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娟
(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2)
長期以來,地方高校在進行普通話教學時,還是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臺上講解與示范,或是播放錄音帶讀,學生則是在下邊進行鸚鵡學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主動性很難被激發(fā)出來,從而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機械性的模仿,也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不理解,即便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也無法真正理解知識背后的含義。這就導致地方高校的普通話教學很難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使教學缺乏相應的應用情境,學生很難提高普通話水平,也不能夠真正的將普通話運用到生活中。這就嚴重背離了普通話教學的目標,因此為了解決地方高校普通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要進行普通話教學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借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高校地方普通話教學改革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具有顯著的實踐價值。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課前或課外觀看教師的視頻講解,自主學習,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課堂變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完成作業(y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轉課堂的緣起是在2007年,美國的一堂化學課上,有兩位化學教師為了給缺席的學生進行補課,利用錄屏軟件錄制了學習資料,并將這一資料上傳到網絡上供學生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在后來備受推崇,掀起了一陣教學改革的浪潮。
翻轉課堂具體而言就是將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翻轉,利用教學視頻和自動化的診斷學習系統(tǒng)組成的新型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說,翻轉課堂將知識的傳授與消化進行了顛倒,實現(xiàn)了課前傳授知識、課堂上消化知識的教學流程。
高校的《普通話》課程的課時一般較少,同時教學資源的分配也較少,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就會十分緊張。普通話的學習首先要對理論知識進行整體的學習與梳理,然后才能夠進行知識的消化理解,最后還要進行實踐練習。由于時間的限制,這些工作很難在課堂上全部完成。這就不得不要求學生在課后來完成知識的消化理解工作和實踐練習工作,但是學生一旦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時很難及時得到解答,嚴重耽誤學習進程,影響學生實踐練習的效果。如果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把理論知識和講解視頻提前進行整理上傳,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課前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不僅解決了課堂時間緊張的問題,還給學生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去實踐。翻轉課堂還利用信息技術打破了課堂的限制,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為語言的實踐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資源的保障。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實踐和課程時間的原因,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夠得到針對性的指導。很多學生來自不同的方言區(qū),每一個學生的語言習慣和發(fā)音習慣各不相同,要想克服不同方音的影響,就必須要根據不同地區(qū)的語言習慣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授課就很難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無法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專業(yè)指導。但是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差異化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在制作教學材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地區(qū)的語言習慣進行針對性的選擇。此外在進行任務布置和實踐輔導時,教師也要因人而異,制定出不同的練習、教學材料從而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的針對性。
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普通話教學的隱性教育有很大的缺失,有專業(yè)研究表明,隱性教育對第二語言或語音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方言是我們的母語,普通話可以看做是我們的第二語言,雖然兩者都屬于同一語言,但是卻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因此隱性教育在普通話的學習中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通過對網絡上各種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篩選、整理、匯總,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學習材料。例如在聲母的發(fā)音教學中,可以通過動畫來對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進行講解,會更加的直觀,不但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與學習。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克服傳統(tǒng)教學中的難點,從而更好的提升顯性教育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隱性教育需要構建優(yōu)質的語言環(huán)境,可通過利用網上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材料和環(huán)境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隱性教育。對各種優(yōu)質的練習材料進行整合,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翻轉課堂下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不僅僅為顯性教育提供了便利,更為隱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空間,從而更有效地實現(xiàn)了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有效統(tǒng)一。
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準備教學材料,課前需要利用普通話學習軟件對學生進行測試,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測試的情況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從而為學生制定糾正和練習方案。在進行課前視頻的制作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視頻的制作,例如自己錄制、資源剪輯等等,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制作不同的教學視頻,從而實現(xiàn)有針對性的教學。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準備各種練習材料,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隱性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整體學習的情況集中指導,也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從而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多方面測驗每個學生的普通話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3.2.1 重點的確定
根據課前對學生們測試的結果,對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并為學生提供相對應的練習方法。例如很多學生存在翹舌音的發(fā)音問題,那么教師就應當對翹舌音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進行重點講解,并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2.2 有效地練習
在理論學習結束之后,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的發(fā)音練習,只有不斷的在實踐中練習才能夠保證學生的發(fā)音能夠更加標準。練習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學生的自主練習,教師逐一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然后為學生提供糾正的方法和相關的練習材料,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練習。第二部分是團隊的互助練習,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組內合作,對彼此的發(fā)音進行檢查與指正,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各小組進行指導,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團隊的作用。
翻轉課堂將課堂內外進行了有效地聯(lián)系,有效延長了學習時間,學生可以在課后通過視頻或音頻的形式上傳作業(yè),教師可線上指導。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對優(yōu)質的音頻進行模仿練習,通過碎片式的學習來實現(xiàn)對普通話的有效學習。
當今社會,科技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也需要逐漸地與時代接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普通話的教學需要加強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革,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增強教學效果。翻轉課堂在高校普通話教學中的運用,是實現(xiàn)高質量教學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