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鴻洋
(珠海市第一中學平沙校區(qū) 廣東珠海 519055)
新課改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微課運用到高中音樂課堂之中,能極大程度地滿足新課改的要求,活躍課堂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法。
微課是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將課堂內容、拓展素材等進行有效分析、歸納、整理結合而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主要是以教學視頻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還可以包括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素材、課件,中間還可以穿插一些課堂練習、測試,以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最主要的特點是時間較短、內容較少,微課一般是由5-10分鐘的視頻組成,相對于45分鐘的一堂音樂課教學來說,是比較短小的。微課視頻能將整堂課中的重難點知識集中起來講解,雖然內容較少,但較為精悍,能夠反映整個課堂的教學主題,能使學生迅速抓住課堂知識的重點,從而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率。而且,微課以視頻為載體,能讓學生自由下載、暫停和反復觀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方便靈活地進行碎片化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高中學生來說,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日常的生活節(jié)奏較快。在音樂課堂上,用微課的方式能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探究、感受和體驗,能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釋放壓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及審美水平[2]。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到音樂知識,還能在觀看的過程中陶冶情操,使學生舒展身心,享受音樂課堂。
在進行每一堂課的音樂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運用微課展開教學,能有效突出本堂課中的重點內容,能讓學生抓住重點,進行記憶和實踐運用。教師在教學民歌的有關常識時,可以在微課中摻入有關民歌且具有代表性的山歌視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民歌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查找網絡上豐富的資源,進行整理分析,將之更好地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加入到微課視頻中。通過一段山歌對唱的視頻引出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對歌曲演唱形式的認識,從而使學生產生對民歌知識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驗民族音樂,有效突出教學重難點。
教師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要精心篩選內容,科學合理地選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素材,盡量選擇高中生感興趣的一些音樂作品,使整個微課視頻更具趣味性,這樣能夠設計出符合高中生身心發(fā)展的微課視頻[3]。在鑒賞國外音樂時,為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導入音樂背景,促使學生通過了解背景加強對音樂的學習。例如,在微課視頻中插入英文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在鑒賞這首英文歌曲時,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插入經典電影作品《泰坦尼特號》的情節(jié),讓學生通過微課了解到這部電影講述的愛情故事,從而讓學生聽到歌曲中柔和的旋律及優(yōu)美的語調時,能夠聯想到電影中的場景,加強對歌曲的情感共鳴,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鑒賞這首歌曲。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通過對精彩電影片段的視覺感受,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歌曲要表達的內涵,真情實感能讓學生在演唱這首歌的時候更具情感,從而加強學生對這首歌曲中包含的樂理知識的探究興趣。
任何知識的學習,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才能讓課堂教學真正發(fā)揮出價值。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微課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自主欣賞音樂、感知音樂,有效調動學生的音樂情感。例如,鑒賞《圖蘭朵》時,由于這一作品中涉及的內容較多,且較為抽象,學生較難理解,在鑒賞教學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困難。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該音樂的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與該音樂作品相關的資料,并進行整理,放入到微課中,讓學生了解到《圖蘭朵》的整個曲調,這樣能快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拉近學生與作品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鑒賞這首歌曲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課前搜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補充有關《圖蘭朵》的相關創(chuàng)作背景,這樣能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樂理基礎及欣賞能力,但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會有一些距離現實生活較久遠的、與時代背景差距較大的歌曲。運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這類音樂知識的理解,這時,教師可運用微課視頻,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4]。如美聲唱法、花式唱腔、歌劇等,距離學生比較久遠,大部分學生只對流行音樂較為熟悉,而對這些比較久遠的音樂表現形式不是十分理解。因此,教師可在微課視頻中插入一些講解花式唱腔、美聲唱法及歌劇唱法的知識,讓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其文化,提高學生對這一類表現形式的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此舉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另外,教師還可以用微課視頻分析該歌曲中使用的樂器,拓展一些樂器知識,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出學生對樂器學習的興趣,從而發(fā)掘學生的樂器潛能。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例如,在《草原牧歌》音樂作品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講述音樂基本要素和音樂形式要素,然后插入一段有關草原風景的視頻,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激發(fā)出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和信心。然后播放《草原牧歌》的旋律,讓學生認識其節(jié)奏、力度、速度、旋律,加強學生對該音樂的鑒賞。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組,讓每位組員在組內討論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對該音樂的理解、能想象出的畫面、聽到這首音樂之后的感悟。讓學生通過分享自己的感想,加強思維的碰撞。同時,在團隊合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均得到提高。
總之,在高中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在讓學生掌握基礎樂理知識的同時,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