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亞瓊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 公共基礎部,甘肅金昌 737100)
學前教育決定幼兒的啟蒙教育, 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學前教育,也有更多的青年才子選擇學前教育專業(yè)。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情況的報告[1]。 參會人員認為,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規(guī)??焖贁U大,普及水平穩(wěn)步提升,普惠程度不斷提高, 應進一步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且有質量地發(fā)展。 目前,許多高校響應政策的號召積極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 學前教育是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口語表達能力的好壞與否,將直接影響幼小的孩童。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近兩年相應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致力于提升西北邊疆地區(qū)的學前教育事業(yè),拓展了學院的院系規(guī)模,每年招收千余人以上的學生群體,為幼兒教育的發(fā)展保駕護航。由于甘肅東西橫長走向,學生各地方言特點不一,學習普通話的難度較大, 所以急需探索出一條適合實際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
該文探索的教學方法是, 以抓普通話水平測試為契機,以證促學,從而促進幼兒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具有多變性、 復合性、 即時性等特征,是衡量未來幼兒教師綜合素質和職場能力的重要依據(jù)。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 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固然重要,但這還需要說好普通話,掌握一套切實可靠的口語表達技巧, 具備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普通話水平測試(簡稱PSC)[2],是我國為加快民族共同語的普及和提高而設立的一項語言測試制度,以口試的方式進行,涉及單音節(jié)字詞100 個,雙音節(jié)字詞50 個, 朗讀短文和命題說話3 min4 個考試內容。 考試分數(shù)分為三級六等, 具體為一級甲等(97~100 分), 一級乙等 (92~96.99 分), 二級甲等(87~91.99 分),二級乙等(80~86.99 分),三級甲等(70~79.99 分),三級乙等(60~60.99 分)。 各行業(yè)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等級要求不同,要求規(guī)定“中小學及幼兒園、校外教育單位的教師,普通話水平不低于二級,其中語文教師不低于二級甲等”,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要求達到二級甲等的水平,才可以取得教師資格證。
在近兩年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過關率不高,僅僅為23%,學生普遍壓力增大,比較焦慮,而教師同樣面臨壓力局勢。
在明確等級的情況下,“以證促學”是最為直接,也最見效的方式,讓廣大學子重視起來,在不間斷的訓練學習過程中突破自我,獲得進步。
“以證促學”并非一個單純的過程[3],其本身還蘊含著“以證促教”和“以證促考”。目前就業(yè)壓力增大,高職院校的學生選擇技能的學習, 就是為了日后通過一技之長來立足社會, 各種各樣的從業(yè)證書是其畢業(yè)時能力的最好佐證。但近兩年,因為各個學院的擴招,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更加薄弱,考證難,難考證也是面臨的現(xiàn)實。為此,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來支持和鼓勵學生考取技能證書。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加大考點建設力度,努力完善設施設備,健全規(guī)章制度,設立標準化考場,全力以赴配合甘肅省、金昌市的考點建設和考試工作。致力于打造環(huán)境優(yōu)越,考生滿意的考試考點,順利完成每一次的技能考試的任務。考點設進校園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便利,讓學生可以足不出戶完成技能的考核, 更方便服務于學生技能證書的考取。
“以證促學”鼓勵所有的學生考取該專業(yè)和其他感興趣專業(yè)的技能證書,對取得相應證書的學生,采取鼓勵政策,學生的年終綜合測評成績加分明顯,并直接掛鉤于學生的助學金和獎學金的評定。 以此形成良好的循環(huán),學生考試積極,通過率增強,又獲得個人的評優(yōu)評先。
“以證促學”還能起到“以證促教”的目的。 學院教務處在評定教師業(yè)績時, 以學生技能考試的通過率作為一定的參考標準。在學生臨近技能考試時間,專門安排集中課程及模擬考場,教師加強訓練,以助學生順利通過考試。
普通話訓練是一個繁雜而系統(tǒng)的工程, 除進行普通話基本知識學習外, 訓練技巧和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在普通學習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語言表達都是呈上升趨勢, 只有我們采取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才會事半功倍。在筆者實際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普通話學習和其他語種的學習有著相似之處,皆為一種工具性語言的學習。只有把握漢語普通話的發(fā)音方法和規(guī)律,再對照自身的方言特點,發(fā)音缺陷和發(fā)音規(guī)律,循環(huán)往復進行訓練,定能突破自身的方言定勢。例如,金昌方言零聲母音節(jié)開頭摩擦較明顯,例如,ɑnɡ、ɑi 等音節(jié)開頭有一個摩擦音[γ]。以u 起頭的部分音節(jié)前面有一個濁擦音[ν],例“物”“我”讀[v?]音。以i、ü 起頭的部分音節(jié)開頭摩擦也較明顯。 而在韻母方面,都沒有前鼻韻母,普通話的前鼻韻母在本地方言里讀音有3 種情況。
第一種:普通話的iɑn [i?n]讀[i?i]或[iei];üɑn[y?n]讀[y?i]或[ye i]。
第二種:普通話的ɑn[an]、uɑn[uan]分別歸入復韻母ɑi[ai ]、u ɑi[uai]。
第三種:普通話的en[?n]、in[in]、uen[u?n]、ün[yn]又分別歸入后鼻韻母enɡ [??]、inɡ [i?]、uenɡ[u??]、ionɡ[y?],但多發(fā)成鼻化音,發(fā)音部位也偏前一些。
其次,找到普通話和方言發(fā)音的對照規(guī)律,這樣可以減少記憶,可對方言的發(fā)音進行有效地糾正,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天水地區(qū)方言中,n 和l 的區(qū)分,學生的學習主要通過詞匯進行記憶和劃分。
制定個性化方案, 是課前對學生所使用的方言進行調查。在進行授課之前,對所有學生的學籍信息進行登記,初步了解學生的發(fā)音概況。在實際進行的課程中,采用1 課時的時間,選取一個話題或一個自我介紹讓學生逐一進行說話, 教師迅速結合花名冊進行記載,對學生形成個人語音信息檔案。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 結合語音檔案進行突破訓練, 重點訓練。同時將學生個人語音信息檔案,及時反饋給學生個人,讓其也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達到教與學的雙管齊下,讓學生的語音面貌更加規(guī)范。
比如,天水地區(qū)主要突破“n”和“l(fā)”的區(qū)分,張掖和武威地區(qū)主要突破前后鼻音的區(qū)分。
又比如,針對金昌方言,針對學生個體對金昌方言中存在的語法特點和特殊句式進行歸類整理。 比如,常見的喀(音[kA])尾,如看喀、問喀、嘗喀;X+不兮兮,如紅不兮兮、酸不兮兮等;X+死也火,如重死也火(形容重),氣死也火(形容生氣),掙死也火(形容累)均表示程度較深。
句式方面,金昌方言最典型的省略句是,談話雙方在談到自已或對方的父母時, 稱謂詞前面不加代詞“你”或“我”,這一點和普通話差別較大。例如,“媽媽好著啊坶? ”意思是“你媽媽好嗎?”
