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翹灼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時代的發(fā)展,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是加快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文章主要闡述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的意義,并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方式、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國學經典;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在社會經濟與科技迅猛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質量不等的文化碎片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這對正處于學習黃金時期的小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國學經典是歷代文人墨客在歷史長河的滌蕩中留下的對世界問題的看法,將其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的意義
1. 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中國傳統(tǒng)經典啟蒙讀物,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百家姓》等國學讀本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等各個領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能夠讓學生感受其通俗精練的語言、流暢呼應的韻律、簡單深刻的道理。在學習過程中,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2.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輝煌燦爛、源遠流長。小學生正處于認識和了解世界的關鍵時期,渴求學習到文化知識。國學經典是歷史上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先輩用形象、精確的語言描述了人們在生活中值得思考的問題,對于生命、自我、理想和品德等多方面精心闡述,揭示深刻的認識世界的態(tài)度和方式、方法,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文素養(yǎng)。
3. 有助于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以倫理道德為本體的國學經典涵蓋了歷代祖先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并代代相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普及國學經典教育,能有效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陶冶和凈化學生的精神世界,整體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經典的策略
1. 注重入境式教學
國學經典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語言表達方式不同,雖然其語句和韻律便于朗讀和記憶,但是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入情入境地去理解和感悟經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發(fā)揮小學生愛表演、愛表達的特點,設計情景劇或分小組對吟,增加學習國學經典的趣味性,釋放小學生活潑、愛探索的天性,避免枯燥學習國學經典。
2. 重點培養(yǎng)誦讀的學習方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反復誦讀國學經典后,在吟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配合音韻的起伏變化,在抑揚頓挫中感受作品的意境。通過在課堂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訓練,體會作品中蘊含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在陶冶情操的同時凈化學生的心靈。
3. 配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
將國學的精華知識用音樂、視頻、音頻和動畫等方式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美感,更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讓學生明確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忽視。教師不僅要正視國學經典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同時還應該積極探索國學經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方法,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通過國學經典的優(yōu)秀文化知識豐富學生的文學底蘊,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人生方向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姜佳鑫,陳博,丁帥. 小學國學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 才智,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