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酒泉第八中學 龔 燕
閱讀被稱為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之一,同時也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初中生來說,通過閱讀教學能使其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在具體的閱讀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必然要不斷地借助多種途徑來進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要通過擴大閱讀面來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在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使學生能通過這些有效的閱讀途徑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系統(tǒng)地進行,從學生的閱讀載體語文課本來說,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一些改變。作為不同學段級的語文教材,其課本內(nèi)容是根據(jù)每個階段學生認知需求來逐步加深。對初一學生來說,其上冊的教材選擇應盡量趨向于過渡性,不能過于深奧,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才會循序漸進地獲得培養(yǎng)。初一的下一階段,漸次、逐步地加深教材的內(nèi)容。但從當前的語文教材來看,都是以單元為閱讀塊,相互獨立且缺乏連接性。一個單元與另一個單元之間的連接牽強,有些生硬,無法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連貫性,也無法讓學生學會遷移思維,對新舊知識加以連接與鞏固。因此在選擇閱讀教材時,要將每個單元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夠銜接,通過突出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使其閱讀興趣隨著知識之間的呼應變得越來越濃厚。
閱讀體現(xiàn)的是一種比較復雜的思維過程。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傳遞實用的閱讀技巧與方法,讓他們在閱讀時注意目的性以及采取恰當?shù)拈喿x方法。帶著目的的閱讀就是在進行閱讀之前的一個準備以及頭腦認定的方向,也是一個進入閱讀思維的突破口。學生閱讀文本,既要重視其內(nèi)容,也要關注其表達形式。通過對作品中蘊含的中心主旨、人物特征、思想感情等方面來體驗和感悟作品,從作品體現(xiàn)的結構形式安排、語言特色及文學形式來理解作品。比如說在閱讀《陋室銘》這一名篇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銘文的特點及它的文學樣式讀出這一作品的旋律美、音樂美,引導學生從其寫作方面體驗其寫作的技巧之美,即托物言志。同時還能通過對內(nèi)容的閱讀來感悟作者身上那種安貧樂道及高潔傲岸的思想美和境界美。帶著明確的目標,就能使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所獲得,同時還能在每一次的閱讀中獲得新感受、新體驗。
要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就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能通過具體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整個文本的內(nèi)容,同時給他們以閱讀方向及重點的明確指導。為了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會通過問題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探究文本、解讀文本的欲望。比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時,教師為了引導學生閱讀及思考,創(chuàng)設的問題是“作者描述了怎樣的一件事情?這是什么樣的一種感情?這背影究竟是何種背影呢?”借助問題引領學生一步步接近文章的內(nèi)核及它的中心思想,促使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加強細節(jié)上的研讀。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具有開放性的,對于學生來說能激發(fā)他們一定的閱讀興趣。這樣一個以問促讀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對學生的自我能力及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種鍛煉。
閱讀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作為課堂教學活動,有的教師在開展之際,會將生活與閱讀教學割裂開,忽視了學生與創(chuàng)造文本作者其生活時代背景不同的特征,導致學生無法利用已知知識結構深刻理解文本所蘊含的內(nèi)容與主旨。為了能將生活與閱讀教學融合在一起,必然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借助情境將文本與現(xiàn)實相連,使文本內(nèi)容能生動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如此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真正實現(xiàn)學生、文本、作者三者之間的對話。
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你們記得自己同學的樣子嗎”?這一問題惹得不少學生詫異,覺得教師為何要提出這樣一個非常容易回答的問題。教師繼續(xù)問,“能不能說出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同學的樣子”?這一問題立刻炸開了鍋。有學生這樣描述他的同桌,“我的同桌說話的時候總喜歡撅著嘴巴。她笑的時候非常燦爛,臉上還有兩個可愛的小酒窩”。教師在評價的時候對學生的描述給予了肯定,表揚了他對同桌的外貌特征抓的很準。這說明了要準確描寫事物,必須先把握住它的特征。在這樣的問題的引導下,教師順利地引領學生走進這篇課文??疵┮陨侨绾蚊枋觥吨袊皹颉返?,正是因為他抓住了盧溝橋的特征,才讓這篇課文充滿了專業(yè)化,通過平實、周密、準確的語言,讓學生領略到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且對石拱橋的特征有了理解與把握。學生不僅了解到了有關《中國石拱橋》的知識,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贊嘆不已,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在這種與生活相聯(lián)的情境下,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被引發(fā)和點燃了。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離不開對其進行適當?shù)拈喿x訓練。教師要對學生閱讀的速度加以訓練,通過快速閱讀節(jié)省時間,再利用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的書籍。然而閱讀速度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才能達到。在進行閱讀訓練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理解,真正地投入文本中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實現(xiàn)成功、有質量的閱讀。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閱讀理解題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初中生來說,其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培養(yǎng)他們個性的閱讀也是教學的一個目的。通過課上與課下的連接,不斷地拓展學生閱讀,擴展他們的知識面,學會自讀,提高閱讀能力。課外書籍種類繁多,教師要積極地為學生推薦一些有益的名著讓學生通過閱讀擴展知識面和視野,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風俗。在激發(fā)和發(fā)展閱讀興趣的同時,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試著以自己的眼光和思想去揣摩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或蘊含的道理。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閱讀悅愛,他們的閱讀能力自然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