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曉光
(中共天水市委黨校,甘肅 天水741018)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宏偉夙愿。中國從明朝中葉以后開始衰落,到鴉片戰(zhàn)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閉關鎖國的政策是導致中國積貧積弱的首要原因,落后的中國必然遭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欺侮。中華民族的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自覺投身于救亡圖存的革命洪流。孫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國革命的先行者,是提出民族復興的第一人。從1840鴉片戰(zhàn)爭開始到1949新中國成立,救亡用了109年時間,其中,早期的救國救民探索有81年,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方案盡管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主張向西方國家尋求真理,走西方的強國之路。在當時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遏制下,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都失敗了。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一成立,情況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經過28年的革命斗爭終于取得勝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的領導者、組織者、推動者。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先后完成和推進了4件大事。一是救國的28年,即從成立中國共產黨,到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浴血奮戰(zhàn),再到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了的根本前提。二是立國的29年,即從成立新中國,到領導和團結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再到推進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三是富國的34年,即從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性,極大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fā)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充滿自信地日益走近世界
[收稿日期]2020-02-03
[作者簡介]蒲曉光(1961—),男,甘肅天水人,中共天水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黨建理論。舞臺中央,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習近平同志無比自豪地說,“現(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1]四是強國的38年,即從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到本世紀中葉,我們要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逐步變成現(xiàn)實。在已經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è)已經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今后的變化會越來越大,直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完全實現(xiàn)。2050年以后,我們還要繼續(xù)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要為中華民族更高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繼續(xù)奮斗。
中國共產黨人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慢慢征途上,披荊斬棘,用鮮血、汗水、淚水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獲,積累了許多重要經驗,其中包含著深刻的歷史啟示,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堅持。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歷史反復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擔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二是馬克思主義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指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三是中國道路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近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xù)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fā)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xiàn)實基礎。”[2]四是中國力量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和與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的大團結,這是我們黨克服各種困難、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的力量源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共同事業(yè),必須建立起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五是中國精神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它是凝心聚力的興國強國之魂,是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要物質上強大起來,又要精神上強大起來。如果沒有精神支撐,就等于沒有靈魂。擁有強大的中國精神,是黨和人民不斷取得勝利的獨特政治優(yōu)勢。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28年,我們黨領導人民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克服了重重困難,應對和戰(zhàn)勝了十分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如經歷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的考驗。經過3年艱苦卓絕斗爭獲得了新生,開創(chuàng)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的全新局面,迎來了土地革命戰(zhàn)爭的高潮。又如經歷了長征的考驗。1934年中央根據地由于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危害,中央根據地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戰(zhàn)勝了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再如經歷了抗戰(zhàn)的考驗。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推動了全民族抗戰(zhàn)從興起到相持,再到反攻并取得最后勝利。還有經歷了抗戰(zhàn)結束后全面內戰(zhàn)爆發(fā)的嚴峻考驗。在當時敵我力量對比十分懸殊的情況下,毛澤東同志告誡全黨吸取1927年面對突然襲擊毫無準備招致失敗的教訓,做好應付復雜局面的充分準備,提出“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更要有“對付非常的困難,對付非常的不利情況”的精神準備,經過三大戰(zhàn)役和渡江作戰(zhàn),加速了中國革命勝利進程。
