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學, 劉貫軍, 秦海麗
(1.河南農業(yè)大學 農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2;2.河南沃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河南 鄭州 450002)
黃淮海夏玉米生長季節(jié)雨熱同期,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夏玉米穗、粒發(fā)育期高溫天數(shù)較多,對玉米葉片光合作用和穗粒發(fā)育有較大影響,常造成減產甚至絕收。高溫熱害已逐漸成為黃淮海夏玉米的常發(fā)自然災害。因此,選育和推廣耐熱性較強的玉米品種,對減輕玉米高溫災損、實現(xiàn)豐產穩(wěn)產具有重要意義。金秋119是由河南沃豐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育成的耐熱性較強的玉米雜交種,2016年通過安徽省審定,2018年通過河南省引種備案。在2017、2018年黃淮海7—8月持續(xù)高溫條件下,金秋119均表現(xiàn)出很好的結實性和豐產性,達到參考文獻[3]中一級耐花期高溫標準,連續(xù)2 a平均單產均超過10 500 kg/hm2,可在高溫易發(fā)區(qū)推廣種植。
按照耐熱性強、產量高、品質優(yōu)、綜合抗性好的育種目標,選用國內耐熱性較強的優(yōu)良骨干自交系鄭58、昌7-2、Lx9801、掖3189和美國迪卡公司培育的高產、早熟、抗病品種迪卡656為基礎材料進行育種。
用迪卡656和掖3189雜交,F(xiàn)1代再與鄭58雜交后連續(xù)自交7代,選育出母本自交系Z635。Z635株型半緊湊,株高210 cm,穗位高55 cm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8片。雌雄協(xié)調,結實性好,出籽率高。果穗筒形、紅軸,穗長16.5 cm,穗粗4.7 cm,穗行數(shù)16行。籽粒半硬型,千粒質量263 g左右??勾蟆⑿“卟。菇z黑穗病、青枯病和玉米紋枯病,抗倒性好。
用昌7-2與Lx9801雜交,后代連續(xù)自交7代,選育出性狀穩(wěn)定的父本自交系ZH79。ZH79幼苗健壯,株型緊湊。株高172 cm,穗位高54 cm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9片。雄穗發(fā)達,雌雄協(xié)調,花粉量大。果穗筒形,穗長14.5 cm,穗粗4.7 cm,穗行數(shù)14行。籽粒馬齒型,橘黃色,千粒質量253 g左右??勾?、小斑病,抗絲黑穗病、青枯病和玉米紋枯病。將Z635與ZH79雜交,育成金秋119。
幼苗葉鞘紫色,苗期長勢較強,株型半緊湊,株高270~280 cm、穗位高97.5~110.5 cm。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形,穗長16.0~19.5 cm,穗粗4.9~5.2 cm,穗行數(shù)15.5行,行粒數(shù)32.0粒,出籽率87.0%,千粒質量317.0~356.0 g。籽粒馬齒型,黃粒,紅軸。全生育期100 d左右。以相對空稈率、結實率、百粒質量、穗長、穗粗為評價指標,鑒定金秋119為抗高溫熱害1級。經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鑒定中心(安徽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接種抗性鑒定,金秋119中抗小斑病、南方銹病、紋枯病、莖腐病。在2013—2014年連續(xù)2 a的區(qū)域試驗和2015年生產試驗中,產量分別達到8 494.5、9 132、8 727 kg/hm2,較對照品種分別增產12.82%、6.55%、10.39%,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
金秋119在黃淮海適宜種植區(qū),一般于6月上旬播種,最遲不宜超過6月15日。播種前應對前茬作物秸稈和根茬進行處理,小麥收獲時留茬高度不宜超過15 cm,麥稈應切碎(≤10 cm)并拋撒均勻,或用拾草機將麥稈打成捆移出田塊。種子要選用適宜的殺蟲劑和殺菌劑包衣或拌種,以防治苗期病蟲害。采用種、肥異位同播播種機播種,種肥宜選用含70%包膜尿素的緩控釋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28-6-12)。也可以不施種肥,于拔節(jié)期在行間一次性施入含50%包膜尿素的緩控釋氮磷鉀復合肥。播種后根據(jù)土壤墑情酌量澆蒙頭水,以確保早出苗、苗齊苗壯。根據(jù)土壤肥力、灌溉條件和氣候特征確定適宜留苗密度,中產田(產量9 000 kg/hm2左右)以60 000株/hm2為宜,高產田(產量12 000 kg/hm2左右)以67 500株/hm2為宜,灌溉條件差或干旱、大風倒伏等自然災害多發(fā)地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
在出苗后3~5片可見葉時,選擇晴日無風傍晚,用適宜除草劑行間均勻噴施除草,做到不重噴,不漏噴。密度較大或雨水較多長勢過旺地塊,可在拔節(jié)后至小喇叭口期(第9片葉展開時),選用適宜的植物生長延緩劑進行莖葉噴施防倒。
全生育期宜采用農業(yè)、物理(如黑光燈誘殺)、生物(如放赤眼蜂)和化學(如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相結合的方法防治玉米螟、黏蟲、草地貪夜蛾、棉鈴蟲、蚜蟲等害蟲。后期莖葉及穗部病害,可在大喇叭口至抽雄吐絲期噴施適宜殺菌劑進行提前預防,可顯著減輕病害程度。在拔節(jié)后至抽雄吐絲期及授粉后至灌漿末期干旱時要及時灌溉,以保證穗、粒正常生長發(fā)育,提高產量。雨水較多出現(xiàn)田間澇漬時,應及時排澇散墑。
金秋119應適時收獲,可以糧飼兼用。如作為青飼料,應于果穗中部籽粒乳線位置在1/2~2/3處、植株含水量在65%~75%時收獲;如機收果穗,應在果穗苞葉干枯松散、果穗中部籽粒乳線消失、基部黑層出現(xiàn)時收獲;如機收籽粒,應在果穗中部籽粒乳線消失、基部黑層出現(xiàn),籽粒含水量降至28%以下時收獲。收獲后的果穗和籽粒應及時晾曬或適溫烘干,待籽粒含水量降至14%以下時入倉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