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恒 彭艷輝
(1.湖南省安化縣教師發(fā)展中心,湖南 安化 413500;2.湖南省安化縣東坪鎮(zhèn)城南完小,湖南 安化 413500)
1.不清楚閱讀策略單元教材編排理念。部分教師不清楚統(tǒng)編版教材編排的“雙線”,閱讀策略單元的“語文要素”做什么用不甚明白,教材中編排的單元導語、課后習題、語文園地的勾連更不清楚,甚至閱讀策略單元每篇課文的訓練點更是糊里糊涂的。
2.閱讀策略單元教學走老路,唱跑調(diào)。部分年輕教師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按照原來的教法:課時任務中沒有涉及,或是將閱讀策略的訓練挪到了第二課時;注重課文的講解與分析,閱讀策略的訓練沒有涉及與落實,成了空頭支票,或是口頭喊喊口號。
3.閱讀策略單元教學指導方法不科學。許多教師在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不能利用教材中的文前導語、旁批、課后習題和交流平臺來指導,純粹就是籠統(tǒng)的概念式講解,也無針對性就文本進行閱讀策略指導;更有甚者,為趕教學進度,教師只在課上進行內(nèi)容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課后自己訓練,而方法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全省略。學生得不到指點與提升,出現(xiàn)了不知所措的狀況;或者不管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是一個形式——自言自語地精講到“底”。
1.缺乏適合讀本。由于地處農(nóng)村,因經(jīng)濟等條件的限制,農(nóng)村父母不知道為孩子選擇讀物,一般都是購買自認為對孩子學習功利性明顯的作文書,或者孩子喜歡的漫畫書等快餐文化,或是不需動腦的淺白式讀本,未真正讓孩子獲益。
2.缺乏閱讀指導。受家長素質(zhì)的影響,也因教師使用教材的偏差,不重視對閱讀策略的指導。學生就是閱讀,也是無章法的,不會閱讀;或未引導學生課后運用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也無同伴之間的共讀。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不大,依讀物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能力也很弱。
1.建設閱讀環(huán)境。教育從來不是學校一方的事,需要家校合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是讓環(huán)境為閱讀“說話”,讓一切靜止的設施、器械變得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學校將讀書植入學生心中,要做好文化浸潤的事。朗朗上口、字字珠璣的古詩文、名言警句在校園里隨處可見,走在校園里有一種被透著書香的文字包裹著的感覺;學校將讀物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不僅有藏書豐富的圖書室和清靜的閱覽室,樓梯、走廊、教室里也有適合的讀本,走到哪,隨時能閱讀;學校設置廣播站播放名人故事,誦讀古詩文,宣傳欄彰顯讀書先進;家里將孩子的房間擺設有專門的書柜,購買適合的書籍。浸潤書香的環(huán)境,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2.規(guī)范閱讀時間。學校將閱讀建課程,進課表,定專人授課。學校設置“晨誦、午讀、晚講”三段式讀書時間,其中“晚講”是學生睡覺前的親子閱讀時間。
3.提供閱讀讀本。根據(jù)學生年齡大小,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讀本。一是讀好“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書;二是讀好適合學生的書報;三是讀好學校統(tǒng)一配置的圖書;四是讀好《三字經(jīng)》、古詩等我國經(jīng)典;五是讀好適合學生的中外經(jīng)典讀本,引導學生徜徉書中。
閱讀策略“預設、提問、閱讀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的閱讀”滲透在三至六年級的教材中。其中“預設、提問”指向的是剛進入第二學段的學生要“學會默讀”,要激發(fā)閱讀的興趣,且“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而“閱讀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的閱讀”注重的是“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依據(jù)帶著不同目的選擇不同的閱讀內(nèi)容和方法實現(xiàn)“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擴展閱讀面”的目標。所以,教師在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過程中要關(guān)注學段特點,根據(jù)課標要求恰當設計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目標,體現(xiàn)年級區(qū)分度。
“方法是最有價值的知識?!遍喿x方法更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但是閱讀能力的獲得,不是讀一本書能做到的,需要閱讀指導課和天長日久地閱讀積累。
1.突出要素,一課一得