新中國成立前后,有人認為,“共產黨在軍事上得了滿分,在政治上是八十分,在經濟上恐怕要得零分”。有人預言:“中共的勝利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3]。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我們黨領導人民經歷了更多的挑戰(zhàn)和考驗。如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內外形勢變化的嚴峻考驗。面對國內經濟困局和外部軍事威脅,黨領導人民肅清反革命殘余力量,進行抗美援朝,戰(zhàn)勝帝國主義的封鎖、破壞和武裝挑釁,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我們迅速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蕩滌舊社會的污泥濁水,完成全國土地改革,短短3年把國民經濟恢復到歷史最高水平。在此基礎上,完成三大改造,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大規(guī)模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建設新國家、新社會、新制度方面都取得了偉大勝利。又如經歷了應對1958年“大躍進”造成的困境的考驗;經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兩黨、兩國關系惡化的考驗;經歷了應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政治風波沖擊的考驗;經歷了應對1997年下半年亞洲金融危機沖擊和1998年嚴重洪澇災害的考驗;經歷了應對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的考驗;經歷了應對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的考驗;經歷了應對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和考驗;還有正在經歷中美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的考驗,2020年春節(jié)前后防治新冠疫情的挑戰(zhàn)和考驗。在應對上述挑戰(zhàn)和考驗過程中,提高了我們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為繼續(xù)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zhàn)積累了經驗。
當前和今后可能是中國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和風險不斷積累甚至集中出現(xiàn)的時期。既有來自國內經濟、政治、意識形態(tài)、社會風險以及自然界的風險,也有國際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風險。各種風險往往不是孤立出現(xiàn),很可能相互交織甚至形成綜合體。我們必須自覺做到未雨綢繆,從戰(zhàn)略和全局高度加以分析、預判、研判、解決,有效把控風險。如果發(fā)生了重大風險,不能有效應對和化解,國家安全就可能面臨重大威脅,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就可能被迫中斷。
不能忽視西方“三大陷阱”的預言和炒作。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xiàn)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tài)。所謂塔西佗陷阱,是指當政府不受歡迎時,好的政策和壞的政策同樣會得罪人民。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大國必然要挑戰(zhàn)現(xiàn)存大國,而現(xiàn)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zhàn)爭變得不可避免。對這些西方學者提出的研究觀點,我們不跟風、不炒作,但絕對不能忽視,應當持高度警惕和十分慎重的態(tài)度加以研判和應對。特別是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一些國家對我國的圍堵打壓日趨激烈,使我國的發(fā)展面臨諸多嚴峻挑戰(zhàn)和考驗,而且越是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將會越多。在和平與發(fā)展大背景下,當今世界格局和秩序正在深度調整,引發(fā)了各種矛盾和沖突,中國發(fā)展面臨諸多嚴峻挑戰(zhàn);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xù)增強,集中力量發(fā)展經濟的外部條件會發(fā)生深刻變化。一些國家同我國發(fā)展的摩擦上升,而那些不愿意看到中國發(fā)展的勢力對我國的戒備和防范心理加重,聯(lián)手對我國進行牽制和遏制。中國是周邊環(huán)境最為復雜的大國,與十個鄰國的領土領海爭端尚未解決。隨著中國快速發(fā)展,域外一些大國加緊卷入攪局,周邊大國不斷調整對華關系,中國打造穩(wěn)固周邊戰(zhàn)略依托的任務十分艱巨。如何在維護我國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中努力維護我國的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是我們需要把握和處理好的重大問題。面對世界風云波詭云譎,我國在和平崛起道路上的挑戰(zhàn)重重、風險不斷,每時每刻都在考驗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治理能力。
必須高度重視應對“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编囆∑酵局赋觯爸袊鰡栴},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绷暯酵緩娬{,“打鐵必須自身硬?!边@說明,我們黨一直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風險挑戰(zhàn)意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要求全黨“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4]。足見黨中央對其高度重視的程度。
在應對和化解“四大考驗”和“四種危險”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了重大進展。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言,“我們勇于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tài)明顯好轉,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tǒng)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fā)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盵5]同時,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進入了新時代。
行百里者半九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yè)正處在關鍵時期、關鍵階段,必須堅定政治定力,義無返顧、勇往直前。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6]這就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實現(xiàn)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正確路徑,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前進方向。其中,走中國道路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根本方向,是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政治原則,這條道路只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涉及到黨的根本性質、根本宗旨、根本原則、指導思想、理想信念、奮斗目標、政治路線、方針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問題,核心問題是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實行正確高效的領導,堅持探索創(chuàng)新走新路,不能倒退走老路,防止西化走邪路,避免折騰走彎路;弘揚中國精神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根本條件,是前進道路上必須具有的精神紐帶、精神支撐、精神狀態(tài),走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時代精神,以振奮全民族的精氣神,增強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始終保持昂揚的姿態(tài);凝聚中國力量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根本前提,是前進道路上克服各種困難、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的必然要求,走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全國各族人民必須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形成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
