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玲,董新兵
疫情期間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李月玲1,董新兵2
(1. 天津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384;2. 山西大同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新冠肺炎期間學校停課,網絡教學成為學生不停學的唯一選擇。經過一個時期的運行,網絡教學呈現出網絡硬件影響網絡教學的質量、使用者信息處理能力影響信息傳遞的效果、網絡教學環(huán)境秩序維護比較困難以及網絡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學習自律性等問題。本文就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為完善網絡教學提供參考。
疫情;網絡教學;問題與對策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中華大地,教育受到極大影響,全國大、中、小學大面積停課。在互聯(lián)網幫助下,全國上下爭取做到“停課不停學”,大部分學生開始接受網絡授課。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網絡教學效果如何,需作長期的分析與監(jiān)測。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授課質量,而且還受學生學習自律性和資料查找與應用能力、家長學習輔導能力、家庭學習氛圍等因素影響。從運行情況來看,網絡教學目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進行不斷完善,以呈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網絡教學的現實情況,利用問卷星對參與網絡教學的教師、學生、家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集中在網絡硬件對教學人群的影響、網絡教學使用者信息處理能力、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維護、學生學習自律性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等。被調查者中有教師328人,學生2 247人,家長459人。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獲取網絡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網絡教學即教師合理借助互聯(lián)網,自行開發(fā)教育資源或利用網上教學資源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將互聯(lián)網技術運用到具體教學之中的實踐性工作。2018年教育部出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順應智能環(huán)境下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推進‘互聯(lián)網+教育’的具體實施計劃”[1]。國家要求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變革傳統(tǒng)教育的教學模式,“使我國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發(fā)揮全球引領作用,為國際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當前疫情成為檢驗我國教育信息行動計劃的現實,并且檢驗情況非常特殊,幾乎全部學生都參與其中,規(guī)模之大史無前例。天津農學院教務處統(tǒng)計本校第一周在線教學開展情況顯示,“全校本科生開設課程666門,應上課教師1 292人次,實際上課教師1 291人次,教師開課率為99.92%;應上課學生69 397人次,實際上課學生68 453人次,學生到課率為97.57%”[3]。數據表明,這是人類教育史上一次最大的“互聯(lián)網+教育”實踐活動。從這次大規(guī)模網絡教學中可以看到我國互聯(lián)網與教育共同發(fā)展的可行性,具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網絡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但在教育方面,網絡教學只能是一種高級輔助手段,或者在特定時期、特定環(huán)境下,由于現實的限制而采用的一種教育手段,是教育手段的一種補充。
在抗疫過程中,中國表現出極為果斷的執(zhí)行力,使疫情對中國各方面的影響盡量降到最低。在教育領域采取了更為靈活的網絡教學加以補救。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其不足之處也已顯現出來。
網絡硬件是建立網絡教學的基本硬件設施,是保證網絡教學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網絡硬件質量的優(yōu)劣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網絡教學的優(yōu)劣。問卷星調查數據顯示,認為網絡硬件能夠適應教學的被調查對象中,教師占79.3%,學生僅占51.8%;92.2%家長認為網絡硬件可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從數據來看,三者對網絡硬件的反應差距巨大,尤其是家長對網絡硬件的認可程度遠遠高于教師和學生,其原因主要在于絕大部分家長并不是網絡教學的直接參與者,不能真實體驗到網絡教學中的細節(jié)。有48.2%學生認為,網絡硬件不能保證網絡教學順利進行,究其原因在于學生中確實存在網絡條件不好,不能保證學習的情況,但有部分學生則是假借網絡硬件的不完善而逃避上課。
我國在現代網絡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取得天翻地覆的成就,絕大部分地區(qū)已經開通了網絡,即便是在一些偏遠地區(qū)只要有網絡終端,也可以獲得網上資源,這就為網絡教學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但是,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合適的網絡終端并沒有完全普及,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獲得合適的網絡終端比較困難。因此,網絡教學對硬件的必要要求,是決定教學是否可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在網上授課,受教育者在網絡上接受課程的內容。網絡教學要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必須具有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將所傳授的知識信息進行合理對接。現代傳播理論認為,一個完整的信息傳播,必須有信息源、信道、信宿。信息源將信息進行合理編碼,通過信道傳遞給信宿,而信宿用同等信息編碼的形式進行解碼。為保證信息傳遞的完整性與可解碼性,必要時需要信宿進行反饋,而信源則可以根據信宿反饋的情況對信息進行修正、補充、調整、加強,再次傳遞給信宿,最終完成信息的準確傳播。因此,在網絡教學中,網絡只是信道,是信息傳遞的中介,教師與學生則互為信源與信宿。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能夠對傳遞的信息進行合理的編碼與解碼,具有較好的信息處理能力,使傳遞的信息不僅適合網絡的要求,而且能夠使對方理解接受[4]。
