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兒童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是一種EB病毒感染導致的,兒童時期多發(fā)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增生性疾病,近年來臨床發(fā)現,少數IM病例與其他病毒感染相關,如:巨細胞病毒(CMV)、支原體(MP)、弓形蟲、腺病毒(ADV)等。發(fā)病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小兒特別是學齡期 及學齡前期好感染[1]??辜毦委煙o效,可累及多個系統(tǒng),以發(fā)熱、皮疹、咽峽炎、扁桃體紅腫偽膜形成、肝脾淋巴結腫大、眼瞼水腫以及外周血淋巴細胞增加并出現異型淋巴細胞為其特征。此外還可累及心、肺、腎、腎上腺等重要臟器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等[2]。目前臨床上治療IM以抗病毒及對癥治療為主,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有:更昔洛韋、阿昔洛韋等[3]。芩翹口服液作為一種中藥制劑, 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同時能抑制流感病毒在小鼠體內繁殖,體外實驗對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等常見疾病中有良好的療效。本研究旨在于觀察芩翹口服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 月~ 2019 年6 月于山西省兒童醫(yī)院確診并治療的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患兒60例,平均年齡為(4.4±1.5 歲),其中,女28例,男32 例。臨床癥狀中,發(fā)熱55 例,咽峽炎41 例,淋巴結腫大35例,肝脾腫大23 例。按照臨床癥狀和性別將60例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性別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
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7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4]:至少具有下列癥狀中3 項: 發(fā)熱、咽炎、扁桃體炎、頸部淋巴結以及肝脾腫大;外周血中異型淋巴細胞占細胞總數>10%或總數>1.0×109/L;EB 病毒特異性抗體VCA-IgM 陽性。
1.3 方法
兩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退熱治療,肝功能心肌受損的予以保肝營養(yǎng)心肌治療。觀察組患兒接受更昔洛韋聯合芩翹口服液治療: 更昔洛韋針(麗科偉,規(guī)格50 mg /支,湖北科益制藥生產) 5 mg /kg ,用5%葡萄糖溶液1 mL:更昔洛韋1 mg稀釋,靜脈滴注,1次/12 h;芩翹口服液(沈陽飛龍藥業(yè)有限公司)5~10 mL/次,3 次/d。對照組患兒接受更昔洛韋治療:更昔洛韋針5 mg /kg ,用5%葡萄糖溶液1 mL:更昔洛韋1 mg稀釋,靜脈滴注,12 /次。兩組患兒均治療7~10 d。對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發(fā)熱時間,體征:咽峽炎緩解、淋巴結腫大縮小至正常時間、肝脾腫大回縮至正常時間差異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治療結束后,檢測兩組患兒血常規(guī),分別對白細胞計數、異型淋巴細胞比例、淋巴細胞比例差異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d
2.2 治療1周后兩組患兒血常規(guī)檢查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1周后兩組患兒血常規(guī)檢查分析
IM 多見于青少年和兒童,由于其癥狀體征多樣化并可累及多個系統(tǒng),且不典型病例在臨床上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因此給診斷治療帶來一定困難。目前公認的IM的發(fā)病系EB病毒感染導致,EB病毒經口腔感染后,通過破壞咽部上皮細胞,免疫細胞,一經感染EB 病毒將終身潛伏在B 淋巴細胞[5]。IM 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且預后良好。但近年來發(fā)現IM 可引起多系統(tǒng)臟器損害,急性期可發(fā)生心包炎、心肌炎、EB 病毒相關性嗜血細胞綜合征,重者可并發(fā)腦膜炎或周圍神經炎神經系統(tǒng),還可引起間質性肺炎、胃腸道出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以及脾破裂甚至可引起爆發(fā)性感染[6]。慢性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和白血病有關。
目前臨床治療IM中,西醫(yī)以抗病毒及對癥治療為主,但單純西醫(yī)治療對縮短病程、降低并發(fā)癥的產生率影響不大,而且還可能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如:骨髓抑制,肝功能異常等[7,8]。中醫(yī)認為,IM是熱內蘊于肺部,內傳營血,熱毒上行,則表現為咽峽炎,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毒熱外發(fā),則表現為斑疹等皮疹。芩翹口服液的主要成份是黃芩、連翹、荊芥、蜂房、野菊花、玄參、水牛角、大黃、皂角刺。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痛的功效。研究發(fā)現黃芩具有一定的清熱散熱功能;連翹性涼,具有抗菌、清熱解毒和消腫的功效;荊芥可增加汗腺分泌,具有解熱功能,且有一定的抑菌、鎮(zhèn)痛作用;蜂房,其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效[9-11];其他成份如野菊花、水牛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清熱、解毒作用。本研究發(fā)現,采用口服芩翹口服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IM,可以明顯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從臨床效果床分析,中成藥的清熱解毒功能協同西藥治療,臨床效果良好。同時,通過比較治療1周后的血清學白細胞計數、淋巴細胞比例、異型淋巴細胞比例等指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從安全角度分析,芩翹口服液輔助治療效果與單獨使用更昔洛韋一致,建議聯合使用。
綜上所述,芩翹口服液用于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輔助治療具有積極作用,可以提高療效,且芩翹口服液不良反應少,價格便宜服用方便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