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萍
(太原市園林苗木培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41)
為了改善城市環(huán)境,近些年山西太原大力發(fā)展園林綠化工程。其中,大樹移植可以有效縮短園林施工周期,更快地起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用,有助于降低園林工程后期管理成本。但在實際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大樹移植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大樹根系非常發(fā)達,生長周期較長,樹干高大、樹冠濃密,增加大樹移植難度,如果移植技術不科學會直接影響大樹移植效果,降低樹木成活率,后續(xù)還要將死樹挖出,運輸新的樹木補植,延長作業(yè)工期、損害工程效益,因此如何正確移植大樹、加強成活期養(yǎng)護管理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什么是“大樹”?一般是指樹徑(主要是指樹干1m 處的直徑)在10cm 以上,高度超過4m,或者是移植中挖掘土球的直徑超過1.5m 的,均可稱之為大樹。當然,不同樹木規(guī)格其“大樹”的定義不同。以山西太原園林中常見的針葉樹、楊柳樹來說,針葉樹的樹徑達到6cm 以上就要按照大樹的標準進行移栽,而很多情況下楊柳樹的樹徑達到6cm 還可以裸根移栽[1]。從樹木本身來看,絕大部分樹木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均是以根頸為中心,莖部向上,而其根部則朝著四周,以及下方延展。樹的莖部在生長過程中,會逐漸發(fā)育出較多側枝并形成較為濃密的樹冠,其樹體也會越來越大,在這種被稱之為“離心生長”的過程中,根部會生成側根、須根、吸收根,但在大樹長期生長中,基部向根端方向會逐漸衰亡,也就是“離心禿裸”。而這種情況會直接影響大樹移植后的成活率。
大樹移植前的計劃工作非常重要,如果過于追求效率,沒有對大樹進行預處理,則難以保證移植成活率,造成人、財、物大量浪費,無法達到園林綠化效果。所以做好前期計劃工作是保證綠化工程順利完工的前提。
選樹則要根據(jù)綠化工程所需的品種、規(guī)格、樹齡以及生態(tài)要求等而定,一定要符合種植環(huán)境的相關標準要求。還要考慮大樹的原生長環(huán)境,是否利于挖掘土球以及運輸條件。如果土壤砂石多,而且土層偏薄,無法挖掘成土球,則通常不滿足移植條件。移植的大樹不得有機械損傷、病蟲害,挑選植株健壯、生長良好的樹木。
在大樹移植前期準備階段,做好斷根工作是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樹木的根系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斷根以后,可促進新根發(fā)育,吸收根、根須的數(shù)量都會增加,并使得根系變得更為集中,縮坨之后可縮小挖掘直徑,更有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斷根縮坨的時機選擇很重要,應選擇在春、秋季節(jié),而且在移植前的1—3 年期間進行,末次斷根以后,要給樹木留出一個生長季,保證有生成新根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樹種不同,其斷根縮坨的效果也是有一定差異的。我們要考慮到樹種的特性以及移植成活率,確定科學的斷根次數(shù),一般都需要進行2~3 次。常規(guī)流程一般是第一年斷東西側,第二年斷南北側,待移植時再斷主根。挖槽深度相比預留土坨高度稍大一些,一般深度以70cm±10cm、槽寬以30~40cm 為宜。挖掘中要保證創(chuàng)口的平滑,用剪、鋸的方式斷根,對于直徑超過2cm 的創(chuàng)口,要及時涂抹防腐劑。
從理論上講,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大樹帶土球移植。但是,從樹木的生長習性考慮,休眠季節(jié)因為蒸騰量小,此時移植的成活率最高。因此,最理想的時間應該是早春季節(jié),此時樹木蒸騰量少,正處于根系萌發(fā)階段,吸收水分、養(yǎng)分的能力最強,移植成活率高。
為了減少樹木水分蒸騰,避免水分大量流失,保證移植成活率,在挖掘時需要進行必要的修剪。在不影響樹冠觀賞性的基礎上進行修剪,重點剪除弱枝、病枝、死枝、平行枝、折疊枝。修剪要盡量縮小截面,做到剪口平滑,涂抹防腐劑。常綠樹移植前,可不必修剪,待定植后再將折斷的樹枝、病蟲害枝、病枝、垂枝剪除即可[2]。對于一些萌芽性較強的樹木,如泡桐、懸鈴木、紫薇等,可以重度修剪,甚至去頭。而對于萌芽性較弱且珍貴樹種,一般是適量摘葉減少蒸騰量。若在花期、掛果期進行非正常移栽時,一定提前疏花疏果,降低蒸騰量、減少養(yǎng)分消耗。
