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燕
(公安縣麻豪口鎮(zhèn)白龍中心小學 湖北·荊州 434300)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三條主線和四個方面交織構(gòu)成兒童生活的基本層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diào),它旨在使兒童獲得對社會、對生活的積極體驗,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會的要求.相關教材中有許多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精心設計的插圖,圖文并茂的教材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的內(nèi)容,還有利于教師運行插圖進行教學,開辟新的有效教學途徑。那么教材中插圖資源的運用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從插圖的巧妙運用來談談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的一些做法。
教材中的插圖要么淺顯易懂,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地開展學習;要么新奇有趣,讓學生帶著好奇心開始學習之旅;要么震撼人心,一出示就緊緊揪住學生的心。不管是哪一類的插圖,只要運用得當,都能創(chuàng)設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為成功的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開端。在《生活中的快樂》這一課中,第一頁有四幅插圖,分別展示了聽到好消息的快樂、取得好成績的快樂、玩耍中的快樂、獲得滿意東西的快樂。這些插圖的內(nèi)容淺顯易懂,因此,我在上課時就以這些插圖為先導,同時輔以精煉的語言加以描述,來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盡情地玩耍、唱歌時,快樂都伴隨著我們??鞓肥呛眯那椋鞓肥且环N感受?!苯?jīng)我這么一描述,學生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這幾幅插圖上。還沒有等我提問,就有個別學生舉手有話要說。“我和好朋友上個星期一起去蝴蝶公園放風箏,風箏飛得又高又遠,我們玩得很快樂!”“我參加市里的小力士火箭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取得這個好成績,我很快樂!”請了幾個同學發(fā)言后,我馬上話題一轉(zhuǎn):“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會使我們很快樂,快樂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好處?!边@樣一來,就自然地引入到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幾幅普通的插圖,反映了每個孩子都經(jīng)歷過的真實情景。孩子們從每一幅圖中看到自己的身影,進而觸動他們的心靈。因此,巧妙利用插圖來導入新課,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似曾相識的情境,一種熟悉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這就為實現(xiàn)這堂課的教學主題“生活中的快樂”打開了一扇堅實的大門。
《課標》說,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和真實道德沖突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必須在兒童的生活中進行。教材中的不少插圖,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傳遞社會信息不可或缺的教學媒介,他們能夠幫助學生更形象地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走進社會,豐富和提升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
在執(zhí)教《我家的好鄰居》這一課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除了知道享受別人提供的服務外,并不知道為自己服務的人民每天是怎么樣工作的。為了讓學生更加形象生動地了解,叔叔阿姨們每天是怎么樣工作,我利用了教材中的幾副描述叔叔阿姨們辛苦工作的插圖。以此為例,讓學生知道我們每天得到的服務離不開很多叔叔阿姨的辛苦勞動。教學時,我采用一種“自我介紹”的方式,把自己當做其中的一位叔叔,借助插圖,邊出示,邊講述自己一天辛苦工作的過程。介紹完后,就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會,引導他們關心了解周圍不同行業(yè)的勞動者,感受并感激他們的勞動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在這里,插圖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幅幅圖片,它們更像一本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一旦被打開,就吸引著讀者細細品味。課堂上的學生不就被它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經(jīng)驗中去了嗎?
教師如果能夠靈活地運用這些插圖,把它們作為解讀重難點的突破口,將插圖和文字有效結(jié)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圖文轉(zhuǎn)換”能力,讓學生充分感悟的同時,能用語言文字準確敘述圖中所揭示的社會現(xiàn)象、客觀事實,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獲得意想不到的功效。六年級教材中有“當災害降臨的時候”這一主題: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我們要學會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與互助的方法,樹立憂患意識,并能意識到未雨綢繆的重要性?!稙暮χ械木戎返慕虒W重難點設為:在災害面前樹立一切以生命為重的生命意識,學習在自然災害面前自護和互助的方法,形成相應的能力。教材中的一些插圖形象地向我們介紹了在地震、洪水發(fā)生時最基本的避險方法。每幅圖下面還配有簡單的文字說明,這樣參照起來看,非常清楚明了。災害的發(fā)生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在災害沒有發(fā)生之前,我們就要拋棄僥幸心理,學會科學預防、躲避災害的方法,不斷增強面對災害的勇氣、智慧和力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形象直觀的插圖來輔助學習,學生既易于理解抽象的知識,又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使教學事半功倍。
教材中的插圖,往往包含深厚的情感底蘊,因此教師在運用插圖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深刻挖掘插圖中所蘊含的思想品德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素質(zhì)教育,可收到更好地效果。例如課文《愛心的傳遞著》教材中有幅插圖,教材中有幅插圖,畫的是一個男孩扶奶奶過馬路,陪爺爺聊天。在教學時,不妨以插圖為突破口,通過描述圖中小男孩的故事,來喚起學生的共鳴,講述自己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的故事,進而激發(fā)學生真切的情感表達。在交流中,學生說的雖然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從小小的插圖去聯(lián)系并感悟生活,以小見大,以小見真,讓學生從親情的故事中養(yǎng)成尊老、敬老的美德,不正是我們所孜孜追求的嗎?比如,在教學《我愛祖國山和水》一課時,課始師問:同學們,你們愛祖國的山和水嗎?不出所料:“愛!”“為什么愛?愛她哪里?”學生啞口無言。似乎在同學們的心目中這只是一道“問答題”,而非“體驗題”。但是,我們這們學科,要想收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體驗?!盀槭裁磹郏俊敝挥忻赖臇|西才讓人愛。讓學生體驗到祖國的美,就是我的首要任務。只有做到了這一點,這堂課才算是成功的。我課前收集了各種圖片、視頻片段,精心制作課件,給同學們來了一次深入直觀的體驗。首先,我尋了一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電子地圖,把它做成ppt課件,利用ppt里的觸發(fā)器和超鏈接完成交互式教學。比如點“湖北省”的位置,則出現(xiàn)荊州關公塑像、神話方特等有名景點,還有“三顧茅廬”等人文遺產(chǎn)。學生說到哪里,我就點擊到哪里。新疆的哈密瓜、葡萄,海南的荔枝、椰子,北方的鴨梨、蘋果,使學生感知祖國物產(chǎn)豐富;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源遠流長的長江與黃河、神奇秀麗的黃山和日月潭,使學生感知祖國江山美麗多嬌。至此,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
在這里,教材中的插圖就像是一座交流溝通的橋梁,我們不需要教條式地要求學生來說插圖中的男孩做什么,我們要向他學習什么,而是要架起一座橋梁,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講述自己的故事,使學生在反思中將生活經(jīng)驗不斷地和教材的思想觀念相融合,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插圖教學意識,善用插圖,用好插圖,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而且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讓它們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活性因子”,提升學生多方面的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