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蕓
(北京理工大學(xué) 北京 100081)
學(xué)界較早對水陸壁畫分布情況進(jìn)行整理的是黃河先生,他在文章中指出,山西境內(nèi)明朝時期水陸壁畫主要分布在洪洞縣城的廣勝上寺、靈石縣城的資壽寺、陽高縣城的云林寺、繁峙縣城的公主寺、渾源縣城的永安寺[1]。但戴曉云在《水陸畫研究述評和前景展望》中提到了洪洞廣勝寺沒有水陸壁畫,而是其他宗教題材的繪畫[2]。鑒于學(xué)界對水陸畫的判定尚有爭議,筆者對山西境內(nèi)部分寺廟壁畫參照《天地冥陽水陸儀文校點》(后簡稱儀文校點)進(jìn)行分析,并基于現(xiàn)有田野調(diào)查結(jié)果進(jìn)行甄別[3]。
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xiàn)對云林寺田野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可知[4],由西向東看云林寺,北壁繪制正位神祇,包括佛、菩薩、明王、羅漢。上層是四藏王等兩組菩薩,西方阿彌陀佛、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等十組佛;中層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十組菩薩,大阿羅漢等兩組羅漢,剩余一組無榜題;下層是馬首明王、大不動尊明王、甘露軍咤力明王等十大明王。
東壁上層繪有大阿羅、漢天龍八部圣眾兩組正位神祇,無色界四空天眾、欲界六欲天主、三臺華蓋星、天地水三官大帝等11組天仙,主水主火主晝主夜、矩畔拏王眾兩組下界神祇,往古帝王王子眾、往古忠臣良將等三組往古人倫。東壁中層繪有大阿羅漢、大阿羅漢、乾達(dá)婆阿侑羅眾三組正位神祇,色界三禪九天眾、忉利帝釋天主、南斗老人六司星君等九組天仙,大羅剎女眾、藥叉神眾、訶利帝母眾三組下界神祇,往古妃后婇女眾、儒流釋道尼女冠等三組往古人倫。東壁下層繪有大阿羅漢為正位神祇,江河井泉四龍王為下界神祇,四大天王、北斗九皇星君等五組天仙,天曹諸司判官眾為冥界神祇,文勛官僚眾、往古九流百家、水居飛空三組往古人倫。
西壁上層繪有起教阿難尊者等六組孤魂,金銀銅鐵四輪王眾未找到,變成冥殿十王,四濱四海龍王眾、西岳金天順圣帝、后土圣母等八組下界神祇。西壁中層繪有身殂道路客死他鄉(xiāng)、饑荒殍餓疾病纏綿等四組孤魂,牛頭馬面官曹阿傍、地府六曹判官、地府三司都判官三組冥界神祇,陰官奏書歸忌九坎伏兵力士等十組下界神祇,其中監(jiān)牢地神菩提樹神金剛座神未找到。西壁下層繪有地居傍生六道、五道監(jiān)齋善惡二部等四組為冥界神祇,金神飛廉上朔日畜神、主苗主稼主病主藥神眾、五方龍王神眾等五組下界神祇。
筆者曾親自考察過永安禪寺壁畫,并購置殿內(nèi)壁畫圖冊。傳法正宗殿北壁繪制神祇為無能勝明王、穢跡明王、步擲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笑明王、不動明王、閻曼德伽明王、降三世明王、馬頭明王和大輪明王共十大明王,對照儀文校點可知北壁是正位神祇。
東壁上層繪有無色界四空天眾,色界禪天眾,南方增長天王等十七組神祇,與儀文校點中天仙對應(yīng)。中層天馬天鵝雙女獅子巨蟹宮神,陰陽金牛白羊雙魚寶瓶摩羯宮神,寅卯辰巳午未元辰眾等十四組天仙,六曹府君眾等三組冥界神祇。下層繪制羅剎女眾、曠野大將軍、大夜叉眾等六組下界神祇,往古帝王一切王子眾,往古妃后宮嬪婇女眾等十一組往古人倫。
