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紅
(江蘇省如皋市第一中學 江蘇如皋 226500)
英語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科。許多學生在高考前復習英語知識時,存在著恐懼的心理,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復習質量。教師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來調整學生的心態(tài),使學生能夠帶著積極的心態(tài)復習英語知識,對學生的復習效果能夠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教師應當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高三英語復習階段,每一位學生都在拼命地學習,以追趕復習進度,爭取達到教師每堂課制定的復習目標,完成每日的英語復習。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制定的復習目標能夠幫助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復習,讓學生在復習階段取得更大的進步。然而,受英語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部分學生在復習時能夠輕易地達到復習目標,難以對自己的復習進行清晰的定位;另一部分學生則是無法完成復習目標,從而產生挫敗感,喪失學習信心。以上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學生復習的效率。對此,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復習時,為學生設立分層的復習目標,來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復習需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自信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學生復習效率的提高。[1]
例如,在復習《School life》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要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來制定不同的復習目標。針對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在制定目標時需要以基礎知識為主,要求學生完全掌握“attend,earn,respect,achieve”等詞匯、“mean to do”“mean that…”等詞組以及重點句型;對于學習水平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在制定目標時需要將知識進行少許的拓展延伸,如“mean to do”的用法,在填空時如何分別“mean to do”與“mean that…”等;而針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則要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單詞及詞組等進行造句,并能夠靈活地運用重點句型。通過開展這樣的分層復習,教師就能夠充分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復習需求,樹立起學生對復習的自信,同時在學生完成目標后督促他們繼續(xù)深入地復習,鞏固他們的復習成果,促進他們復習效率的提高。
教師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來引導學生進行高三階段的英語復習,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復習階段,需要重新學習以前學過的知識。這對于學生來說是較為枯燥的事,導致他們在復習過程中缺乏足夠的積極性。而培養(yǎng)起學生對于英語復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正是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復習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結合教學情境來進行復習,用教學情境來喚醒學生的記憶。教師將知識與情境相結合,就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復習,最終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例如,在復習《Tomorrow's world》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導入科幻世界“science fiction”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就能夠培養(yǎng)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復習之中,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感受到愉悅,從而進一步地調動學生進行復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在高三英語的復習階段,學生更多的是回顧自身所學的知識,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即找出自身存在的知識漏洞并及時地補上漏洞,進行鞏固性的復習,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運用積極心理學理論引導學生進行高三英語復習時,若是能夠運用微課來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點,那么就能夠讓學生的復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具體而言,微課使學生在復習時,能夠結合自身的知識薄弱點進行復習,使復習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微課教學能夠打破復習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僅需一部手機就能觀看復習內容,隨時隨地利用自身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復習,最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2]
例如,在復習《Fit for life》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進行微課的制作。教師在制作微課內容中,一方面要幫助學生記憶英文單詞與詞組,將“open up”“l(fā)ook around”“fillin”“splitup”等單詞與詞組在微課中以動畫的形式直觀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其意思并進行復習;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理解單詞及詞組在句式中的用法,如“wonder+if”等,讓學生針對自身的知識薄弱點進行復習,鞏固學生的復習成果。這樣的微課,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復習的信心,最終促進學生復習效率的提高。
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學生會十分認真、緊張地對待高三階段的英語復習。然而,過于緊張的心態(tài)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使學生的復習成效不盡人意。因此,教師需要去做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讓學生能夠克服對學習的恐懼、對高考的恐懼,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