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伶
(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早期閱讀被認為是幼兒認知和閱讀經驗積累的過程,既是幼兒接觸書面語言的出發(fā)點,也是為后期學習奠定技能準備基礎的關鍵期?!?-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求幼兒喜歡聽故事、看圖書,具備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并建議成人要為幼兒提供一定數(shù)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以及相對安靜的供幼兒自主閱讀的場所。3-8歲是幼兒掌握基本閱讀能力的關鍵期,也是培養(yǎng)幼兒自主閱讀的意識、習慣與技能的關鍵期,早期閱讀對于幼兒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和進步,早期閱讀進入了大眾視野中,市面上各色各樣的繪本館與閱讀館,幼兒園的圖書角與故事角等,早期閱讀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隔代教育主要指的是在當前的新生代家庭中,年輕父母迫于現(xiàn)實壓力忙于工作缺乏對兒童完全的撫育能力和精力,轉而由祖輩高度承擔撫育職責的一種現(xiàn)象,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早期閱讀方面除了存在幼兒的一般特性即共性之外,還存在著明顯的特殊性即個性,如缺乏早期閱讀的公共設施設備、專業(yè)的師資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等,這使得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舉步維艱,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這一弱勢群體的早期閱讀也存在著較大程度的缺失與缺位。因此,本文探討隔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幼兒早期閱讀存在的問題,以期為農村幼兒早期閱讀提供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更好的促進隔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發(fā)展。
2.1.1 幼兒園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
農村幼兒園相對城市幼兒園來說,早期閱讀狀況明顯遜色于城市。首先,幼兒園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農村幼兒園由于其自身地理特殊、師資力量缺乏、經濟政策支持薄弱等原因,導致大部分幼兒園都存在超規(guī)模招生的情況,造成班級過多,閱讀區(qū)域的設置流于形式甚至是不設置,早期閱讀基礎設施缺乏,更談不上營造良好的早期閱讀環(huán)境。
2.1.2 早期閱讀材料單一缺乏更新
幼兒園閱讀角的書籍多為班級幼兒從家里帶來分享,家長在不了解幼兒閱讀特征和閱讀訴求的情況下為幼兒購買的早期閱讀材料多為古代童話、唐詩、繪本等經典書籍,缺少科學、科技等與生活緊密相扣的新興書籍,缺乏對早期閱讀材料的更新?lián)Q代,導致幼兒接觸不到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使早期閱讀材料喪失了其本身的趣味性與吸引力,幼兒閱讀興趣也隨之逐漸降低。
2.1.3 教師對早期閱讀認知有偏差
早期閱讀強調的是在閱讀過程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思維以及表達能力,引起幼兒閱讀識字的愿望,獲得有關于書面語言的知識從而為幼兒進入小學后正規(guī)的書面語言學習做好準備的一種寓教于樂的語言活動。幼兒教師是幼兒活動的組織者與實施者,農村幼兒園教師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閱讀特征不了解,導致其對早期閱讀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農村幼兒教師多強調閱讀過程中幼兒的讀寫能力這樣“看得見”的教育成效用以滿足農村家長的需求,即側重幼兒“多識字、會數(shù)數(shù)”,存在“幼兒園小學化”的情況。在幼兒教師如此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幼兒過早的承受識字、寫字的學業(yè)壓力,而忽視了幼兒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2.2.1 家庭教育主體缺乏對幼兒的指導
幼兒園教育是提高幼兒閱讀水平的主要途徑,而家庭教育在這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期閱讀中家長的示范與指導對幼兒也是極為重要的。調查顯示,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多為祖輩照看,一方面爺爺奶奶因自身能力限制無法為幼兒提供指導與示范,故將重心放置在對幼兒生活上的照料,強調幼兒的生活起居與平安健康,而對幼兒的學習閱讀等不為過問;另一方面爺爺奶奶對早期閱讀的理解都比較片面,僅停留在會讀拼音、會說故事、會寫拼音等粗淺層面上,并且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應由幼兒園教師負責,與自己無關,家庭教育主體的缺位,導致幼兒缺乏早期閱讀指導。
2.2.2 幼兒早期閱讀缺乏良好家庭氛圍
幼兒處于前運算發(fā)展階段,善于模仿,家長的榜樣示范作用以及教育指導對幼兒來說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幼兒早期閱讀興趣與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作為臨時監(jiān)護人的爺爺奶奶文化水平較低,自身對閱讀意義認識本身就存在偏差,認為幼兒在幼兒園進行的閱讀時間充足無需額外花時間在家中閱讀,對早期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導致大部分農村幼兒家庭從本質上就缺少良好的閱讀氛圍,閱讀過程也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閱讀成為了幼兒用以向爺爺奶奶尋求物質獎勵的中介和載體,幼兒不能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信息,體會不到閱讀帶來的樂趣,更不能通過閱讀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2.3.1 隔代教育下的農村幼兒特征較復雜
有關調查顯示,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群體在性格、意志、情緒情感等個性方面表現(xiàn)出諸多問題,如存在著認知偏差、情緒消極、人際關系障礙等心理特點。總的來說,父母外出打工祖輩照看的隔代教育背景是造成幼兒缺乏關愛、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每個幼兒所處的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個性特征又使得農村幼兒心理特征較為復雜,這讓本就難以開展實施的農村早期閱讀教育步子愈加沉重。