對網絡教學現實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調查的教師群體中,63.5%教師認為自己可以合理處理教學內容,恰當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很好地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32.1%教師認為自己可以較好地利用網絡資源來進行網絡教學;4.4%教師認為自己在網上教學比較困難,教學效果遠不及現實課堂。在被調查的學生中,28.3%學生認為網絡教學效果很好,完全可以利用網絡教學與網絡資源進行學習;64.9%學生認為可以比較好地利用網絡資源,在網絡教學中能夠較好地掌握學習內容;6.8%學生認為自己在網上學習非常困難。調查中,55.4%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能夠適應網絡教學,而44.6%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依靠網絡教學學習較困難,不能達到現場教學的效果。
以網絡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教學環(huán)境與現實教學環(huán)境具有完全不同的教學氛圍。在此氛圍之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并不是一種面對面交流的場域,導致教師的部分角色可能受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多種角色參與其中。教師作為教育者、與學生共同成長者、管理者等角色都是以學生的存在而存在。特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一個合格的知識傳授者,而且是一個高明的課堂管理者。在教學場域,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對課堂的控制管理、維護課堂正常秩序是保證知識精準傳授的必要條件?,F代管理學理論認為,管理的重點在于計劃、組織、指導、監(jiān)督、控制等。管理者除了具備這些理性的管理能力之外,還應具備重視人性的非理性因素的能力,比如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尊重。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的管理者角色受到限制,使管理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難以緊湊地結合。更為重要的是,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之下,人的非理性因素很難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聯(lián)系,師生之間情感交流變得困難,這就造成了網絡教學有一種冷冰冰的感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達不到現場教學的水平[5]。
調查中,52.8%教師認為,網絡教學環(huán)境良好,學生能夠遵守課堂教學秩序;47.2%教師則認為,網絡教學環(huán)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難以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89%學生認為,自己可以遵守網絡課堂的教學秩序;11%學生認為,自己在網絡課堂中不如在現實課堂中守秩序。被調查的家長中,只有24.2%家長認為,學生在網絡教學中表現與現實課堂一樣遵守秩序;75.8%家長認為,學生在網絡教學課堂中容易分神或干脆離開課堂去辦其他事情。
學習自律性是學生對良性學習習慣的堅持。所謂良性學習習慣,就是對學習程序的合理安排、對學習時間的優(yōu)化、對學習內容的貫通把握等等。而不良的學習習慣則表現為不能保證學習時間、不會融合學習內容、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等。網絡教學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學習自律性。學習自律性一般是伴隨著學生的成長而逐步建立起來的。高年級學生容易進行自我控制、學習自律性高;低年級學生自我控制力相對較差,學習自律性低。從性別方面來看,女同學的學習自律性高于男同學,尤其是一些比較貪玩的男同學自我控制力較差,學習自律性比較低。自律性較低的學生在網絡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程度比較低,容易出現分心現象,更有甚者,有些學生在上網課的同時玩電子游戲,完全脫離了網絡教學。與現實課堂教學相比,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的課堂監(jiān)督作用受到極大限制,學生學習的專注程度只能依靠學生的學習自律性。對于一些學習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監(jiān)督則會造成教育盲點,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調查顯示,91.2%教師認為學生可以嚴格要求自己,能夠按時完成作業(yè),學生學習自律性很高;8.8%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自律性不足,學生存在作業(yè)拖沓,甚至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的情況。63.5%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自律性很高,能夠按照課時進度進行學習,并且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21.6%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自律性較差,需要家長或者老師的提醒才能完成學習任務;14.9%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自律性很差,如果沒有家長與老師的監(jiān)督幫助難以完成學習任務。35.9%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自律性很高,可以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并完成學習任務;49.7%家長認為,孩子的自律性較差,需在家長與老師的協(xié)助引導下才可以完成學習任務;14.4%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自律性極差,沒有家長與老師的嚴格要求,根本不可能完成學習任務,甚至因為規(guī)范學習,家長與孩子發(fā)生沖突。
網絡教學是建立在網絡遠程運行機制之上,其基本形式是教育組織,教學效果受到相關因素影響,這些因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不能將這些因素孤立看待,只有將其作為一個系統(tǒng),以系統(tǒng)化的觀點加以分析,才能達到最優(yōu)化的效果。