學生學習普通話的目的性是明確的, 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要取得教師資格證就必須擁有二級甲等以上的證書。 學習之初,學生興趣濃厚,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提升不明顯時, 學生就會出現(xiàn)熱情不高的情況。為學生能夠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必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首先,在教學中,要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4]。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學生會膩煩或興趣不高。所以可嘗試進行繞口令訓練,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比賽。在講解理論的過程中,可進行中英文的對比教學,明確漢字,漢語語音,漢語音調等的特別之處,提升學生的民族自信心,也有助于漢語普通話的學習。
其次,語音教學可結合APP 和線上的一些語音材料進行訓練,詩歌朗誦以及演講視頻的播放,讓學生身臨其境明確語言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分組完成對一些電視電影經(jīng)典片段的配音, 既滿足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又豐富了課堂教學,提升了漢語普通話的學習。 同時,模仿朗誦名家的經(jīng)典誦讀,主要注意名家誦讀時語音的標準發(fā)音,進而進行逐字逐句的模仿,既能加強普通的訓練,也能夠提升美文的閱讀量,達到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
最后,普通話講究字正腔圓,吐字清晰連貫,可讓學生模仿專業(yè)普通話播音員的語音技巧, 結合幼教專業(yè)的唱歌的發(fā)聲訓練, 也有助于讓學生提升普通話水平。
學習普通話的發(fā)音, 不是一味地學習發(fā)準某個字、 某個詞或某段話的音, 而是為了使用比較標準的、流利的普通話語音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流[5]。 普通話語感, 就是對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音變、語調、詞匯和語法的正確感受和應用。這點在和學習外語的方面有異曲同工之處。
3.4.1 提升學生的聽辨能力
學生要做到準確發(fā)音, 前提必須要有一雙敏銳的耳朵,他能夠清晰準確的判斷一個發(fā)音是否準確,只有在聽清楚,聽正確的基礎上,才能夠進行準確規(guī)范的語音訓練[6]。 聽音訓練可通過讀音、播放語音材料或發(fā)音的錄音,來分辨發(fā)音的正誤,通過反復訓練即可。學生模仿名人朗誦或進行話劇表演等,都是非常好的方法。學生在一字一句地反復聽練之后,達到耳朵的敏銳。
在平時的學習中,把學生分小組進行,每組選派以為普通話相對好的學生做組長,課下訓練時,彼此互相監(jiān)督,聽取對方的語音,為對方糾錯,正音。從而達到以點帶面,各個擊破的目標原則。
3.4.2 將普通話口語訓練融入學生文體活動
普通話口語的訓練是連貫的,連續(xù)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整個學習期間只要不間斷學習,都會達到突破自我,實現(xiàn)目標的要求。 為此,學院要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將普通話口語訓練融入每場健康有益的文娛活動中。演講、辯論、知識問答、詩歌朗誦會等活動,給廣大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共享、共贏、共融的學習和發(fā)展環(huán)境。
另外,還要善于拓寬活動渠道,通過這類文藝活動,增強學生的普通話意識,使普通話訓練演變?yōu)閷W生日常的行為習慣, 并對活動中學生的口語表達進行悉心指導和專業(yè)評估,使口語表達“永遠在路上”。
教師可將學生以3~5 人為單位劃分成若干訓練小組[7],選出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組長,除課堂學習外,課余時間也充分利用起來。 訓練小組可以到學校僻靜或空曠的地方集體練習, 讓學生在室外開闊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敏捷、新穎、獨特、創(chuàng)新型思維,充分保持學生的自尊心, 使每個學生通過參與小組中普通話口語的訓練實踐, 感悟到自己在小組乃至班級中的作用和價值, 體會到努力訓練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獲,這樣一來,學生會慢慢克服說普通話的害羞恐懼心理,提升自我信心,做到敢說、敢練、敢比的良好狀態(tài)。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僅提升了學生普通話水平,連同口語表達等各方面能力都必然會更上一層樓。
普通話水平測試為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認清自我,提升自我口語水平的一個良好時機,在經(jīng)過強有力的訓練后能夠迅速適應幼兒教師這一崗位,對未來的師資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進行這一系列“以證促學”的學習過程中,同樣也要注意教師隊伍的建設。 對所有普通話課教師進行培訓,并參與更高等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同時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以此來提高整個教師團隊的業(yè)務水準。如果有了好的“培訓專家”精準把握,策略性的訓練,那么整個幼兒教師的口語水平將更加高效,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