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灌南縣田樓鄉(xiāng)田樓幼兒園 潘新花
近年來,網(wǎng)絡教學方式得到了迅速普及,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再采用過去的板書教學方式,而是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教師應該結(jié)合微課、慕課、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將生活、游戲、課程融為一體,做好幼兒園課程設計工作,提高教學效率。
現(xiàn)有的課程設計沒有完全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讓幼兒在與周圍同學、教師、家長、朋友交流的過程中找到交流的快樂。幼兒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而教師也沒有設計充分的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部分幼兒雖然能夠準確地掌握知識,卻不能夠?qū)⒅R與生活相結(jié)合。幼兒在學習時,多數(shù)幼兒過于依賴教師,沒有積極主動地思考生活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逐漸產(chǎn)生厭學情緒。幼兒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有限,就無法順利參與游戲活動。同時,部分幼兒表達能力弱,在表達自己的問題時不能夠準確發(fā)音,導致學習心情不愉快,對游戲沒有較為強烈的參與感。如果教師采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法,幼兒的學習熱情就會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尋找培養(yǎng)幼兒表達能力的主題活動、游戲,以提高幼兒對交流知識、情感的認識。同時,現(xiàn)有的幼兒園課程游戲難度偏大,沒有設置梯度,導致部分幼兒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戲中。教師應該設計不同難度的游戲,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并在游戲中有所收獲。游戲應該與生活相結(jié)合,從兒童的生活環(huán)境出發(fā),讓幼兒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經(jīng)驗。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施策略主要是以兒童當下的親身體驗和感受為視角,讓兒童在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幼兒生活、學習、課程、游戲融為一體,細心觀察孩子在課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為兒童提供一個愉悅快樂的學習氛圍,拉近與兒童的心理距離。
教師可以結(jié)合體育游戲創(chuàng)作元素來設計課程教學活動,比如抱球跑的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組織行動,讓幼兒在規(guī)定的場地、時間內(nèi),雙方隊員持球投向?qū)Ψ綀龅?,并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思考滾球、拍球、傳球的意義。教師要明確游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對球類運動的熟悉感,并讓幼兒學會判斷和堵截球,在相互合作與交往的過程中體驗身心愉悅的感覺,在奔跑中鍛煉幼兒的身體靈敏度。首先教師讓幼兒談談自己對球類運動的印象,并讓幼兒觀看球類游戲的PPT課件,分析球類運動的特點以及球類運動的動作細節(jié)。幼兒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會主動思考如何與同學進行球的傳送合作,并理解運動過程中換球的技巧和要點,為后期參與抱球的集體練習、分組練習提供比賽思路。幼兒在籃球游戲中,掌握了如何讓球跳起來,且理解了球是可以滾動的,并掌握了運球的基本規(guī)則。幼兒在抱球跑的實踐階段,可以分享自己的認識,并激發(fā)自身對球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奔跑能力和協(xié)調(diào)性。
良好的情感素質(zhì)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應該積極思考提高幼兒情感素質(zhì)的方法和途徑,從根本上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F(xiàn)有的幼兒手工折紙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兒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學習中的美好。比如在千紙鶴的手工折紙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的心愿寫在折紙上,然后學習千紙鶴的制作。在完成制作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將不同顏色的折紙進行排序,進而提高幼兒對千紙鶴與生活的聯(lián)系的認識。幼兒在折紙中書寫文字或者繪畫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思考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對親人的祝福,進而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文字,了解千紙鶴相關的文化背景。幼兒手工折紙活動是豐富的,教師可以借助色彩鮮艷的紙張材料,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帶動幼兒走進手工所賦予的情感中,思考手工制作的意義,進而提高幼兒的情感素質(zhì)。
游戲化的課程更具有親和力,注重讓幼兒在體驗中收獲知識,在玩中認識事物,比如讓孩子體驗播種收獲、制作美食、在花園里奔跑、在小溪邊玩耍的喜悅。教師在游戲化課程中主要是細心觀察孩子們的興趣,理解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并反思課程中自身教育行為的影響。教師應該建立明確的課程目標,具體可以月、周、日的形式設置更為具體的課程目標。教師通過設立具有邏輯結(jié)構(gòu)的活動目標,推動課程游戲化工作的開展。比如在“有趣的葉子”的周目標設置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周主題說明,即調(diào)動孩子的視覺、聽覺和觸覺,讓孩子與葉子一起游戲。在這一周,主要是讓兒童通過開展“尋找秋天的葉子”“幼兒園里葉子多”“和葉子一起游戲”“把美好留在心里”和“我和葉子有些悄悄話”的活動,讓孩子了解葉子的成長過程,并感受春夏秋冬的變化。同時,教師還可設置明確的周課程目標,讓幼兒采用完整、簡潔的語言分享自己與葉子的故事,并提出幾點關于葉子的問題。此時,幼兒往往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不同樹的葉子,希望其他幼兒可以根據(jù)葉子的顏色、形狀辨別葉子來自哪棵樹。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葉子共同的特點,并讓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要為孩子提供一些葉子的材料,并鼓勵幼兒自己收集葉子,并嘗試用各種葉子材料繪畫,把葉子的美好留在心中,進而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最后,教師可以讓幼兒暢談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并描述人與自然應該如何理性相處。教師要對幼兒所提出的觀點進行總結(jié),并給予幼兒充分的指導,讓幼兒充分展示自己,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做好教學反思,寫好教學筆記,積累課程游戲化的教育經(jīng)歷,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內(nèi)容更能激起幼兒的學習欲望,教師應該自己思考與幼兒相關的游戲內(nèi)容,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認識生活,了解大自然。
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幼兒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找到快樂學習的竅門。同時,教師應該積極調(diào)整教學方式,將生活、游戲、課程融為一體,讓幼兒在娛樂中掌握一定的知識,并逐漸在生活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