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統(tǒng)攬“四個偉大”,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是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的整體,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統(tǒng)攬“四個偉大”,必須以偉大斗爭做開路先鋒、以偉大夢想為目標、以偉大事業(yè)為主線、以偉大工程為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客觀要求全黨必須做到“兩個維護”,即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下決心解決一些層面上還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等問題;而要真正做到“兩個維護”,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對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提出的首要要求和起碼要求。如果離開了這一點,統(tǒng)攬“四個偉大”,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要大打折扣。為此,我們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的上述要求貫穿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始終,貫穿到宣傳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貫穿到教書育人、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所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全過程。只有我們真正做到了統(tǒng)攬“四個偉大”,我們就能夠走好中國道路,弘揚好中國精神,凝聚好中國力量,我們就能夠穩(wěn)步地向著民族復興的彼岸勝利前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責任擔當。勇于擔當責任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品格。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據民政和組織部門統(tǒng)計,從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犧牲的中共黨員,可以查到姓名的就有370多萬名。按照1萬天計算,平均每天有370名黨員獻出寶貴生命,他(她)們以鮮血和生命踐行了對祖國、人民和民族的英勇?lián)?。在新中國成立后的不同歷史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邱少云、黃繼光等,是保家衛(wèi)國的杰出代表;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李四光、華羅庚等,是報效祖國的杰出代表;雷鋒、王進喜、焦裕祿、時傳祥等,是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杰出代表;孔繁森、牛玉儒、楊善洲、黃大年、李保國、黃大發(fā)等,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員干部的杰出代表。他們都是敢于擔當責任的共產黨員,都是值得人們尊敬和學習的共產黨人。一部黨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擔當史。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大力弘揚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和擔當精神,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骨干力量、關鍵隊伍,必須成為全社會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表率。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頭腦,提高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應當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首要任務,在當前顯得更為重要。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歷來重視抓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學習,這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條成功經驗”[7]?!叭h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同過去相比,我們今天學習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這是由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決定的。”不加強學習,忽視學習,就跟不上新時代的步伐,就會落后于新時代,就會被新時代淘汰。
當前,我們的各項工作,正處在事業(yè)發(fā)展的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最需要有責任擔當的干部。事實上,在大事難事面前,也最能考驗干部。毛澤東同志說過,“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薄捌D苦的工作就像擔子,擺在我們面前,看我們敢不敢承擔?!盵8]習近平同志說過,“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薄拔覀儾皇菦]有掂量過,但認準了黨的宗旨使命,認準了人民期待。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敗分子,就必然會辜負黨、得罪人民。這就叫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我們要有這份使命擔當、這份毅然決然。”黨員領導干部都應當學習習近平同志的這種勇于擔當的革命精神,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肩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不推諉、不拖延、不畏難、不猶豫,不搞中庸、直面功過、有錯必改,以實際行動把本職工作做好,以實際行動體現(xiàn)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負責。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扣好人生的每一??圩?,必須從扣好第一??圩幼銎?。一切有志青年,都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必修課,在認真學習理解中增強“四個自信”。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三觀”,打牢為民族復興奉獻青春和終身奮斗的根基。要加強中國近現(xiàn)代史特別是黨史的學習,在對黨成立前后比較、新舊中國比較、改革開放前后比較、十八大前后比較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增強歷史自信,提高抵制民族虛無主義的能力。由此才能對自己必須承擔的歷史責任有擔當,充滿自信,矢志不移。
我們黨已經有自成立以來98年的歷史經驗,有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歷史經驗,有新中國成立以來70年的歷史經驗。青年、黨員干部、領導干部,都應該認真學習和堅持這些歷史經驗,力爭有所進步,有所提高。要奮斗就會有付出、有取舍、有犧牲。在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懈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而接續(xù)奮斗的歷程中,先后有大約2000萬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生命。毛澤東同志曾提醒全黨,“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讓我們每個活著的人想起他們就心里難過,難道我們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犧牲?還有什么錯誤不能拋棄嗎?”[9]一個人的生命只有和民族、人民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才會更有價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們共同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這樣的初心、使命、目標,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距離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