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麗
(甘肅省會寧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甘肅 會寧 730799)
閱讀教學如何使學生真正靜下心來體會書中的情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中一直備受困擾的問題,并且始終在努力嘗試各種方法以激起學生的熱情。經過眾多的實踐與探索,可以發(fā)現體驗式學習理念不僅能夠適用于學生的學習領域,對閱讀教學也同樣有效。從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可以知道強迫學生進行閱讀會大大削弱學生的閱讀熱情,而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的妙處就是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對閱讀樂在其中。
體驗式教學其實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以身臨其境的方式讓學生真切地與作品的作者產生共鳴從而獲得閱讀體驗的方法。而這種教學方法自然就需要應用到各種現代設備,比如幻燈片等,整個教學過程中是以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教師全程只能起引導的作用,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差距。過去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全程對學生灌輸作品中包含的作者思想情感,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細細品味,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沒有得到有效提高。
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教師根據教授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設備,盡量向學生還原一個真實的場景,通過這種“情景再現”的方法,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在教師模擬的情境中感受閱讀,再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從多個角度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這樣學生就能有效地將文本閱讀的體會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并應用于實踐中。除了在閱讀教學中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學生在課外閱讀時遇到難以理解的文本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更好地領會文本的意思,為學生提供一種有效的閱讀技巧。
閱讀教學最忌諱的就是直接向學生灌輸文本的中心思想,這種方法并不能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學生也沒有掌握閱讀的技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的閱讀教學。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一天天被削減,越來越厭惡與閱讀有關的事物,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逐漸減低,相應的語文素養(yǎng)也得不到提高。而體驗式教學就是為了打破這種消極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對閱讀的激情重新點燃。教師在應用該方法時,可以先借助合適的教學設施創(chuàng)建出與閱讀的文本相契合的場景,如果教學條件受到限制,可以借助最簡單的言語表達也同樣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以毛主席1925年創(chuàng)作的《沁園春·長沙》這首詞為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首先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這首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毛澤東在1925年的晚秋離開自己的故鄉(xiāng)韶山,去廣州的途中經過長沙的橘子洲時,因看到橘子洲頭的美景,不由地聯(lián)想到當時的革命形勢,一時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詞。然后,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示范性地朗讀一遍,并讓學生閉上雙眼跟隨著教師閱讀的內容想象毛澤東當時描繪的橘子洲頭的大好風光,再讓學生聯(lián)想當時革命的形勢,通過將學生帶入到詞中的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到“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強化了學生對詞中的情感的體驗。
閱讀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種,對文本口頭的朗讀也許并不能使學生充分融入到文章中去。以沈從文的《邊城》為例,該篇文章故事性較強,人物之間的情感線索也比較清晰,如果只是讓學生對整篇文本通讀一遍,也許并不能獲得很好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可以將文本中的幾個主要人物梳理出來,再由學生飾演翠翠、爺爺等人。學生有了自己飾演的角色,為了讓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加形象生動會細細地去研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并揣摩其說的每一句話的情態(tài)以及動作。以這樣的形式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而且還會使學生主動去探索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當學生在表演時,其他的學生也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表演上,閱讀的氛圍被調動了起來,通過這種互動使得學生更能理解人物之間的羈絆,感悟到沈從文筆下那份真摯的愛情以及人性的善良與美好,深化了學生對文本的體會。
現代教學提倡的是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單向教學,而是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過去的教學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在課堂內,教師說的每一句話學生必須服從,學生只是囫圇吞棗式地接受知識,至于對知識理解了多少并不在教師考慮的范圍之內。這也就使得過去的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滿腹經綸卻不懂得如何將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去,理論性的知識出口成章,卻也只能“紙上談兵”。而現在的教學力圖強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理解性記憶知識為主,反對死記硬背,這在高中的閱讀教學中也很重要。畢竟閱讀的主體在于學生,教師只是起協(xié)助的作用,教師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學會閱讀。
比如在閱讀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篇短篇小說時,學生在初步感知文本時可能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人要裝在套子里?裝在套子里的人和普通人有什么區(qū)別?“套子”這個詞是否有什么深層含義?作者想要表達什么呢?這些是學生在閱讀時會出現的疑問,這時就需要教師來進行引導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首先詢問學生如果將人套起來,會有什么感受,然后再讓學生將自己代入到“別里科夫”身上,感受發(fā)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件。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主人公身上,想象其發(fā)生的事情,再根據前面教師的提問,兩者進行結合,也許學生就能領會作者的用意了,深刻理解作者對當時社會制度以及社會風氣的批判。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也能獲得一種新的寫作方式,即以反諷的寫作方式來表現對社會現象的一種批判,通過描繪一些典型人物來投射整個社會。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來說,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語文課堂的其他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意義重大。體驗式學習理念在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無疑為教師開展閱讀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配合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fā)揮體驗式學習理念的效用,促進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體驗式教學最為重要的就是“體驗”二字,因此,教師在實施該教學理念時應著重把握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