2.3.2 農村幼兒早期閱讀教育任務較繁瑣
農村早期閱讀教育的任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幼兒的心理健康輔導任務,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多為祖輩照看,難免會存在著如自卑、膽怯、自私等消極心理情緒,這需要專業(yè)的幼兒教師通過體驗式閱讀、沉浸式閱讀等早期閱讀方式來改善幼兒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核心素養(yǎng)的任務,3-8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用自己所掌握的語言去解釋生活中的事件,這個時期是培養(yǎng)幼兒“愛閱讀、會閱讀、能閱讀”的關鍵時期,是為終身學習奠定閱讀基礎的關鍵時期,但早期閱讀核心素養(yǎng)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本身就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既要考慮到幼兒早期閱讀的一般共性,又要兼顧隔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幼兒的個性,可見,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的早期閱讀是一項繁瑣而系統(tǒng)的任務,需要我們?yōu)橹ゲ粩噗`行和努力。
3.1.1 國家政府要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在國家層面上,政府要加強對隔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幼兒各方面的重視,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內部措施和外部措施:首先,于內部措施而言,一方面要給予宏觀層面上的政策支持,出臺相應的政策積極開拓并支持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與實施,另一方面還要將視角落到細處和實處,具體到給予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師資力量的培訓支持、村級幼兒園的資金支持等,為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實施提供基礎保障;再者,于外部措施而言,政府還應發(fā)揮服務型政府的作用,提高政府公共文化建設的能力,可以在農村探索打造小型公共圖書館或者圖書角,提供公共圖書資源供幼兒及幼兒家長閱讀,還可以招募當?shù)卮髮W生作為早期閱讀志愿者,在共享設備、資源的同時,對于早期閱讀的推廣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3.1.2 社會媒介要肩負相應的社會責任
社會輿論媒介也應肩負相應的社會責任,加大對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視以及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擴大社會影響力,改善社會公眾尤其是農村家長對幼兒早期閱讀的觀念,增加其對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視程度。一方面可以發(fā)揮社區(qū)力量,由政府牽頭當?shù)馗黝惛咝#心即髮W生青年志愿者,組織社區(qū)或村社村民參與知識講座、閱讀體驗等一系列早期閱讀活動,增加農村幼兒家長對早期閱讀的認知,也為農村幼兒提供閱讀的良好契機;另一方面通過媒體宣傳報道、宣傳影片等方式引導農村家長,讓各類家長更為直觀的了解早期閱讀對于幼兒的重要性,同時也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為農村幼兒的早期閱讀資源“出力”,通過“愛心捐贈”、“書籍循環(huán)”、“書籍接力棒”等方式或渠道豐富農村幼兒的閱讀資源,也吸引更多有關學前教育的有志之士參與到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工作中,為提升農村幼兒早期閱讀水平接力。
3.2.1 領導層面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
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責任更多體現(xiàn)在園方,因為客觀上農村幼兒存在天然家庭教育的缺失與不足,需要幼兒教師承擔部分家長的責任來彌補幼兒家庭教育的不足,但目前農村幼兒園整體教育水平偏低,主要表現(xiàn)為幼兒教師師資力量參差不齊、幼兒教師認知存在偏差、幼兒教師自身能力缺乏等方面。幼兒園實行的是園長責任制,園長負責幼兒園各項保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園長及領導層面的教育理念影響著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首先,幼兒園應正確樹立閱讀教育目標,充實幼兒早期閱讀教育,設立適宜的讀書角,從讀書角的空間位置到閱讀材料的擺放、從位置的大小到讀書角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從各類圖書的分類擺放到閱讀圖書的各項規(guī)則等,都需要幼兒園以幼兒為中心來著手實施;其次,幼兒園可以組織開展家長座談會、家長開放日等,幫助家長轉變錯誤的早期閱讀觀念,并科學正確的看待幼兒早期閱讀,意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最后,幼兒園領導要響應政府的政策,加強對幼兒教師早期閱讀指導技能的培訓,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同時要引導幼兒教師轉變傳統(tǒng)閱讀觀念,為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提供最大的支持。
3.2.2 教師層面應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養(yǎng)
