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杰
(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甜水初級中學 甘肅慶陽 745713)
學生們的思想天馬行空,他們具備了許多成年人所沒有的創(chuàng)造力、思想力,他們對待歷史事件的看法是具有新意的。對待歷史事件的認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是基于每個人的知識結構、知識深度、性格愛好產生的.學生們對歷史知識越熟練,自身的價值觀、人生觀越完善,才能對歷史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
歷史學科中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對于歷史學習、評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們注重該品質的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樹立正確的品格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究其根本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對歷史的認識和學習歷史的過程狀態(tài),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核心素養(yǎng)放在歷史知識方面得到提高升華,創(chuàng)新性的展開歷史教育和課程活動。在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之前,學生們首先要熟練地掌握歷史事件、歷史內容,讓學生提高對歷史的興趣,主動地去了解歷史,提高學習速度。之后教師們就可以將課本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物、事件抽出進行重點講解,輔助學生形成對歷史事件的正確態(tài)度,進而在歷史事件中找尋任務的優(yōu)秀品格,鼓勵學生去學習創(chuàng)造。初中生們的各方面發(fā)展還并不成熟,對知識的學習并不認真,教師們可以結合當前他們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對他們灌輸歷史的趣味性,引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們大多數年紀較小,會因為周圍的環(huán)境分散注意力,這對學習是很不利的,因此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要特別注意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在課堂的前20 分鐘內盡可能地將重點內容講完。此外歷史包含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記憶時間、人物,如果學生死記硬背時間一長就會覺得厭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重復,塑造真實的學習情境,輔助學生記憶。最后,歷史教學也不能一成不變,需要教師們根據時代特色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積極地學習狀態(tài),塑造歷史核心素養(yǎng)。
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教師們如果想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首先就要明確教學目標。課本中的知識瑣碎繁雜,但是學生可以根據目標定位到其中的關鍵點,在將知識脈絡進行展開,就能形成對這一課的總體認識,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和記憶。此外,教學目標不單單是歷史知識還與現代社會相連接,其中的內容包含了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流程,知識的結構脈絡、塑造的任務品格、蘊含的精神情感,所以學生們可以在目標的指導下展開思考,探究知識的實用性,對原有的觀念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學習的成就感。
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無味的,教師們可以借助歷史故事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借助多種教學資料、視頻幫助學生們認識歷史。舉例來說,針對三國時期魏蜀吳的學習就可以借助小說《三國演義》,還有一些經典的影視作品輔助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們對課堂的注意力,為學生灌輸知識結構和知識內容。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在不斷地改革,新課程標準對現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主張課堂教育以學生為主,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讓學生自主探究歷史,發(fā)揮他們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具體過程可以參考以下方法:在《南方經濟的發(fā)展》這一課中,老師們布置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去了解南方經濟的進步并借助多種方式搜集詳細的資料,讓學生們對南方經濟發(fā)展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之后讓學生從收集到的資料中解答老師們遺留的問題,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讓每個小組的結論都借助多媒體進行展示,并進行無記名投票,找出其中最優(yōu)秀的作品。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結論進行完善總結,同時為學生們展示中國的地圖,找到南北方的分界線,為學生普及當時的社會背景,探究出南方經濟發(fā)展的原因。以上的環(huán)節(jié)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并且學生們也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作品,獲得了自豪感、成就感,在不斷的探索中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1-3]。
總而言之,歷史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身的品格,歷史核心素養(yǎng)影響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塑造,學生們在既定的條件下借助歷史看待現實。教師們通過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結合歷史教育的當前現狀,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修養(yǎng),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思想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