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一間漆黑漆黑的屋子里,什么聲音都聽不到,只有這一口小座鐘,發(fā)出一種低低的鐘擺聲——“滴答!滴答!……”十分輕微的聲音。
老鼠身子雖大,是一只大老鼠,膽量卻小,但是耳朵特別靈,輕微的聲音也聽得見。它蜷縮在洞里,連頭都不敢探出來。
“肚子餓極了。真難受??!一定要出去找點東西吃——怕什么?難道盡挨餓不成?就是碰上那可惡的瞪圓了眼睛的貓,給它咬死,總比餓死在洞里要好些啊?!彼氲竭@里,鼓起勇氣要出洞了。
忽然,它又想:“不!要是出去真的被那翹胡子的咬死,太不值得了,再等一會兒吧,找到機會再出去!”
過了一會兒,它餓得受不了了。
“太不講理了!你們吃東西是應該的,我吃東西就不對了嗎?”大老鼠全身發(fā)抖,決心爬出洞去。
它恨恨地,真的出洞了,可非常害怕,每走一步,都要向四周看個仔細,然后悄悄地,一步又一步地,爬行出去。
“滴答!滴答!……”聲音還在響,不停地響。它越走越害怕,越走越膽小,一下子回轉身來,鉆進洞里去了。
“我太不中用了吧?我這個膽小鬼!只有失敗挨打,挨餓,唉唉!”
饑餓逼著它第二次出洞。這一次,它可走得遠了,冷不防地聽到了一陣突如其來的陌生的聲音:“當!當!當!當!當!當!……”連續(xù)響了十二下的救火車鐘聲似的恐怖聲。它大吃一驚,嚇得連滾帶爬地逃回洞里?!昂秒U呵,差點兒把我嚇死!——”
這一天夜里,它十次出洞,又十次逃了回來,沒吃到一丁點兒東西,挨餓了整整一夜。
小座鐘還在“滴答!滴答!……”地響,是這口討厭的饒舌的小座鐘讓大老鼠餓了一夜呢?還是大老鼠自己不爭氣的小膽子,讓自己餓了一夜呢?哎咿!……
(選自《北京日報》1983年9月4日第3版)
小燈泡亮起來
如果你是那口小座鐘,你想對大老鼠說些什么呢?
牽手閱讀
讀了這篇文章,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我想,應該是對大老鼠生動細致的心理描寫吧!瞧,這個故事除了小座鐘在“滴答!滴答”之外,就是大老鼠心里一直在嘀嘀咕咕了,讀那些句子,大老鼠糾結的內心像電影場景般在我們的腦海中展現(xiàn)開來。這篇童話雖然人物、情節(jié)都非常簡單,但我們讀起來一點兒都不覺得無聊,反而感到那么有趣!作者陳伯吹爺爺是不是很厲害呢?這種細致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寫作方法,如果我們可以學到,那我們也會很厲害哦!
對于文章最后的問題,大家應該都有答案了吧?這只大老鼠不僅膽小,還挺笨,小座鐘都響了那么久了,難道不會觀察一下它會不會動、會不會來抓老鼠嘛。唉,又笨又膽小的大老鼠,活該它挨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