幼兒教師是對幼兒實施教育影響的專職工作者,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實施者和組織者,幼兒教師正確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個性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幼兒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在教育理念上,要科學的認識幼兒早期閱讀,深刻理解早期閱讀對于幼兒的重要意義、在教師群體的交流合作中了解掌握指導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方法與途徑、了解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特征,掌握農村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方法。在教育方式上,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和途徑來豐富早期閱讀教育的展開形式。游戲是幼兒的工作,教師可以用游戲或者角色扮演等幼兒喜愛的形式來開展早期閱讀教育,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故事中的角色、練習故事中的對話、體驗故事中的情感;還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動畫視頻、故事音頻等新興載體來輔助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在家園聯(lián)系上,幼兒教師要加強家園聯(lián)系,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家庭的家園聯(lián)系可以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各類渠道與幼兒父母進行溝通聯(lián)系,讓幼兒家長明確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不僅僅是讓幼兒“會讀會寫”,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同樣重要。
3.3.1 家庭成員教育觀念和行為要一致
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家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爺爺奶奶+幼兒的3人組合是農村常見的家庭組織機構,父母與祖輩家長之間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對幼兒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文化層次以及眼界等的不同,祖輩家長與父母之間難免存在著差異,但幼兒早期閱讀需要家庭成員持有一致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這需要農村幼兒家庭打破時間和空間區(qū)域的限制,形成對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最大合力。一方面,父母要與祖輩家長之間經常性的溝通交流,達成對幼兒早期閱讀的一致性觀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產生分歧時,應積極溝通協(xié)商,不應在幼兒面前暴露言行上的差異;另一方面,祖輩家長應積極接受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盡量避免出現(xiàn)排斥、忽視等消極態(tài)度,接受正確科學的早期閱讀理念,盡可能地為幼兒提供早期閱讀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3.3.2 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家庭早期閱讀環(huán)境
良好的早期閱讀環(huán)境一般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精神環(huán)境兩方面的創(chuàng)設上。在物質環(huán)境層面上,各個家庭應結合家庭實際情況,盡量為幼兒營造一個安全、安靜、舒適的早期閱讀環(huán)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指出,要為幼兒提供相對安靜的地方,盡量減少干擾,保證幼兒的自主閱讀。在精神環(huán)境層面上,首先,父母應與祖輩家長之間達成一致,在家庭中要形成和諧、文明的的語言交往氛圍,為幼兒營造一個積極運用語言交往的家庭氛圍,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再者,父母也應打破空間的禁錮,通過手機等現(xiàn)代多媒體工具為幼兒講讀故事、分享閱讀,營造良好的家庭早期閱讀氛圍,對孩子的關愛也應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選擇適宜、合適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而不是讓孩子翹首以盼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最后,祖輩家長也應科學、理智的對待孩子,避免過度溺愛,懂得愛的適度,避免讓幼兒將自己早期閱讀的成果和收獲作為在祖輩面前“炫耀”的資本,祖輩家長應分清界限,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
本文從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研究緣起、問題以及對策建議這三個方面出發(fā),對隔代教育背景下農村幼兒的早期閱讀做了一個初步的探索,以更好的促進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發(fā)展。為了能夠能夠更好的推動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發(fā)展,筆者認為各類部門與組織應結合起來,形成教育合力:國家政府部門要給予相應的政策文件及財政支持,給予農村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堅實的保障;當?shù)厮诟咝R矐l(fā)揮自己的學科及人力優(yōu)勢為幼兒農村早期閱讀提供指導,如學前教育專業(yè)、圖書館服務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就可以作為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志愿者,深入到農村甚至家庭中為農村幼兒早期閱讀助力;社會輿論媒體也應以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宣傳普及幼兒早期閱讀,讓更多農村的祖輩家長予以認可和接受;幼兒園也應積極響應并落實政府政策,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為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開展落實提供最基礎、最重要的指導保障。當然,基于隔代教育背景下的農村幼兒早期閱讀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基礎設施設備不足、師資力量不夠、整體失衡等,希望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社會教育這三者能捋順各類關系,通力合作,顯現(xiàn)巨大的培育功能,以更好的促進農村幼兒早期閱讀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