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懿
(四川省成都市天涯石小學逸景分校 四川成都 610000)
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學科的相互作用下,“STEM教育”成為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它既是一種教育理念,又是一種教學方法[1]??梢詫⒍喾N學科知識有機整合,讓學生通過資源的整合應用,在學習信息技術的同時,培養(yǎng)自身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自身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因此,本文解讀了STEM教育內涵,并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與STEM教學融合的有效實施策略。
STEM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四個英語單詞的縮寫,STEM教育是指將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學科有機融合,通過跨學科學習,使學生科學認知世界,學會運用技術與工程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通過數學思維構建各個知識關聯(lián),提高學生理解和消化信息技術知識的能力。
STEM教育理念是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教與學[2]。
為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提高信息教學的質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實施“項目學習法”,以項目為載體,促進學生發(fā)展。在確定學習項目的過程中,調動學生課堂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例如,教學“制作幻燈片”信息內容時,旨在引導學生會制作ppt,通過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設計圖片格式、路徑、設計動畫、切換等模塊,設計精美的動畫圖片。學習的時候,可以以“預防疫情,人人有責”為項目主題制作PPT,讓學生運用科學、健康的價值觀,結合社會發(fā)展、學校生活、實施政策等方面思考PPT課件文字內容,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工程美學內容,整體排版PPT,合理安排各個板塊,使PPT整體效果更加精美,然后利用數學統(tǒng)計和信息分析,在PPT課件中引導學生針對疫情期間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數據調查,豐富課件內容,促使PPT課件的制作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隨后,發(fā)布此次項目學習的要求和內容,讓學生依據項目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演示學生制作成果,從STEM教育理念出發(fā),讓學生圍繞各學科知識進行點評,在PPT制作欣賞、綜合評價的過程中,提高信息技術綜合學習能力。
在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在合作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滲透STEM教學。在明確合作內容的基礎上,實現(xiàn)有效分工,提高個人關注度,強化問題解決能力。例如,教學“建立網頁間的超級鏈接”信息內容,旨在引導學生了解網頁之間的鏈接,學會使用FrontPage制作網頁。教學時,可以“走進果園”為主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以組為單位,制作網頁內容,在制作走進果園網頁超級鏈接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后進生科學調差統(tǒng)計果園網頁中想要鏈接的水果名稱以及特性,讓中等生學習構思網頁所要運用的素材,以及各個鏈接的內容與先后順序,讓優(yōu)等生整體設計網頁所鏈接的圖片、文字、音樂,從藝術審美、工程設計方面整體分析網頁設計……通過有效分工和溝通交流,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在合作過程中,提高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在以往教學中,學生接觸的一直是“分科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分別鞏固各學科知識,但同時也加大了各學科之間的距離,學生出現(xiàn)了思維受限的現(xiàn)象。而STEM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落實STEM教學,是以跨學科知識融合為核心,以促進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科學探究為基礎的教學優(yōu)化。因此,為培養(yǎng)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有序問題,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專業(yè)知識。例如,在教學學習“Word中調整圖形”相關內容時,除了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設計精美圖形之外,還要融合數學教學中的旋轉、平移、對稱等學科知識,讓學生思考:,如果從數學角度思考和設計word圖形,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效果?再結合工程設計方面的幾何構圖、色系搭配等知識講解,利用成果前后對比圖,讓學生思考,精美圖片是經過哪些程序制成的?引導學生多角度設計圖形,開闊學習視野,培養(yǎng)科學探究素養(yǎng)。
STEM教育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又可以在跨學科知識融合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STEM教育理念的滲透,在多學科融合的同時,以STEM教學為載體,通過項目學習引導、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引導啟發(fā),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