網絡硬件環(huán)境是網絡教學活動開展的物質基礎,是完成遠程教學的要素。要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就應切實加強與完善網絡硬件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網絡教學平臺的實踐價值[6]。首先,加強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促進網絡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網絡教學受制于技術手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網絡硬件環(huán)境是完成教學的中介因素,網絡運行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推進。因此,要對網絡硬件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在多種教學平臺上擇優(yōu)而選,或者多種教學平臺配合而行,使教學程序變得更為流暢。其次,完善網絡教學具體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從技術上延伸教師的教學功能。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整性是完整教學的保證,網絡教學的完整是以完善的網絡硬件來保證。因此,在網絡教學中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課中教學環(huán)節(jié)與監(jiān)督環(huán)節(jié)、課后評價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習反饋環(huán)節(jié)等。最后,以網絡硬件的完善化來促進網絡教學的精細化。網絡硬件是一個逐步使用、逐步完善的過程,此次疫情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目前所使用網絡硬件的不完善。比如,在大規(guī)模進行網絡教學之初所存在的網絡塞車所導致教學不暢的問題。因此,完善的網絡硬件、優(yōu)化的網絡設備,是網絡教學的物質保障,為網絡教學的精細化奠定了基礎。
網絡教學主體是教師與學生,在信息處理能力方面,教師與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會影響到網絡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有1/3的教師、2/3的學生在利用網絡教學中的信息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將近有1/2的家長則認為,在網絡教學過程中自己的孩子利用網絡信息的能力不足。因此,只有提升網絡使用者的信息處理能力,才能保證網絡教學的順利進行。首先,教師要重視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充分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信息時代的到來,對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信息素養(yǎng)要與時俱進,能夠達到本行業(yè)對信息處理能力所要求的水平。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組織地進行培訓,另一種則是教師自我學習提升。教師將這兩種方式結合,不斷提升自我信息素養(yǎng)?,F實教學并不需要每位教師都成為計算機方面的專家,只要能熟練使用網絡、將所傳授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就足夠了。這既需要教師在計算機方面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培訓,也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增強網絡教學的效果。其次,對學生來講,需要掌握一定的網絡課程運用能力,能夠在網絡上順利接收所要學習的內容,將考核評價內容傳送給老師。高年級學生基本都能掌握這方面的能力。但對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則需要家長協(xié)助孩子掌握網絡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順利完成學習任務[7]。
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維護是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建構,這是一種針對特殊時期進行的特殊處理。然而,由于在網絡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調查中,教師與家長都認為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維護比較困難,兩者觀點更為接近,真實反映了網絡教學環(huán)境維護的情況。學生對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維護絕大多數是滿意的,將近90%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環(huán)境很好,反映出學生對自身的要求并不嚴格。學生與家長如此大的調查差距,從本質上反映出家長與學生對上課秩序要求的不同。教師在網絡教學中失去現場控制感,與學生之間不能建立直接聯(lián)系,網絡課堂的維護比較困難。
因此,需要多渠道增強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維護,提升網絡課堂的真實性。首先,教師應創(chuàng)建具有現場感的網絡教學環(huán)境,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以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要能夠將教學平臺、反饋平臺、教學評價平臺相互匹配,充分發(fā)揮網絡教學的整合功能,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網絡媒介阻隔作用降到最低,增加網絡課堂的現場感。其次,學生要在網絡課堂中積極反饋,配合教師教學的進程,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升互動反饋所帶來的真實感,以便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進度等,教師與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更真實的網絡課堂氛圍。最后,家長參與網絡課堂的建設,特別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網絡教學,家長更要積極參與到網絡教學的課堂之中,代替教師完成課堂管理者的角色[8]。
網絡教學是教師依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及知識背景而設計的教學體系。在這個教學體系中,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自律性。從調查結果來看,90%以上的教師認可學生的學習自律性,2/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自律性很高,但只有1/3的家長認可孩子的學習自律性。三者的調查結果呈遞減趨勢,反映出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對學習自律性的不同期待,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自律性要求最高。
