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連續(xù)梁橋交接墩偏移病害糾偏量控制研究

    2020-01-03 05:10:26崔相奎李國亮
    北方交通 2019年12期
    關鍵詞:墩底上坡墩頂

    崔相奎,李國亮

    (1.遼寧省交通建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沈陽市 110005; 2.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大連分院 大連市 116000)

    高速公路高墩大跨連續(xù)梁橋交接墩易出現不同程度向上坡方向偏移的病害,引起該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支座頂板安裝不水平,病害處理主要是采取梁板頂升糾偏、墩柱加固進行處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積累了一些經驗。那么,糾偏過程中糾偏量控制是病害處理的關鍵,以糾偏工程實踐為依托,通過推倒分析法,闡述了糾偏過程中糾偏量與墩柱受力關系,提出了糾偏量控制要求,以便為今后類似病害的處理提供經驗借鑒。

    1 基本假定

    為確定墩頂糾偏量與墩身內力的關系,對墩身進行推倒分析。即:在墩頂施加一水平力,隨著水平力的增加,墩頂位移逐步增大,墩底截面的內力逐步增大,墩底截面的應力、應變分布將逐步發(fā)生變化,直到結構傾覆,這一過程稱為推倒分析,通過推倒分析研究墩頂糾偏量與墩身受力狀態(tài)之間的關系。推倒分析假定墩身混凝土及鋼筋材料受力非線性如下:

    (1)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存在壓碎、拉裂兩種破壞行為。發(fā)生壓碎的部分不能繼續(xù)承擔壓力或拉力,發(fā)生拉裂的部分可以承擔壓力、但不能承擔拉力。箍筋對于混凝土的強度及應變有提高效應。

    (2)鋼筋材料:鋼筋具有較大的塑形,其應力應變曲線的平臺較長。

    圖1 循環(huán)荷載下的混凝土本構關系

    圖2 循環(huán)荷載下的鋼筋本構關系

    經計算,得到墩頂位移與墩底截面彎矩、墩身水平力~墩頂位移的曲線,如圖3、圖4所示。

    2 糾偏過程的受力分析

    糾偏施工總體上可分為3個階段,各階段的內力、墩頂位移如圖5、圖6所示,各特征點具體受力情況如下:

    A點。橋墩糾偏前的狀態(tài),墩頂受上坡向的支座卡緊力F1,此時墩底截面已經進入材料非線性。

    B點。千斤頂豎向頂升,上部結構與原支座脫離,支承在替換的四氟滑板上,橋墩彈性回復。A點至B點的位移d1為彈性回復位移。此狀態(tài),墩頂受上坡向的支座摩阻力F2。

    圖3 墩底截面彎矩~墩頂位移關系曲線

    圖4 墩身水平力~墩頂位移關系曲線

    圖5 糾偏過程特征點

    圖6 頂推過程中墩頂水平力示意

    C點。水平千斤頂首次頂升,向橋墩施加下坡向的頂推力F3。由B至C的曲線與橫坐標軸的交點為C′點。C′點的彎矩為0,可近似認為水平千斤頂的力F3等于支座摩阻力F2,即橋墩僅受豎向力作用。B點至C′點的位移d2為摩阻力效應,可通過計算確定。由C′向C點的過程,千斤頂的力向下坡側,摩阻力向上坡側,水平千斤頂的頂推力F3必須大于支座摩阻力F2,橋墩方能移動。墩底彎矩為上坡側受拉。B點至C′點的位移d2′可取0.5倍的d1。C點為首次頂推完成時的狀態(tài),橋墩有向上坡側回復的趨勢,但受支座摩阻力F4的阻礙,無法變形,除非之前的千斤頂頂推力F3大于2倍的支座摩阻力F2。

    D點。繼續(xù)頂推,由C至D的過程與由C′向C點的過程類似。該過程應分為多步進行。

    3 糾偏過程控制標準

    綜上所述,建議頂推的行程安排如表1:

    表1 糾偏行程及間隔

    表中:

    d1—豎向千斤頂頂升后橋墩自動回復的位移,可通過測量確定;

    d2—頂推過程中的支座摩阻力產生的墩頂位移,可通過計算確定。

    每一級加載后,應對結構進行外觀、位移、裂縫、應變觀測及測量,應對糾偏設備進行安全性檢查。“加載后間隔時間”為本級糾偏完成后,至下一級糾偏工作開始的間隔時間,該時間考慮了上述工作一般需要的時間。

    4 糾偏量確定原則

    4.1 滿足支座安裝的距離要求

    如圖7所示。按照如圖7支座固定于主梁上,滑動面設置在蓋梁頂面。隨著溫度的變化,上支座在滑動面上左右滑動。糾偏完成后,糾偏量應保證:

    D>L1+L2+Δ

    式中:D—糾偏量;

    L1—梁端至上支座內側的距離;

    L2—蓋梁邊緣至滑動面邊緣的距離,一般取10~20cm;

