇文章后,就聯(lián)系教材內容為學生擬定了“我認識的松鼠”“我最喜歡的小動物”等寫作主題,基于這一情境,學生不僅能夠產生自己的思想,也能夠基于課文內容來獲得更多參考素材,通過分析課文中對松鼠的描述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為學生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帶來積極影響。
其次,在寫作素材積累上。在語文寫作中,素材積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就目前來看,很多小學生對教師提供的寫作主題、素材處于一種較為迷茫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難以在具體寫作中將自身潛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大多是通過生搬硬套來應付寫作,這也是小學生寫作水平一直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的主要原因。對此,教師應聯(lián)系學生實際情況來為素材積累提供恰當引導,為學生寫出更豐富、高質量的文章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針對《落花生》這節(jié)課的教學來講,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文章內容來認真觀察花生,在全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之后,鼓勵學生基于實際生活來進行花生相關資料的收集,除了從父母口中了解,或者網上查閱收集資料,還可以親身觀察花生后自主總結,之后再聯(lián)系文章中的描述來豐富寫作內容。這樣的素材積累過程,既有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保持,也能夠給學生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首先,可以基于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F(xiàn)代語文課堂中,多媒體設備的恰當引用,既有助于突破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存在的種種局限,也能夠使得授課內容與環(huán)節(jié)得到不斷豐富與優(yōu)化。
比如在要求學生描寫一件物體或是一處景物時,就可以基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一些圖片或是視頻的播放,然后讓學生再仔細觀察事物與景物,以此來引導學生在腦海中逐漸勾勒出一幅畫面,為之后的描寫提供有力參考。又或者是為學生播放一些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影片內容,在激發(fā)學生興趣之后,讓其對觀看內容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觀看的影片內容產生深刻印象,在寫作時也會獲得更多的觀點,能夠將自身的真情實感恰當融入其中。
其次,在生活實踐活動組織上。教學活動的開展不一定非要在教室進行,語文寫作的靈感和素材通常來源于生活,所以,為了真正讓學生做到有話可寫,能夠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就要真正帶領學生走出去,加強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新穎、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引導學生對一個季節(jié)進行描述時,可以帶領學生到郊外去親身體驗這個季節(jié)具有的特色,對其各方面特點進行細致觀察,這樣學生再進行描寫時就不會出現(xiàn)憑空想象,或者是無話可寫的狀態(tài)了。
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到福利院去獻愛心,為孤兒捐贈一些衣物、文具。這樣既可以為學生提供結交更多朋友的機會,也能夠讓其在幫助小伙伴中積累快樂體驗;又或者是在植樹節(jié)時,組織學生去植樹,在有效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品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這些活動既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外界的機會,學生的經歷也可以得到不斷豐富,為之后的寫作奠定良好基礎。
作文是由詞句組成的,所以要想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往往離不開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有力支持。就目前來看,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用的文章大多是名篇、名著,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只要教師能夠給予科學、合理引導,加強模仿練習,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一定可以得到顯著提升,進而為其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比如針對《秦兵馬俑》來講,其文章主要講解的是兵馬俑對我們國家有著怎樣的意義,以及對兵馬俑擁有的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做出了較為詳細的描寫,是一篇水平較高的狀物作文,所以,在實際授課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兵馬俑細節(jié)的描寫,以及引用的比較好的句式,以及修辭進行模仿。而通過這種不斷模仿,學生對語言、修辭的運用能力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以此來給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有效提升帶來積極影響。
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xiàn)的。因此,為了給學生今后的語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合理增加學生的習作練習次數(shù)。為此,在實際授課中,要圍繞學生不同階段的寫作興趣、習慣,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增加習作次數(shù)。如可以結合學生興趣,多開展一些《我的偶像》《我的童年趣事》等習作練習。又如從學生習作習慣層面來講,可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記日記的習慣,以此來豐富生活經驗積累,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為后續(xù)寫作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針對好書推薦來講。閱讀是給學生寫作帶來啟發(fā),促進其寫作水平進一步提升的一個重要方式,基于對優(yōu)秀作品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不斷充實自己,積累更新穎、豐富的寫作技巧和素材,激活、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對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多為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與需求的優(yōu)秀閱讀作品?;蛘呤枪膭顚W生向其他同學推薦一些自己看過的好書,這樣既有助于增加學生閱讀量,也能夠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另外,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創(chuàng)辦一個讀書角,使得學生可以獲得分享自己閱讀書籍的平臺,不斷豐富讀書經驗。
其次,針對寫作評價指導來講。出于教師工作量等方面的考慮,教師大多難以在課堂上為每位學生提供針對性的作文評價指導。對此,為了確保評價指導的積極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應注重現(xiàn)代社交軟件的靈活引用,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一對一指導。教師可以通過添加學生的微信或是QQ,讓學生將自己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通過軟件反饋給教師,或者是每天針對一篇文章中問題較為典型的學生提供指導,師生一起進行討論分析,然后基于學生提出的想法進一步引導。除了優(yōu)點的肯定,還要恰當指出缺點與改進方法,學生在獲得相應的指導意見之后,便可以準確把握學習與改進方向,以此來不斷提升自身寫作水平。同時,也能夠為學生自省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為學生的自我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在語文日常教育引導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要想取得更理想的教育成果,教師就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授課內容、方法做出創(chuàng)新設計,為學生營造出更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尤其是對于大多學生存在一些抵觸心理的寫作教學來講,教師要努力做到寓教于樂,有機整合生活、閱讀與寫作教學,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進一步拓展,以及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也能夠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