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華
摘 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歷練。必須在國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毙W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GXI于145萬字。書是人類進步的搖籃,是人類永遠的朋友。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將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推波助瀾的巨大作用,有利于鞏固和擴大我們的課堂教學成果,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增長知識,也能提高學生口頭與書面的言語表達能力。
關(guān)鍵詞: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提供充足的書源
學生興趣是支持、推動其認識的巨大動力。指導學生閱讀,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濃厚的興趣,使他們愛讀書,想讀書,把讀書看成是一種享受。有很多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一定的興趣,但不很濃厚,他們還沒有達到不看看課外書好像就缺了點什么的地步,只是認為可看可不看。這種狀態(tài)下,閱讀的興趣還有很大程度是潛在的,需要我們?nèi)ダ猛獠康囊恍┮蛩厝ネ诰?。依?jù)學生的好勝、愛表現(xiàn)的性格特征,可以開展一系列有關(guān)讀課外書的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沒有書,讀書便成了一句空話。所以我們老師要想辦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為了有較多的課外書供學生閱讀,首先從班級開始,建立班級圖書角,發(fā)動學生將自己家中的藏書拿到班里來,完善各種借閱制度,學生互通有無,從而增加閱讀量,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其次,鼓勵學生到附近的圖書館辦借書證,空閑時間多往圖書館跑,結(jié)識一些外校的愛讀書的朋友,再從他們那里獲得一些書籍,互相交換手中的圖書,擴大書的流動性。再次,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向?qū)W校建議,多購進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書,每周定時向?qū)W生開放,讓整個校園都充滿濃濃的閱讀氛圍。
二、教給閱讀方法,有效地閱讀與吸收
很多學生有可貴的讀書精神,可是他們并不會讀書,不是他們不認識字,而是他們讀書只注重解故事情節(jié),不會去深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體味文章所蘊含的道理,學習作者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方法。因此,每一次推薦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拿到一本書,不能匆匆忙忙地瀏覽一遍就算讀了,瀏覽只是初級階段,初步了解這本書是否有可讀性。如果是一本自己認為價值較高的書,還應該進行再閱讀,這一遍的閱讀,就應該欣賞性地去讀了,邊讀邊回味,邊讀邊做記錄,邊讀邊欣賞。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我們要以鼓勵和引導為主,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收集和摘抄一些經(jīng)典語錄和佳詞妙句,繼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還可以讓學生領(lǐng)悟書中的一些表達方法,進行一些練筆訓練。
在指導學生讀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的時候,首先我讓學生整體瀏覽全書,讓學生對整本書的人物以及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我會讓學生再一篇一篇的精讀,讓他們在書上寫出每一個人物的特點,摘抄書中的好詞佳句,思考作者是怎么刻畫出一個個奇人的。第三步領(lǐng)悟?qū)懛?,運用遷移,運用這本書中學到的寫人方法去刻畫人物形象,如進行人物外貌素描,進行人物的動作描寫訓練,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某個特點等。如在品讀《刷子李》這篇文章的時候,先引導學生感悟作者對刷子李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細致刻畫,以及曹小三這個側(cè)面人物對刷子李的襯托,表現(xiàn)刷子李粉刷手技藝高超這個特點,學習作者用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方法刻畫人物的特點,于是我讓學生也用這個方法寫一寫班上同學的某個特點。還有書中對人物的外貌描寫,可以讓學生摘抄積累并感悟語言特色,進行人物外貌素描的小練筆。學生交上來的習作片段,讓我看到了他們從閱讀中汲取的養(yǎng)料,讓我看到了他們理解與表達的提升!
三、開展讀書交流,提升閱讀與表達
每個學期我們都會推薦與布置學生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如果在學生閱讀期間,我們定期在班上開展讀書交流會,這樣既可以檢測學生的閱讀情況,也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收獲。尤其是全班共讀一本書的時候,借助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開展,切實養(yǎng)成學生多維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開展整本書的閱讀,教師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可以進行有效地閱讀交流,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有效。每個學期我都會選擇一本好書,全班共讀,然后,定期進行讀書交流。
五年級下冊教材推薦閱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在權(quán)衡學生的閱讀與認知水平之后,我選擇了《西游記》這本書進行共讀。學生閱讀古典名著一開始有些困難,所以閱讀之前,我先布置學生看一看《西游記》這部電視劇,了解一些書中的人物與故事。再結(jié)合語文課第二單元的學習,了解閱讀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然后開始對整本書進行閱讀,這樣可以減少一些閱讀的難度。在閱讀的過程中,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活動。交流一:講述精彩故事。閱讀交流從故事開始,這是每個同學都感興趣的事。所以第一次交流我就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書中最喜歡的一個故事,講完以后還可以說說這個故事的精彩之處。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說明他能基本讀懂故事內(nèi)容。讀懂內(nèi)容,了解情節(jié),是古典名著閱讀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交流二:品析書中的人物。名著中除了精彩的故事給我們以深刻的印象,書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更是讓人難忘。《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性格鮮明,學生一定很喜歡,對書中的人物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看法。為了能有效地開展閱讀交流,我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摘抄一些自己喜歡的經(jīng)典片段,并寫出自己的賞析,對這個片段的人物特點進行分析;制作唐僧師徒四人的人物卡片,以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表現(xiàn)人物特點;完成習作? ? ? 《我心中的孫悟空(唐僧)》或《我心中的唐僧》,讓學生結(jié)合書中的一些故事寫出對人物的看法。在這樣的有效閱讀之后,進行閱讀交流,會讓學生對書的內(nèi)容以及書中的人物有更多的理解與認識。交流三:談啟示與收獲。如有的學生在讀完整本書后出自己的感悟:唐僧師徒克服八十一難,終成正果。在我們學習、生活的日子里,其實也是一樣,有晴天,也會有陰天雨天雪天。唐僧師徒四人的整個取經(jīng)道路就像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一樣,學習知識的過程,可能會較為乏味,但是每跨越過一個困難,就會距離成功更進一步。在每一次的讀書交流中,我欣喜地看到閱讀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內(nèi)涵,啟迪了他們的思想智慧,也提高了他們的言語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借助整本書閱讀的方式,切實養(yǎng)成學生的多維閱讀能力。展開閱讀實踐活動,在實際的整本書閱讀中,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章節(jié)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