西壁上層繪有虛空藏菩薩為正位神祇,另有五湖百川諸龍神眾、北海龍王眾、中岳中天崇圣帝等十五組下界神祇。中層繪制有轉(zhuǎn)輪大王、秦廣大王等冥殿十王為冥界神祇,地藏王菩薩為正位神祇,以及護(hù)國護(hù)民城隍廟社土地神祇眾等五組下界神祇。下層啟教大士面然鬼王等十一組均可與《召請孤魂儀》對應(yīng),孤魂地獄、近邊地獄、八熱地獄等四組與《破有相無間地獄儀》對應(yīng)。慈善二部牛頭阿傍諸官曹眾與冥界神祇對應(yīng)。
南壁也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繪制有火星真君、羅睺星君等四組天仙,順濟龍王、三元水府大帝等五組下界神祇。中層繪有年月日時四直使者為天仙,大威德菩薩、阿修羅眾、大羅剎眾三組下界神祇,地府五道將軍、地府都市判官等四組冥界神祇。下層繪有往古儒流賢士眾等四組往古人倫,六道輪回生中有情眾等三組孤魂。
通過研讀公主寺的文獻(xiàn),得知東梢間近門框處有部分殘缺,一層右邊最后一組缺失部分人物或榜題,南壁西梢間畫面保存較完整其中有部分漫漶但依稀可見[5]。
南壁第一層繪有火焚屋宇傷殘鬼眾、水火湮沒兵士鬼眾等六組孤魂。第二層繪有八寒八熱哀殘眾、獸咬蟲傷樹折巖存眾等七組孤魂,往古陣亡一切、往古儒流眾等三組往古人倫。第三層繪有引路王菩薩、往古帝王龍子龍孫眾、九流百家諸士一切眾、往古真列(烈)女眾、往古孝子賢孫眾等八組往古人倫,大阿難尊者程有福、面然鬼王兩組孤魂;第四層繪有太歲大煞黃幡宅龍日游一切神祇眾信士王素、奏書九坎伏兵金神土符大禍一切神祇眾等五組下界神祇,往古忠臣烈使眾信士男善人一組往古人倫。其中筆者發(fā)現(xiàn)“山水樹花一切精眾”,可對應(yīng)《召請下界儀》中“一心奉請,主風(fēng)主雨……主水主火,主地主空,主山林木植之君?!?/p>
北壁神祇繪有甘露軍吒利明王阿彌陀佛、大力明王釋迦牟尼佛、南無彌勒佛三尊佛,馬首明王觀世音菩薩等八尊菩薩,均予儀文正位神祇對應(yīng)。
東壁神祇榜題相對較清晰,繪有盧舍那佛、舍利佛、文殊菩薩信士李釗、十八羅漢、十地菩薩、天藏菩薩等十五組正位神祇。天仙神眾、月宮天子信士李璽張氏男李記先、三靈侯圣眾等十七組天仙。五湖龍王、西岳北岳一切神祇眾等十一組下界神祇。五玟使者為冥界神祇。
西壁神祇繪有南無彌勒佛、舍利佛、金剛座神眾、等十三組對應(yīng)為正位神祇。九曜星君、天蓬元帥玄天上帝、十二相屬神祇眾、北斗星君眾等十五組天仙。威德自在菩薩、清源妙道真君城隍五道等六組下界神祇;十八典獄眾、十殿慈王眾、閻羅王天子等七組冥界神祇。另外兩組神祇題記被毀。
結(jié)合研究論文,筆者了解到廣勝寺水神廟壁畫繪制內(nèi)容張貼在前廊板門外兩邊,兩邊分別繪著一幅門神畫[6]。西壁繪制有祈雨圖、敕修興唐寺圖、對弈圖、捶丸圖;東壁繪有龍王行雨圖、庭園梳妝圖、賣魚圖、古廣勝寺上寺圖;北壁繪有司寶圖、司食圖;南壁繪有玉淵亭圖、太宗千里行徑圖、雜劇圖,壁畫內(nèi)容均無法與水陸儀文祈請神祇對應(yīng)。事實上已經(jīng)有研究表明廣勝寺壁畫繪制水神廟壁畫主要是為了祈雨、降雨,其次是歷史故事和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寫實場景和實況記錄,對研究元代雜劇表演有很大價值,但寺內(nèi)壁畫不是水陸畫。廣上寺彌陀殿東壁有殘留諸仙赴會圖,其他壁畫過于殘破暫無田野調(diào)查結(jié)果,尚需考證。
目前可知:云林寺、永安寺與公主寺壁畫繪制神祇與《天地冥陽水陸儀文》均可對應(yīng),包括正位神祇、天仙、下界神祇、冥殿神祇、往古人倫、孤魂諸靈六大類,有儀文可循,屬于水陸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