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附屬許昌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易發(fā)人群為老年人群,隨著老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升高的趨勢[1]。目前臨床上在對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進行治療時,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方案,特別是對于溶栓治療和抗凝藥物的應用存在較大的爭議[2]。有資料報道稱,阿替普酶是一種血栓溶解藥,糖蛋白為其主要成分,其可對肺栓塞進行有效治療[3]。本研究選取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老年患者80例,探討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應用小劑量阿替普酶治療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2018年許昌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老年患者80例,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0~78歲,平均(68.3±3.8)歲,合并疾?。汗谛牟?例,糖尿病4例,高血壓5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5例,下肢靜脈疾病12例;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60~78歲,平均(68.7±3.6)歲,合并疾?。汗谛牟?例,糖尿病4例,高血壓6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6例,下肢靜脈疾病12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制定的肺血栓栓塞癥相關診斷標準[3];符合抗凝治療的指征;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機體存在其他嚴重臟器疾病的患者;精神異?;颊?;存在抗凝治療禁忌證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低分子肝素(上海林鑫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6845)進行治療,每次0.4 mL,以皮下注射方式給藥,每隔12 h用藥1次,同時為患者采用華法林鈉片(上海信誼九福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1022123)進行口服治療,每天3~5 mg,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治療4~5 d。當患者機體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為2.0~3.0時,則可停止應用華法林。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阿替普酶(勃林格殷格翰藥業(yè)公司,國藥準字F19986548)進行小劑量治療,采用50mg阿替普酶融入到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以靜脈泵進行靜脈泵入,泵入時間為2 h。兩組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a)動脈血氣指標:包括血氧分壓(PaO2)和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采集患者機體股動脈血液2 mL,應用血氣分析儀開展檢測;b)D-二聚體、肌鈣蛋白(cTnl)和腦鈉肽(BNP)水平,采集機體肘靜脈血5 mL進行檢測;c)右室直徑、肺動脈壓和三尖瓣反流差壓,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測。d)療效判定:臨床癥狀(呼吸疼痛、呼吸困難等)消失,通過開展螺旋CT肺動脈造影(CTPA)檢查顯示血栓基本消失,則為治愈;臨床癥狀改善,通過開展CTPA檢查顯示血栓部分消失,則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通過開展CTPA檢查顯示血栓未消失則為無效[4]。e)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7.0,用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及其他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血氣及其他指標比較
注:1)與治療前比較,P<0.05;2)與治療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右心功能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右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1)與治療前比較,P<0.05;2)與治療比較,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對照組發(fā)生血小板減少5例,牙齦出血3例,泌尿道出血2例,觀察組發(fā)生血小板減少5例,牙齦出血3例,泌尿道出血2例,心律失常2例,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臨床上在對肺栓塞開展治療時,抗凝治療的應用率較高,但大量臨床研究資料發(fā)現(xiàn),抗凝治療的開展雖能夠避免肺栓塞后再次出現(xiàn)血栓堵塞,但卻無法使患者機體的右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5]。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在抗凝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替普酶進行治療,結(jié)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更高,提示阿替普酶的應用可使肺栓塞的治療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開展抗凝治療。同時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血氣指標、D-二聚體水平更高,這可能與患者的右心功能改善有關。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當阿替普酶發(fā)揮功效后,機體肺部的血栓會在短時間內(nèi)被溶解,從而使患者機體發(fā)生堵塞的肺動脈再次疏通,恢復再灌注功能,從而使得機體的肺循環(huán)壓力得到有效降低,從而使機體右心負荷得以降低,使右心功能得到恢復,從而使患者機體的血流動力學能夠保持穩(wěn)定[6]。除此之外,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治療后右室直徑、肺動脈壓和三尖瓣反流差壓更低,提示阿替普酶的應用可使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這也是觀察組患者治療后BNP水平得以明顯降低的主要原因。
阿替普酶可與纖維蛋白發(fā)生選擇性結(jié)合,從而使得機體栓塞部分的纖溶酶原出現(xiàn)轉(zhuǎn)化,使其形成纖溶酶,由此發(fā)揮溶栓的效果。有學者通過開展實驗證實,阿替普酶可使血栓得以快速溶解,使機體的肺組織再灌注功能得到改善,從而使機體的右心功能不全得到有效恢復[7]。同時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提示小劑量阿替普酶的應用并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具備較高的應用安全性。主要是由于藥物的主要成分為糖蛋白,造成基本結(jié)構(gòu)為氨基酸,其可選擇性的激活纖溶酶原,因此不會產(chǎn)生應用鏈激酶時常見的出血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老年急性次大面積肺栓塞應用小劑量阿替普酶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可使患者的機體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