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金山小學 張堅英
新課程倡導多種學習方式,無論什么樣的學習方式,都是為了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即為達成一定教學目標服務。自學書本也是一種重要的方式。但在具體實施時,缺少了應有的目標指向和內容指導,學習活動游離于教學目標,那么看書自學只能是一種形式而已,不能發(fā)揮真正的效益。
什么時候指導才是最佳時機呢?從孔子關于“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的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中可以找到答案,即我們的指導就應該在學生的“憤”“悱”之時,即學生想做,經(jīng)過思考、探索而又做不出時,這樣的指導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地進行指導,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記憶也更加深刻。
課堂教學應該是預設與生成的有機融合。如果課堂中過分強調預設,以完成任務為己任,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置之不理,就會使教學變得機械化。但是,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層出不窮,其中有一些“偏離型”資源:可能游離了教學目標,可能偏離了價值取向,有的只是個別情況。教師應該通過辨析,選擇關鍵性、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反饋。課堂教學的問題反饋應遵循普遍性問題集中解決,個別學生的問題個別指導解決,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反饋要分析其價值性,以正確選擇反饋的形式。
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自我感覺技術水平都很不錯,但真正讓他們制作作品,卻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只是劣質的復印件,談不上美觀。難道他們不會操作、不會修飾嗎?其實這些技術他們都會,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技術運用到實際作品中。也就是說,學生在勞技課上學會了操作,但實際運用能力沒有得到提升,這需要教師的指導,而且教師要在備課時進行預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掌握的知識及技能的實際意義,促使學生在更復雜的水平上理解、應用勞技知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審美水平。
1.新知學習,明確概念要領。新的知識技能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需要學生掌握應知的概念,應會的技能。因此,這是教師介入的一個重要時機,教師應通過講解概念、演示操作等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基本知識與操作要領,形成知識序列。
2.交流討論,啟發(fā)學生思維。分析能力也是勞技課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因此,在勞技課上,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發(fā)現(xiàn)知識技能的內涵或操作的一般規(guī)律等。
3.重難問題,集中化解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問題要突出解決,難點問題要盡力化解。此時,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自主學習或嘗試探索,教師沒有介入指導,學生可能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操作,對于知識技能深入理解沒有幫助,學習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4.巡視指導,重點關注個別。課堂巡視作為勞技課教師的一種教學行為,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在巡視時除了面向全體學生,掌握他們的學習進程、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中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要關注那些弱勢學生,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關注與指導,這也是提高弱勢學生學習動力的一個有利時機。
5.課堂小結,整理歸納提升。小結不一定在下課前,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如果有必要,都要進行適當?shù)男〗Y,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使學生順利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過渡,承上啟下。當前比較流行情境教學,一般在上課之前引導。其實,在整堂課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都需要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導過渡。過渡處理恰當,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嘗試。學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的差異較大,一些學生會很快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但大部分學生動作遲緩,操作到難點時會停下或有些根本不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主動探究,尋求操作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促使學生參與討論。學生在語、數(shù)、英等課上喜歡動腦不動手,在勞技課中卻與之相反。因此,教師要發(fā)揮指導的引領作用,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來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并主動參與互動討論。
4.精心設計有意巡視,提高實效。教師要注意巡視時間、巡視內容,及時處理巡視中遇到的預設問題,并要做到有意巡視,提高巡視的有效性。
5.組織開展作品展示,明確標準。作品進行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精心設計評價標準、展評方式、評價語言等,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評價,提高欣賞水平和評價能力。
1.抓好主流,講解分析。講解分析是“教師指導”的主流方式。一般在情境導入和新知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利用漂亮的PPT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情境導入或新知學習。
2.打好基礎,操作演示。小學勞技課主要是學習操作技能,常見的操作演示可以分為三種情況:(1)教師直接演示;(2)讓會操作的學生演示;(3)先讓全體學生嘗試操作,然后再由教師或會操作的學生演示。
3.碰撞思維,互動討論。重視互動環(huán)節(jié)。設計一些有價值取向的問題,搭建支架,啟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并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回答問題,開展互動討論。
4.努力突破,反饋評價。評價是勞技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用來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教師應通過反饋與評價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突破重點、難點,在作品評價中提高審美素養(yǎng)等。
教師指導是一門學問,不是通過一兩篇文章的學習就能夠獲得的,也不是通過專家的一兩個講座所能感悟的,它需要勞技教師不斷地實踐、積累、總結、反思。教師要在課堂上多思考、多實踐,真正地把握好教師指導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真正的勞技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牢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