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偉
(山東外貿職業(yè)學院 山東 青島 266100)
習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高職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高職教育不僅應注重專業(yè)技術能力培養(yǎng),也應注重思想素質和職業(yè)道德等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紅色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紅色文化更好地傳承發(fā)展,是高職在新形勢下面臨的重要課題。
紅色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承載著我國濃厚的歷史文化和深遠的革命傳統(tǒng)精神。紅色文化的內涵包括信念堅定、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刻苦精神;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等等[2]。
首先,紅色文化是高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精神來源,任課教師和輔導員要深入理解紅色文化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通過紅色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引導,有效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提高教育效果。其次,紅色文化有利于提升高職師生的政治覺悟和綜合素質。師生通過接受優(yōu)秀紅色文化的熏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培養(yǎng)堅定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崇高信念,發(fā)揚愛國情懷和艱苦奮斗的精神[3],提高廉潔自律意識等。
1.高職日益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近些年,高職院校開始探索各種有效方式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實踐活動中。例如江西泰豪動漫職業(yè)學院將紅色文化引入專業(yè)課程建設,把井岡山精神融入繪畫類課程教學,創(chuàng)作《井岡魂》漫畫讀本等[4]。又如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利用黃岡革命老區(qū)的紅色文化,把思想政治課程變成實踐課堂,開展“走一段長征路、體驗一次過草地、體驗一次過叢林、吃一碗長征飯、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唱一百首紅歌、寫一篇感想”的‘微長征’活動[5]。
在課堂之外,高職對紅色文化傳承發(fā)展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如我院定期組織黨員干部赴臨沂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在院系設立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部,以重要的革命紀念日和重大節(jié)慶日為契機開展各類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如“學雷鋒月”系列活動、組織學生赴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和嶗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等。
2.高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強
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思想是陽光向上、積極健康的,他們熱愛祖國,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他們普遍對紅色文化有著較高的認同感,他們認為紅色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1.學生自身對紅色文化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高職學生主要是“95后”,他們對艱苦奮斗等革命精神沒有直接的感受,對紅色文化的時代精神、革命斗志的理解比較片面,不能意識到紅色文化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在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90%的高職學生知道紅色文化,但對紅色文化的具體內容僅有70%的學生了解;學習紅色文化的渠道通過課堂的占60%;主動通過紅色影視劇、紅色歌曲感受紅色文化的比例為19%,筆者發(fā)現(xiàn)大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通過期末考試。
2.紅色文化教育內容不夠充實
高職有關紅色文化的課程設置比重少,通常體現(xiàn)在思政課或主題班會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概論》等。雖然教師對教學非常用心,但對紅色文化育人的重視程度不夠,紅色文化教育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融合有待提高。
高職缺乏系統(tǒng)的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開展的文藝活動主要是圍繞革命紀念日的活動,以紅色文化為題材的宣傳比較缺乏,校園網站和官方微信等宣傳陣地還未為紅色文化開辟專欄,宣傳不到位。
良好的高職紅色校園文化需要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育人環(huán)境,可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探索?!熬€下”可在新生軍訓期間,通過唱紅色經典歌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革命情懷,激發(fā)愛國熱情;開設紅色文化專題宣傳欄,展覽革命圖片和革命英雄事跡;開展紅歌進校園或邀請專家作紅色文化專題報告;利用學生社團在院系開展紅色文化知識競賽、誦讀紅色經典、演繹紅色經典小品等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同紅色文化;充分發(fā)揮學生黨支部的平臺作用,開展有意義的紅色文化學習活動,以紅色文化精神來規(guī)范和完善他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思想和行為?!熬€上”可借助院系微信公眾號推送紅色文化;在校園開設紅色文化專題網站等方式進行,結合院校所在地區(qū)的紅色資源,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網頁創(chuàng)意活動,將紅色文化網站建設成為集教育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臺[6]。
高職院校應增加紅色文化在思政課程中的比重,同時積極利用網絡技術,開設紅色精品課程[7]。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當下熱點以專題講座、影片播放、主題教育活動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此外,可組建一支專門從事紅色文化研究的教師團隊,不斷提升業(yè)務水平。
繼續(xù)開展紅色文化相關的社會實踐與服務活動,組織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做志愿服務;根據(jù)學院實際情況,結合當?shù)氐摹凹t色基因”,在特定時間組織學生參觀烈士紀念館、歷史博物館;還可利用假期組織學生開展紅色革命史實調研,通過“追紅色記憶、走紅色足跡、講紅色故事、悟紅色精神”,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
紅色文化中蘊涵著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入學習和領會其精神內涵可有效提高師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高職院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在學院形成濃厚的學習紅色文化的氛圍,對高職院校的健康發(fā)展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