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貞艷
(重慶市云陽縣南溪中學校 重慶云陽 404505)
語文是教育的基礎課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學科。引導型課堂構建,為學生創(chuàng)建自主型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潛在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果。如何構建引導型課堂,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困境,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基礎知識學習任務。課堂教育工作中,改變以灌輸教學為主的教育模式,結合學生自我學習需求,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進行教育工作。教學活動開始前,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教育的目的,明確每個文章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并根據(jù)學生語文基礎,設計學習任務,為學生課堂自主學習做好鋪墊,以此實現(xiàn)引導型課堂構建。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實施的過程,不要為學生設計過多的學習任務,應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將此作為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內(nèi)容,避免因為分散知識使學生產(chǎn)生消極學習情緒。
例如,學習《我有一個夢想》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學習任務:第一, 分析文章語言,了解更深層次的含義與作用[1]。第二,馬丁·路德·金是一個怎樣的人?他通過這篇演講詞想要表達自己內(nèi)心什么樣的情感,對此你有深刻看法?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激揚頓挫的情感朗讀文章,感受字里行間中作者表達出的情緒。當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后,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完成基礎知識學習。學生完成學習時,教師需要適當?shù)目刂茖W習進度,避免學生在同一個問題上糾結太久,浪費學習時間。當學生自主探究學習3分鐘左右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對民族自由、平等的認識。如,學生1:在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種族歧視的厭惡,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是平等的,渴望消除對黑人的歧視,使黑人與白人一樣,受到同等的待遇。學生2:我覺得馬丁·路德·金是一個非常崇尚自由、和平的人,他為黑人發(fā)聲,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立場,是一個非常勇敢和聰明的人。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可以了解其學習情況,能夠為后續(xù)引導教育工作開展提供更加針對性的建議,促使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形成。
情景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chǎn)生更加積極的學習動力,促使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教學活動中,注重情景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設,滿足學生語文學習需求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2]。這樣一來,不僅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效果,同時可以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學習語文知識。
以《哈姆雷特》為例,進行中這一內(nèi)容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戲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如哈姆雷特、恩格斯、克勞狄斯、喬特魯?shù)碌热宋?,并模仿教材中描述的?nèi)容,將整個故事以舞臺劇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當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結束后,則讓學生說出自己扮演角色的人物形象,分析哈姆雷特復仇的意義。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展示教學引導的作用,鼓勵學生深入探究,分析戲劇寫作方法與人物性格表達方式,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果,培養(yǎng)學生文學意識。
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物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將教材中的文字知識以立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創(chuàng)建歡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探索教材內(nèi)容與課本知識,以此獲取更多信息,完善自身知識結構。該方法的運用,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使學生在探索學習中語文學習能力與知識探究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促使學生個性發(fā)展。
合作學習,是構建引導型課堂的有效手段之一,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與探究學習能力培養(yǎng)起著促進作用。利用該方法進行教育工作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綜合情況,以人數(shù)相等、能力相似的方式平均分到每個小組,以此保證各個小組人數(shù)與能力的均衡,保證教學的公平性與合理性。確定分組后,則布置小組討論任務,由小組成員分工完成學習任務。當學生討論結束后,則組織小組成員與其他人分享學習經(jīng)驗,交流學習心得,并由教師補充,以此完成課本知識的學習[3]。該方法的運用,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與展示自我的平臺,促使班級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
例如,學習《林黛玉進賈府》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的方法進行教育工作,引導小組成員探究黛玉是一個怎樣的人,將教材中對該人物的描寫作為入手點,從多方面分析。當小組成員討論結束后,則由小組代表總結討論內(nèi)容,說出自己組是如何分析該人物特點,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的。通過該方法的運用,轉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優(yōu)化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差異,滿足學生語文學習需求,推動教育工作穩(wěn)定進行。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情景教學、合作學習與任務驅動的方式,構建引導型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學習平臺,使學生在學習中健康成長。新課程改革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逐漸提升,促使各種類型教學理念與手段的出現(xiàn)。實際教學中,結合新課改要求,創(chuàng)新教學,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