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銀
(廣州市從化區(qū)江埔街聯(lián)星小學 廣東·廣州 510900)
數(shù)學閱讀能力的高下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進行數(shù)學思維,開展數(shù)學學習的前提和保障,比較閱讀的智慧,得法于課內,發(fā)展于課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币虼?,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能力刻不容緩。
小學生閱讀是人生學習的起始階段,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圖畫”的良機,但也極易被不慎的筆墨所涂損。小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在閱讀實踐中經(jīng)過不斷地積累和總結逐步形成的。而孩子們閱讀方法的掌握,主要依靠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知識的主要載體是書本,我們的教材——數(shù)學書本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主要文本,教材中用于表達學習內容、活動要求、學習素材的文字和圖表可以為學生讀懂,易于引起學生的閱讀欲望,并利于學生理解所要學習的數(shù)學主題,具備了可讀性。因此我們一直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教給孩子們智慧閱讀的方法。
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是最為重要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閱讀方式的多樣化,是促進孩子們提高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根據(jù)閱讀需要的不同,就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如可閱讀完整的一篇文章,同一類別的多篇文章,也可以是某個片斷的閱讀。又如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材料,采用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大聲朗讀、分角色讀、分組讀、背誦等等。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熏陶。
數(shù)學閱讀的核心目標在于理解文本,可根據(jù)閱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語句意思的轉換和語句的分析,它是閱讀理解的關鍵,也是閱讀能力水平的標志。如果孩子們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就不會獨立閱讀審題,糊亂地解題。因此,孩子們的錯題往往是閱讀的問題而導致的方法錯的問題。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四單元例7用“乘法和加法解決問題”時,讓孩子們在讀題中進行信息的提取,通過分析文本,畫圖理解,進行分析推理,從而達到深度閱讀。閱讀時,我從下面的幾個方面進行引導:(1)圖與文字表示的是否一致;(2)讀圖、讀文本把信息進行比較;(3)讀題中找到有效信息、無效信息(干擾信息)或隱藏的信息和隱含的信息,準確把握有效信息和無效信息的關鍵詞,解題就不會出錯;(4)精心設計板書,幫助理清思路。
從孩子們個人學習的成果和小組交流的成果看,孩子們通過對比圖與文本的信息,找到第2小題中“有2排”這個信息的2是干擾信息,不需要參與列式計算;從畫圖理解文本中,明白了用乘法解決和用加法解決問題的算理,建立起用乘法解決問題和用加法解決問題的模型結構,起到建模的作用;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板書中,再現(xiàn)了孩子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知識點的歸納整理起到了很好的整合詮釋,從而促進孩子們的深度閱讀。
數(shù)學閱讀的過程體現(xiàn)孩子們對數(shù)學語言符號、文本文字的理解,對提高孩子們的數(shù)學能力和數(shù)學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領孩子們閱讀文本,找出問題所在,進行深入探究,從而獲得閱讀智慧的升級。如在教給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我們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找中心句、關鍵句中,展開對問題的理解,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獲得閱讀智慧的升級。如五年級上冊用方程解決問題中,設計以下的題型:
媽媽買了蘿卜和西紅柿各1千克,共花了3.6元,如果西紅柿的價錢是蘿卜的1.25倍,每千克蘿卜和西紅柿各多少元?
閱讀與理解:知道了:蘿卜和西紅柿共花了( )元,西紅柿的價錢是蘿卜的( )倍。求:( )。
分析與解答:解:設()每千克x元,那么()是1.25x元。根據(jù)等量關系式:( )+( )=( )列方程解答:
回顧與反思:( )+( )=( )(元),解答( )。
此題以填空的形式,引領孩子們閱讀理解、分析解答的過程,通過這樣的閱讀訓練,孩子們學會了:(1)抓中心句、關鍵句閱讀;(2)閱讀列方程解決問題的題目,要抓住對象特征;(3)閱讀題目要細讀,深究對象的特征;(4)提綱挈領,順藤摸瓜的“主問題”閱讀方式。
我們在課堂上開展的智慧閱讀活動,目的就是讓學生形成課外自覺閱讀的習慣。常言道:得法于課內,發(fā)展于課外。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我們也做了多方面的嘗試。
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課本圖文并茂,很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引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其中,課本中的“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shù)學”等的課后閱讀材料,不但與所學知識聯(lián)系緊密,還表現(xiàn)出濃濃的生活氣息,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具有很強的拓展性,引導孩子們閱讀這些資料或者收集有關資料進行閱讀,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聞。如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測量中,書本出現(xiàn)的“生活中的數(shù)學”這一部分的內容,這些內容是發(fā)生在孩子們的生活當中,也最能反映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能力和知識的儲備情況。
從本學期起,結合全科閱讀活動的開展,在每個單元的最后增加了一節(jié)主題拓展課,從“主題閱讀、腦洞大開、創(chuàng)意設計、分享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上好主題拓展課,引領孩子們在如何搜集與主題相關的閱讀材料、分享閱讀主題的過程中,體會閱讀的帶給我們的樂趣,在與孩子們一起閱讀這些材料的同時,不但增長了知識,還滲透了思想教育,提高數(shù)學閱讀的興趣。
課外閱讀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既提高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閱讀的習慣。如:
(1)讀書卡制作活動。結合每次的閱讀主題制作讀書卡活動,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各班級評出了優(yōu)秀作品在校園里進行展示。
(2)說唱表演活動。在全科閱讀大背景下,數(shù)學科的說唱表演《數(shù)學無處不在》首次登上學?!皶愎?jié)”暨慶“六一”活動的舞臺。
(3)撰寫數(shù)學日記、單元復習課后做的思維導圖,主題拓展課后的數(shù)學小研究。
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數(shù)學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形成閱讀習慣。
閱讀成果的記錄方式——到智慧閱讀平臺記錄個人的閱讀成果,是一個動態(tài)的個人閱讀“成長記錄袋”。平臺上清楚記錄下每個同學閱讀過程的數(shù)據(jù),既可以看到自己的,也可以看到同伴的。這樣的長期積累的閱讀結果,孩子較容易產(chǎn)生成就感,跟同學們對比,又可以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產(chǎn)生閱讀的動力,形成閱讀習慣。
在重視個人自主學習能力的今天,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任重道遠,展望未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