    Δ—支座安裝完成后,最大降溫時梁端縮短的距離。

    圖7 支座距離關系示意

    4.2 墩身“最小彎矩”原則

    如圖5所示,C′點對應的彎矩為0,此時盡管存在墩頂位移,但從受力上而言是最優(yōu)的。若C′點對應的狀態(tài)已滿足支座安裝的距離要求,可以C′點作為糾偏完成后狀態(tài),此時橋墩各鋼筋的應力應相等。若C′點對應的狀態(tài)尚不滿足支座安裝的距離要求,應進一步糾偏,此時墩身將出現反向的彎矩,從受力上講是糾偏過度,但從支座安裝角度來看是必須的,該種狀態(tài)糾偏完成后,應對墩身強度進行評估,必要時進行加固、補強處理。

    5 墩柱糾偏實例

    某高速大橋為11孔30m先簡支后連續(xù)預應力T梁結構,柱式橋墩,樁基礎,縱坡3.6%,主梁為C50預制T梁,墩柱直徑1.8m,墩身及蓋梁混凝土為C30;4、6號墩采用墩梁固結,5號墩頂設置多向活動支座。運營養(yǎng)護發(fā)現5號墩下坡側距地面0.4~3m高度范圍內出現多條橫向裂縫,長度0.8~1.5m,間距0.1~0.4m,裂縫寬度為0.15~0.3mm,墩柱蓋梁均向上坡方向傾斜,梁端偏離蓋梁中心線,最大偏移量280mm。采用頂推法進行糾偏處理,在梁底、支座墊石上安放鏡面不銹鋼板,不銹鋼板間放置四氟滑板,四氟滑板與鋼板間涂抹硅脂油,形成滑動面,實測摩擦系數0.03。經計算墩柱所受總荷載10687kN,支座滑動面摩擦力f=10687×0.03=320kN。糾偏時采用8個30t的水平同步千斤頂進行復位,每個千斤頂頂推力為40kN,滿足頂推需要。

    具體糾偏過程如下:滑動面形成后墩柱自動回復8.8cm。穩(wěn)定后進行第一級糾偏,糾偏量6cm,分6次完成,每次間歇3min,頂推力由10t增大至19t;1h后進行第二級,糾偏量4cm,分4次完成,間歇3min,頂推力由19t增大到26t;4h后進行第三級,糾偏量3cm,分6次完成,間歇3min,頂推力由26t增大到33t;2h后進行第四級,糾偏量2cm,分4次完成,間歇3min,頂推力由34t增大到37t;第四級頂推結束后,持荷12h后卸載,觀察1h墩柱無反彈后進行第五級,糾偏量2cm,分4次完成,間歇3min,頂推力由30t增大到37.8t,持荷5.5h后卸載,墩柱立即反彈2cm,然后穩(wěn)定,停止糾偏,實際糾偏量23.8cm,殘余4.2cm,滿足要求。

    6 糾偏過程注意事項

    (1)糾偏量以讓橋墩回復到豎直狀態(tài)為目的,如果墩柱竣工時有一定傾斜值,頂推卸載后,墩柱會有一定的回彈量,此時可認為墩柱傾斜度回復到竣工狀態(tài);如果正常頂推過程中推力突然變大,可認為糾偏量超過其竣工狀態(tài),應停止頂推,卸載后墩柱回彈穩(wěn)定后即為竣工狀態(tài)。

    (2)如墩柱豎直度仍不能滿足要求,可繼續(xù)頂推,頂推時應提高頂推、卸載的循環(huán)頻率,逐漸進行,以墩柱剛好出現復位反彈時為控制點,此時墩身將出現反向的彎矩,當墩柱回彈力等于摩阻力時,達到平衡,繼續(xù)頂推卸載后將回彈,該種狀態(tài)糾偏完成后,應對墩身強度進行評估,必要時進行加固、補強處理。

    (3)墩柱糾偏復位應分次逐級頂推,糾偏過程要以逐級糾偏量和頂推力進行雙重控制,避免過度糾偏現象的發(fā)生。

    猜你喜歡
    墩底上坡墩頂
    V形墩連續(xù)剛構橋設計參數研究
    價值工程(2023年33期)2023-12-13 01:26:00
    畫與理
    一步一步上坡
    做人與處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裝配式預制小箱梁下部結構墩柱計算
    鐵路連續(xù)梁橋墩底轉體施工技術研究
    小汽車爬上坡
    連續(xù)梁橋墩底自復位減隔震機理及參數優(yōu)化分析
    鐵道學報(2018年9期)2018-09-28 03:51:14
    重載運輸條件下橋墩橫向振幅的影響因素分析
    上坡下河
    墩底對頂施工V型剛構橋的支座和承臺設置
    武鸣县| 韶山市| 郑州市| 洮南市| 通河县| 二连浩特市| 平南县| 满城县| 东宁县| 阜宁县| 衡东县| 铜鼓县| 凤凰县| 晴隆县| 淮阳县| 阿巴嘎旗| 江阴市| 文安县| 台北市| 雷山县| 双峰县| 砚山县| 和平县| 丹巴县| 周宁县| 锡林浩特市| 梁平县| 怀宁县| 正宁县| 普宁市| 四会市| 炎陵县| 稻城县| 澳门| 彩票| 罗田县| 长沙县| 黎平县| 柞水县| 稷山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