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榮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仍然有一部分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微課教學方式應運而生,微課將教育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模式,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便于學生記憶,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1]。
語文是眾多學科中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微課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使用,能把課本中比較抽象的事物更加直觀地為學生展現(xiàn)出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階段,對于色彩鮮艷、形象直觀的事物會充滿非常強烈的學習欲望。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微課形象地為學生呈現(xiàn)課本中比較抽象的知識,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絕句》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搜集相關的景色圖片,并讓學生通過想象力,還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詩的意思,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微課教學模式有一個非常大的優(yōu)勢——可以打破時空限制,讓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有效分享。課本中的內容雖然非常豐富,但由于孩子們年齡比較小,生活經驗并不是非常豐富,所以對課本中的一些精彩內容并不是非常理解。再有就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能比較全面地為學生詳細講解課本中的精彩內容,而微課能有效彌補這些不足,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課本內容,還能有效節(jié)約課堂學習時間,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并掌握相關知識,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觀潮》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錢塘江漲潮的壯觀景色,教學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制作微課時可以搜集錢塘江漲潮的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漲潮時的壯觀氣勢,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心情,讓學生通過視頻的描述了解錢塘江,并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學以致用,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通過微課進行教學,能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及不足,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內容。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不但要實現(xiàn)基礎教學,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及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稍趥鹘y(tǒng)教學模式及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教師要科學運用微課,激發(fā)學生學習及思考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散發(fā)性思維,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2]。
例如,教學《趙州橋》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搜集有關趙州橋的圖片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學習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座橋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有效提升學生的散發(fā)思維,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課本中的知識,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有效地運用微課進行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且,微課教學模式還能有效為學生節(jié)省課堂學習時間,讓課堂更有效率,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思維能力,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