3.3.1 挖土臺
根據(jù)樹徑大小來確定土臺大小,正式開挖前用3 根木桿或竹竿把樹干支牢。在土臺預定尺寸的基礎上增加5cm,并以樹干為中心,劃出一個正方形放線,然后在線外垂直向下挖出一個60~80cm 的溝。把土臺的四壁,修整為中間凸、且大于箱板尺寸的倒梯形,這樣有助于裝板箱時讓其牢固抱住土臺。挖掘中要確保板箱能夠咬正,土臺尺寸要大于板箱,否則無法抱緊。截根不能使用鐵鍬斧頭,否則容易將土坨振散。
3.3.2 上箱板
樹干的中心要與箱壁中間位置對準,四壁板的下口要對齊,而且上口的邊沿應稍微低于土臺位置,要給吊裝預留出下沉孔空間。要避免兩塊板的箱端部頂上,影響導縮緊性。使用木條將四周頂住,對箱板進行臨時固定。將兩條帶有緊線器的鋼絲繩設置在上下口5~20cm 位置。為了讓鋼絲繩收緊更加方便,可以將圓木柱墊在鋼絲繩和壁板上,之后采用緊繩器把壁板擰緊。用鐵皮把壁板的四角釘住,在土坨的四周挖一個30~40cm 深度的槽,并用方木把箱板坑壁支牢。土坨底部朝內(nèi)開挖,之后設置頂板,一側墊木墩,另一側使千斤頂支起來,然后支上木墩,并使用鐵皮把底板和壁板釘上固定住。木墩支好以后,繼續(xù)釘木板包嚴為止。底板釘上好以后,用鋼絲繩在樹干的兩側橫縱擰緊。上板之前,要在土臺的四角以及上下面墊上一層蒲包,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土臺發(fā)生散土情況。
3.3.3 吊運
在運輸過程沒有高度限制,運輸距離短,而且樹木高度低的情況下,可用直立吊裝方式。但多數(shù)都是采用橫吊裝方案,用鋼絲繩把木箱圍起,鋼絲繩的兩端掛上掛鉤,并用鋼絲繩拴住樹干中間位置,把另一端掛在掛鉤上。并用繩索把樹干拴住,有利于人控制樹木的位置。為避免樹皮損傷,要在墊一些軟材料在鋼絲繩和樹干接觸的位置。在車槽內(nèi)懸掛兩塊木板,吊裝上車后,樹冠朝后,把木箱放在墊板上,在車上的專門支架上搭接樹干。樹干、支架接觸部位要墊上軟材料,并綁扎牢固。
3.3.4 卸車移植
土臺四角部位放置木墩,土臺吊在木墩上并擺正好位置,保持樹干直立,確保移植深度。保證樹干支撐的穩(wěn)定性,將木箱下底板拆除,之后填土卸下模板,夯實填土。完成移植工作后解開綁扎繩,使用木桿搭建臨時支撐,如果大樹樹徑在30cm 以上或高度在15m 以上,則要臨時搭建鐵管支撐架,保證大樹移植的牢固性,待大樹生長平穩(wěn)之后再拆除臨時支撐架[3]。
移植之后要立即進行澆灌,確保根系水分充足,讓根系和土壤緊密接觸,這樣樹木可以更快恢復生機,提高成活率。完成大樹移植工作之后,要剪除損壞的樹枝,保證樹形的美觀性。完成整理工作后用緩水澆灌。后續(xù)每隔3—4d 澆灌一次,根據(jù)土壤干濕情況確定澆灌次數(shù)。如果遇到干旱、干熱天氣,15d 后還要澆透一次。常綠樹移植后遇到干熱天氣要向樹冠噴水,從而起到增濕、降溫作用,緩解蒸騰作用。對于一些珍貴樹種,在移植完成后可以采用輸液方法補充水分和養(yǎng)分,提高樹木成活率。
移栽修剪會讓樹木在發(fā)芽階段產(chǎn)生較多的萌芽,特別是像柳樹、國槐、楊樹等萌芽力強的樹種,必須要及時抹去多余的萌芽,否則會大量消耗樹體養(yǎng)分、水分,也會影響后續(xù)樹形。及時抹去主干上多余的萌芽,盡可能保留分枝高度以上的芽,這樣有助于加強光合作用和養(yǎng)分制造。在分枝點上芽形成的枝,成活期之后再根據(jù)樹形情況進行修剪。
土壤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松土、除草、保水和保肥。移植后的多次灌溉,會導致土壤板結加速,必須及時進行松土,松土可以切斷土壤毛細管蒸發(fā),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并且栽植穴培土還還能夠保持土壤水肥狀況,讓樹木更健康的生長。
山西位于我國華北地區(qū),冬季干燥寒冷,部分園林工程會引入一些外來樹種,尤其時低緯度到高緯度的樹種,一定要注意冬季的防凍、防風措施。比如雪松、北美鵝掌楸以及大葉黃楊等樹種,就需要在冬至前搭建防風障、防護布等,從而起到更好的防護效果。為了保險起見,對于珍貴樹種即使過了成活期也要繼續(xù)進行1—2 年的養(yǎng)護。
在樹木成活期,要做好大樹的生長調(diào)查工作,分析園林樹木的長勢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同時要做好病蟲害防護工作,噴施低毒農(nóng)藥,避免病蟲害問題影響樹木健康生長。
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栽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由于大樹移植量很大,這就需要全面掌握大樹的移植方法,做好每個施工細節(jié)的管理工作,確保大樹移植可以順利進行。同時,在大樹成活期,需要加強養(yǎng)護工作,保證養(yǎng)分、水分供給充足,這樣才能夠提高樹木移植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