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浩
每次見到李庾南老師,我總是會想起《論語》中的一段話:“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李老師常常忘了自己的年齡,在深愛的三尺講臺上、萬千學生前,“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63 年一以貫之。63 年,她“芳心”不易,只在一所學?!贤ㄊ袉⑿阒袑W;63 年,她初心不渝,只有一個身份——擔任班主任的數(shù)學教師;63 年,她癡心不移,只做一件事情——教書育人。63 年,李老師躬耕教育園地,不斷深入,螺旋上升,成果斐然,幾乎擁有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所能獲得的所有榮譽,卻馳而不息,淡泊向遠??v觀李老師60 余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她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wù),教書不忘育人,育人貫穿教書。教書和育人,在李老師身上熔鑄整合,圓融統(tǒng)一,并呈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特點。
有一次與李老師談及“榜樣育人”的問題,我問李老師年輕時有哪些榜樣,她脫口而出三個名字:劉胡蘭、保爾·柯察金、孫術(shù)(李老師從教之初時的書記、校長)。李老師說,年輕時戰(zhàn)天斗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感覺自己就應(yīng)當像劉胡蘭那樣,做一個報效國家的女英雄;后來對人生該如何度過有了自己的思考,所以特別認同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名言:“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倍斈甑睦蠒洝⒗闲iL孫術(shù),以校為家、為國辦校,又對自己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方式產(chǎn)生了深深的影響。價值崇高有理想,貢獻國家不虛度,成了李老師一生的精神底色。
李老師出生在救亡圖存的戰(zhàn)爭時期,成長于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火紅年代,社會的巨大變革讓她對祖國的繁榮富強充滿熱切的期盼,并熔鑄成“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她懷著對祖國無限的赤誠和對教育、對學生無盡的熱愛,走上講臺,把對祖國的愛當作好老師的第一素養(yǎng),自我涵育,堅定理想信念,不僅教好數(shù)學學科,更尋求各種有效途徑,致力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dǎo)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在班級育人實踐中,李老師堅定踐行育人先育德,首要的是育精神,樹理想,千方百計引導(dǎo)學生養(yǎng)成“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精神和自覺,有愛黨、愛國、愛人民、愛人類的博大情懷,有為實現(xiàn)美麗的“中國夢”而奮斗的責任擔當。無論是工作之初的“嚴格管理”,還是改革開放之后伴隨著“自學·議論·引導(dǎo)”教學探索而形成的“自學、自理、自治、自律”,抑或是之后的發(fā)展學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以及最新提煉的“自育·互惠·立范”的帶班(育人)主張,無不體現(xiàn)出她對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shè)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清醒認知、自覺踐行,也折射出她對教書育人工作職責的深刻理解,對每一位學生成長負責、對民族未來負責的拳拳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 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時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教育引導(dǎo)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李老師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深刻體悟,催生了她的教育大愛,給予她教書育人的不竭動力。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努力用真情化作善導(dǎo),用厚愛培塑新人,既為學生遮風擋雨,“用愛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滋潤學生的心田,讓每個學生都能樹立起自尊、自信,健康成長,體驗幸?!保肿寣W生得到必要歷練,“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李老師說:“一個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有所貢獻,一個教師的價值在于點亮和喚醒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成就學生,也成就自己。”她對祖國的熱愛、對事業(yè)的追求、對人生的理解,都深深地融入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之中。學生們說:“李老師的精神激勵著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懈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薄袄罾蠋煹木癜殡S著我在異國他鄉(xiāng),煥發(fā)中國人的智慧和尊嚴。”60 余年來,李老師以高尚人格、執(zhí)著追求和努力修為,把自己“煉成”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發(fā)展的指導(dǎo)者與引路人。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shù)。在60 余年班主任工作歷程中,李庾南老師在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以及協(xié)同育人等方面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構(gòu)建起“班級育人”的理念框架和操作體系。
李老師以其自身的典范意義濡染學生心靈。從做班主任第一天起,她就立下誓言:“以自己不懈追求、奮力拼搏、不斷超越、敢為人先的精神影響和教育學生;當學生畢業(yè)之后,這種精神還能不斷地激勵他們,甚至伴隨他的一生?!?0 多年來,無論是困難時期,奮勇爭先,在全校第一個繳清學雜費;還是在學農(nóng)活動中,克服對螞蟥的恐懼,帶頭下到水田,向?qū)W生示范插秧動作;抑或2020 年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對話‘逆行者’”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強化學生的家國情懷,無不以鮮明的價值導(dǎo)向、適恰的行為方式,為學生樹立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人生典范。
