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乾冬
我們知道,函數(shù)有三種表示形式:表達式、表格、圖像。很多同學在解決相關給出表格類的二次函數(shù)問題時,往往會轉化成求函數(shù)表達式,或者畫出圖像求解,反而忽視了表格的優(yōu)越性。下面我們舉例如何利用表格的特點解決“表格中的二次函數(shù)”問題。
一、表格中的自變量間距相同
表格中自變量間距相同,保證了連續(xù)點的對稱性。可以根據(jù)表格中y的相同一組或多組值,找出頂點坐標,再根據(jù)對稱性,找到其他關于對稱軸對稱的點的坐標。
例1 已知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中,函數(shù)y與自變量x的部分對應值如下表:
[x … -1 0 1 2 3 … y … 10 5 2 1 2 … ]
則當x=5時,y的值為。
【分析】根據(jù)表格的對稱性得出函數(shù)的對稱軸是直線x=2,找出函數(shù)圖像上的點(5,y)和點(-1,10)關于直線x=2對稱,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根據(jù)表格得出函數(shù)的對稱軸是直線x=2,所以函數(shù)圖像上的點(5,y)和點(-1,10)關于直線x=2對稱,即當x=5時,y=10,也可以根據(jù)表格的對稱性補全表格:
[x … -1 0 1 2 3 4 5 … y … 10 5 2 1 2 5 10 … ]
故答案為:10。
例2 已知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中,函數(shù)y與自變量x的部分對應值如下表:
[x … -4 -3 -2 -1 0 … y … 3 -2 -5 -6 -5 … ]
則方程ax2+bx+c=0(a≠0)的正數(shù)解x1的取值范圍是()。
A.0 C.2 【分析】求方程ax2+bx+c=0的解,也就是當y=0時x的值,在表格中很容易看出y=0介于3與-2之間,那么對應的x的值在-4與-3之間,也就是負數(shù)解的范圍。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的對稱性,可以找出頂點坐標為(-1,-6),從而找出正數(shù)解的范圍。 【解答】根據(jù)表格的對稱性補全表格: [x … -4 -3 -2 -1 0 1 2 … y … 3 -2 -5 -6 -5 -2 3 … ] 在表格中很容易看出y=0介于-2與3之間,那么對應的x的正的值在1與2之間,也就是正數(shù)解的范圍是1 【點評】此題還可以利用一般式或頂點式先求出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y=x2+2x-5,然后解方程:x2+2x-5=0,求出方程的解:x1=[6]-1,x2=[-6]-1,然后判斷出[6]-1在1與2之間,從而得到答案B。對比兩種解法,我們可以看出利用表格特點解題的簡便與快捷。 二、表格中的自變量間距不同 表格中自變量間距不同,破壞了連續(xù)點的對稱性,我們可以通過補充遺漏的自變量的值,使表格中自變量間距相同,利用表格的對稱關系,最大限度完善x和y的對應值。 例3 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的部分對應值如下表: [x … -3 -2 0 1 3 5 … y … 7 0 -8 -9 -5 7 … ] 則當y≤0時,x的取值范圍是。 【分析】本題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變量間距不同,可以補充遺漏的自變量的值,使表格中自變量間距相同。 [x … -3 -2 -1 0 1 2 3 4 5 … y … 7 0 -8 -9 -5 7 … ] 然后再根據(jù)表格的對稱性補全表格,從而得到答案。 【解答】補全表格如下: [x … -3 -2 -1 0 1 2 3 4 5 … y … 7 0 -5 -8 -9 -8 -5 0 7 … ] 從而得到:當y≤0時,x的取值范圍是-2≤x≤4。 例4 二次函數(shù)y=ax2+bx+c(a≠0)的y與x的部分對應值如下表: [x … 0 1 3 4 … y … 2 4 2 -2 … ] 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拋物線開口向上 B.拋物線與y軸交于負半軸 C.當x=-1時,y>0 D.方程ax2+bx+c=0(a≠0)的負根在0與-1之間 【分析】自變量間距不同,補充遺漏的自變量的值,補全表格,然后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以及數(shù)據(jù)的變化趨勢解決問題。 【解答】補全表格如下: [x … -1 0 1 2 3 4 … y … -2 2 4 4 2 -2 … ] 從表中可以看出:當自變量x的值增大時,y的值先變大后變小,可以發(fā)現(xiàn)拋物線開口向下,A選項錯誤;當x=0時,y=2,得到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為(0,2),在y軸正半軸,B選項錯誤;當x=-1時,y=-2<0,C選項錯誤;y=0時介于-2與2之間,那么對應的x的負值在-1與0之間,所以方程ax2+bx+c=0(a≠0)的負根在-1與0之間,D選項正確。故選:D。 【點評】本題可以通過求函數(shù)關系式來解決,但過程涉及多個運算(代入求值、解方程組、解一元二次方程等),也可以通過畫圖像來解決,但由于點較少,很難準確畫出,給準確結論的得出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解題的效率和準確率大大降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江寧開發(fā)區(q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