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英
(福建省上杭縣第三中學 福建上杭 364200)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在初中教學中,音樂課程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作為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流行音樂可以有效滲透到初中音樂課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音樂情境之中。它能對學生產(chǎn)生有效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流行音樂的重視,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一套有效的音樂教學模式。
在初中音樂課程中,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喜歡聽一些簡單的、容易理解的音樂,而且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對一些古典曲目或者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不高。很多學生對教材中所安排的音樂曲目都不太感興趣。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流行音樂進行教學,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熱情,引導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深入學習和討論。
在音樂教學中,教材上的音樂知識,主要是從我們的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中進行取材,很少選擇當今的流行音樂。音樂課程中各種抽象的旋律和節(jié)奏,更是給學生的學習理解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這些都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讓流行音樂走入初中音樂課堂,利用流行音樂淺顯易懂的特點,讓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理解音樂曲目。在初中學生的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各樣的流行音樂,也可以讓學生得到獨特的熏陶,從而理解其中的大意。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教學,就要加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利用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中,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學習和研究。這樣,學生可以在欣賞流行音樂的同時,感受其中的不同魅力,思考其中的音樂風格、旋律、歌詞等,從而提高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1]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初中音樂課程中關于《青春舞曲》這一首樂曲時,教師很容易就了解到這首歌的大概風格,主要是以歡愉作為主題。學生對于這一類民族歌曲的理論知識卻沒有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就可以將一些類似的流行音樂引入其中,如劉力揚的《崇拜你》或者后弦的《謝謝你的愛》。藉此,教師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熱情,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對流行音樂進行學習,從而讓學生充分把握《青春舞曲》的旋律精髓。
在如今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僅僅要求學生學習教材中的音樂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其他音樂知識的引導。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各種流行音樂,可以豐富音樂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鍛煉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拓寬學生的個人視野。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與外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促使學生音樂的欣賞能力不斷提高。教師還利用各種音樂對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引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初中音樂課程中《蓓蕾之歌》《飛來的花瓣》這兩首歌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聆聽之后,鼓勵學生深入體會歌曲中真摯的感情和對老師的熱愛之情。然后,教師再選擇一首《聽媽媽的話》,來讓學生自己傾聽,欣賞這首歌的韻味,從而與教材中闡述的知識相聯(lián)系,緩解學生學習的疲勞,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2]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個人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可以引導學生對音樂內(nèi)涵進行探究和體會,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思想情感,領會音樂中的各種深意。這能夠促使學生正確對待音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3]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初中音樂課程中《彎彎的月亮》這首歌時,教師可以選擇一首與其相近的音樂,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又如,王力宏的《落葉歸根》,教師通過組織學生獨立欣賞這首歌曲,讓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促使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引起學生的共鳴。
綜上所述,要讓流行音樂走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師就要加強對音樂教材進行分析,結(jié)合課程教學需要,合理選擇不同風格和類型的流行音樂進行教學。這樣能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鑒賞能力,促進音樂教學的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