李老師醉心課堂,立志做永遠的園丁。在她心中,“課比天大”,她把為學生奉上高質(zhì)量的課視為“人生第一大事”。幾年前,學校將李老師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執(zhí)教兩個班數(shù)學的工作調(diào)整為“年級總班主任、一天兩節(jié)數(shù)學課”。她每天早早到校,輪流為一個年級的各個班級上全至少一個單元的數(shù)學內(nèi)容,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李老師的課”。李老師用敬業(yè)、勤業(yè)、精業(yè)的教育行動化育學生,引導(dǎo)他們明確什么是社會責任感,體悟什么是生命的最高意義。
李老師把昂揚學生的“精氣神”貫通于數(shù)學學科教學和學生德育工作之中,集中體現(xiàn)出“把書教好,把人育對”的鮮明特征。她深刻地把握課程育人內(nèi)涵,把“數(shù)學等學科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科學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樹立勇于創(chuàng)新、求真求實的思想品質(zhì)”的學科德育工作要求落到實處。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精神,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聚焦“讓學”“會學”,始終針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學情變化,不斷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持續(xù)優(yōu)化“自學·議論·引導(dǎo)”教學,寓教育于學科教學之中,貫徹自學、自理、自律、自治的“四自”精神,把成長權(quán)、進步權(quán)和發(fā)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促成其自我上進,使他們在知識、能力、精神、品格等各方面都得到自主和諧發(fā)展,獲得“帶得走”的知識和能力。
學科育人之外,李老師還通過組建班委會,明確工作職責,形成定期交流和研究的機制,實現(xiàn)集體自我教育;開展實踐活動,滲透價值觀教育,實現(xiàn)教育的“難忘”效應(yīng);密切家校聯(lián)系,注重家庭教育指導(dǎo),不斷形成和強化教育合力,豐富“班級育人”的實踐內(nèi)涵,形成了以“真誠對話,走進心靈”為特征的班級育人有效途徑。
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對象、新情況、新問題,她從不故步自封,而是非常重視學生學業(yè)成績和道德品質(zhì)、精神氣象的培養(yǎng),探索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和諧教育方式和方法,多位一體,立德樹人。她從“兒童立場”出發(fā),和學生唱“同一首歌”,尋求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努力貼近學生純真的心靈。60 余年來,她從“姐姐班主任”到“媽媽班主任”,再到“奶奶班主任”,始終堅持和學生心連心,彼此之間不僅沒有“代溝”,還親近有加,她始終是幾代學生的良師益友。
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yīng)該怎么寫’。”李庾南老師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專業(yè)發(fā)展的標桿,她和她的教育教學成果是一座教育富礦,散發(fā)著無窮魅力。事實上,李老師“言善傳人,身能教人”的教育人格魅力,正是廣大中小學班主任的典型活教材、生動教科書和“精神加油站”。
李老師以高尚的人格引領(lǐng)師生成長。有徒弟問她:“為什么60 余年連續(xù)做班主任還不累?上了一輩子課還不會有倦怠感?”李老師的回答是:“雖然教師的職業(yè)不變,但學生在變,課程內(nèi)容在調(diào)整,教育的要求也在提升。教師絕不能重復(fù)‘昨天的故事’,不斷地研究學生、研究教學,就會越來越覺得這個職業(yè)樂趣無窮。”高度的職業(yè)認同感背后,實則是對“人生該如何度過”的深度追問和有力回答。于是,我們看到她心無旁騖、精益求精,彰顯著“大國工匠”的精神氣質(zhì)。
長久以來,李老師都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今天如何比昨天做得更好。她自強不息,一生勤奮,總是抖擻精神,追求有意義的人生,立志“遺留一二有用事業(yè)”(張謇語)。她40余年堅持探索并完善“自學·議論·引導(dǎo)”教學理論和60余年致力于“班級育人”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叫“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為了更好地學習李庾南老師班主任工作教育藝術(shù),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提升區(qū)域教育質(zhì)量,多年來,我們堅持“弘揚名師教育精神、放大名師教育生命價值、促進全市教師專業(yè)成長”系統(tǒng)建構(gòu),得到了李老師的大力支持,她表示:“面對急需扶持、幫助的中青年教師,我深感重任在肩。把我一生的經(jīng)驗和感受總結(jié)提煉出來,奉獻給大家,這是我人生最大的心愿。”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甘當中青年教師成長的階梯和鋪路石。近10 年來,通過舉辦李庾南班主任工作教育藝術(shù)研討會、“自學·議論·引導(dǎo)”教學法全國研修活動以及推進“自學·議論·引導(dǎo)”實驗區(qū)、實驗校建設(shè)等路徑,我們培養(yǎng)出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地市級學科帶頭人等各類“種子教師”100 余名,助推一大批實驗學??缭桨l(fā)展。
在李老師身上,我們不僅能學到她“教書育人”的實踐智慧,更能感受到她終身從教的忘我精神。我們深刻理解班主任在“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等問題方面承擔的“十分重要的基礎(chǔ)性意義”,自覺學習李老師“課比天大”的責任站位,始終把學生發(fā)展放在首位,堅持學科育人;自覺學習李老師“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的敬業(yè)精神,始終把修德精業(yè)作為價值追求和行動指南;自覺學習李老師“和學生們在一起,站在課堂里,感到生命是那樣的充實”的人生境界,始終把祖國的未來系于心間,做“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者楷模。
有幸與李庾南老師相識30 余年,我是一直尊李老師為“李先生”的,這其中固然有南通方言中慣以“先生”稱“老師”的原因,更多的則是因為心中對李老師素懷濃濃的敬重。到市教育局工作后,常常參加李老師的學術(shù)研究、實踐推廣活動,聆教良多;她那心系國家、心系學生、心系教育的大愛情懷和一如初始、一心治學、一以貫之的求索精神深深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我想用張謇先生的一句話來“定義”李庾南老師,那就是:道德優(yōu)美、學術(shù)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