學生學習自律性的建立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是教師、學生、家長協(xié)同建立起來的。首先,教師要努力成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教師的成長既包括專業(yè)能力與實踐水平的成長、信息處理能力與終身發(fā)展愿景的成長,同時也包括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成長[9]。教師成長是教師素質提升的過程,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因素,是教師影響學生的關鍵因素。自律作為教師素質的一項基本內容,會在有意無意間影響到學生,使學生的學習自律性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鼓勵學生由“他律”向“自律”發(fā)展。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是建立在學生對自身學習認知的基礎之上,當學生對學習持有正確的認知時,學習動機就能得到激發(fā)。當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fā)出來時,學習行為就會有極大的改變,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自然而然地從“他律”發(fā)展為“自律”。最后,家長要對孩子建立自律學習給予幫助,避免過度干涉孩子的學習。網絡教學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使家長教育孩子的壓力增大,同時也增加了家長關注孩子學習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家長對孩子學習方面越焦慮就越容易影響其對待孩子學習的態(tài)度,就容易出現對孩子學習的過度干涉。因此,面對網絡教學,家長應給予必要的幫助,比如打印學習資料、作業(yè)輔導、制定作息時間等等,而不應過度干涉孩子的學習,這樣才有利于孩子學習自律性的建立。
疫情使得網絡教學得以推行,同時也將網絡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由于網絡教學與現實教學存在很大差異,存在與現實教學不同的問題。例如,網絡硬件環(huán)境對受教育人群的限制、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信息處理能力對信息傳遞效果的影響、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不同于現實教學環(huán)境的維護局限、學生學習自律性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等。針對網絡教學所存在的問題,應采取完善網絡教學硬件平臺、提升網絡使用主體的信息處理能力、增加網絡教學課堂的維護能力使其更加貼近真實課堂、家校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學習自律性等措施。
現代網絡的普及,為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在這個階段發(fā)現網絡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可以為未來網絡教學的改進提供重要參考。
[1]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EB/OL]. (2018-04-18)[2020-05-09]. http://www.moe.yov.cn/srcsite/A16/s3342/ 201804/t20180425.334188.html.
[2] 李華. 基于網絡的協(xié)同研討系統(tǒng)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2012(12):50-57.
[3] 天津農學院教務處. 天津農學院本科教學工作簡報[EB/OL].(2020-03-17)[2020-05-09]. http://jw.tjau.edu.cn/info/ 1076/1540.htm.
[4] 馮菲,于青青. 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中國大學教學,2019(6):44-51.
[5] 鄔正瓊. 網絡遠程教育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 亞太教育,2015(3):158.
[6] 張霞. 基于翻轉課堂的智慧教學構建與應用——以英國文學為例[J]. 天津農學院學報,2019,26(3):106-109.
[7] 黃榮懷,張慕華,沈陽,等. 超大規(guī)?;ヂ?lián)網教育組織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線教育有效支撐“停課不停學”案例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20(3):10-19.
[8] 余勝泉,王慧敏. 如何在疫情等極端環(huán)境下更好地組織在線學習[J]. 中國電化教育,2020(400):6-14.
[9] 蘇雁. 在線教學催生未來大學新形態(tài)[N]. 光明日報,2020-04-16(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nline teaching during the epidemic
LI Yue-ling1, DONG Xin-bing2
(1. College of Marxism,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Shanxi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e epidemic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schools were closed, and online teaching became the only option for students to study. However, after a period of operation, online teaching has shown some main problems: network hardware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us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the order of onlin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network teaching effect’s depending on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epidemic; online teach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1008-5394(2020)02-0092-05
10.19640/j.cnki.jtau.2020.02.020
G423.3
B
2020-05-09
山西省教學改革項目(SJG2017207);山西大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項項目(2017S5)
李月玲(1978-)女,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E-mail:liyueling78@126.com。
責任編輯:宗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