在閱讀策略單元中,是以“單元主題”和“語文要素”組織單元的。如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的語文要素“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4篇課文不是將提問的方法同時進行訓練,若這樣學生會無所適從,而是每篇課文訓練的要素不同,循序漸進地編排,講究一課一得。我們教師要善于分析每篇課文的閱讀策略訓練要點,從文前導語和課后習題中提煉出訓練重點:《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從初次嘗試提問中,了解提問的角度,可針對課文的一部分提問,也可針對全文提問;《蝙蝠和雷達》是學習在閱讀時和閱讀后提問,整理問題清單,了解提問的另一個角度可“針對課文內(nèi)容、寫法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提問”,也就是練習從不同角度提問;《呼風喚雨的世紀》是提問后整理問題清單,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理解;《蝴蝶的家》提出問題,試著分類,選出最有價值的三個問題,嘗試解決。在每課的學習中,教給學生具體的閱讀方法,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拓展課外,一課一用
閱讀方法的獲得在于運用。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每學一課,可推薦一篇課文或一本書,讓學生用習得的方法進行閱讀。這推薦的文章或書可同一內(nèi)容,同一文體。如學習《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是一篇童話,可推薦學生課后閱讀《拇指姑娘》,運用“一部分內(nèi)容或全文內(nèi)容”進行提問;《蝙蝠和雷達》,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學習了之后,讓學生閱讀有關(guān)動、植物秘密的書籍《開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學》,練習從不同角度提問;《呼風喚雨的世紀》是一篇科學說明文,可閱讀《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給問題分類,篩選出對理解課文最有幫助的問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理解”的運用;《蝴蝶的家》是一篇散文,可閱讀《生命 生命》,是訓練“給問題分類,選出最有價值的三個問題,嘗試解決”。這樣,真正實現(xiàn)學而知、習而熟、用而得之目的。
3.閱讀課例,一書多型
每冊教材中都有“快樂讀書吧”板塊,如何做好“整本書閱讀”的指導,是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關(guān)鍵。根據(jù)一本書進行多種課型的指導,如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童年》這本書的閱讀,就開發(fā)四種課型引導學生閱讀:首先是“閱讀推薦課”,從這本書的作者,名家對這本書的評價等方面進行推薦;然后進行閱讀指導課;再是閱讀交流課;最后是閱讀欣賞課,架起閱讀整本書的橋梁。
1.多元活動,提供展示平臺
閱讀活動是通過評價讀書點燃讀書熱情的重要手段。我們要因校制宜,學校因年級、班級開展“三級”讀書活動,班級每學期兩次讀書活動,年級每學期一次。包括朗誦兒歌、詩歌、講故事、讀書小報、演講、知識競賽、推薦好書、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成果匯報等;校級讀書活動全年兩次,上期開展讀書月、讀書節(jié)系列活動,下期開展一年級拼音檢測、二年級童話故事講演、三至六年級現(xiàn)場作文大賽,寒暑假開展親子閱讀……這些特色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學生樂于閱讀,提高閱讀質(zhì)量。
2.多樣評比,激勵閱讀持續(xù)
(1)評選榜樣。學校要制定書香學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的評比辦法,有具體的要求、細則、審批程序。每學期進行申報、審核、表彰,這樣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大大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2)晉級評價。一是明確閱讀考級要求。學校根據(jù)年段閱讀目標,推薦閱讀必讀、選讀書籍各30本,制訂閱讀考核報告單。二是閱讀升級測評:學生針對年段閱讀書籍自主選擇閱讀,領(lǐng)取書籍報告單,完成相關(guān)內(nèi)容和口試,合格將獲得此書閱讀過關(guān)證。當獲得該年段必讀書籍的所有過關(guān)證,可向?qū)W校申報閱讀升級,教導處負責考核。三是授予升級章。通過“周會課”授予升級章進行表彰,櫥窗刊登照片、宣傳事跡。通過考核評比形成相互影響、相互監(jiān)督、共同進步的局面,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總之,我們要站在語文課程改革的高度,立足農(nóng)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從閱讀興趣激發(fā)、目標制定、方法指導、評價創(chuàng)新等方面探索農(nóng)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途徑,整合資源,多層面地進行實踐與研究,促進農(nóng)村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