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成元
【摘要】 目的 探究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62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給予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分析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椎體前緣高度、后凸Cobb角。結果 62例患者治療前VAS評分為(7.9±0.6)分, 治療后VAS評分為(2.4±0.2)分, 患者治療后VA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患者的椎體前緣高度為(14.8±1.3)mm, 后凸Cobb角為(22.1±2.7)°;治療后, 患者的椎體前緣高度為(22.9±1.7)mm, 后凸Cobb角為(10.3±1.8)°;患者治療前后的椎體前緣高度與后凸Cobb角對比,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中給予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 能夠有效的減輕疼痛, 促使患者椎體恢復正常, 且創(chuàng)傷小, 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椎體后凸成形術;骨水泥;注射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36
骨質疏松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其屬于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疾病, 骨量比較低下, 并且骨微結構損害, 使得骨強度下降, 顯著增加骨脆性, 出現(xiàn)骨折的幾率較高。而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屬于常見疾病, 主要是由于骨疲勞積累與骨內(nèi)微裂隙發(fā)展而來的骨折, 導致患者力學結構破壞, 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健康造成較大影響[1]。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是骨科常見的健康問題, 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 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該病的發(fā)生率在不斷上升。根據(jù)椎體前后緣比大小的差異性可以將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分為楔形骨折、中央骨折、整個椎體壓縮骨折、兼并上述類型的任何兩種骨折等。目前, 針對該病通常給予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其療效較好, 患者的創(chuàng)傷小, 疼痛顯著緩解, 能夠促使患者盡早康復, 應用價值較高[2]。在本次研究中, 對62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進行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2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4例, 女28例;年齡52~87歲, 平均年齡(72.4±
6.8)歲;病程1~87 d, 平病程(37.9±16.4)d;致傷原因:摔傷36例, 扭傷12例, 搬重物受傷8例, 其他傷6例。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具有明確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癥狀, 主要臨床癥狀為駝背畸形、活動受限、腰背部疼痛等, 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排除標準:骨腫瘤者;其他骨病引起的病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者;脊髓或神經(jīng)損傷者;胸椎壓縮程度>50%、腰椎>75%者;合并心肺等重要臟器疾病者。
1. 3 方法 治療前需要給予患者胸腰椎正側位X線片檢查, 并給予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 以便對病變部位進行確定, 對病變性質進行詳細了解, 明確椎體壓縮程度, 從而為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jù)。所有患者均給予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患者取俯臥位, 懸空腹部, 告知患者兩臂伸向頭側, 對C型臂進行調(diào)整, 以便對患椎有無雙邊影進行了解, 在體外采用克氏針定位傷椎椎弓根, 左側的穿刺點在椎弓根卵圓形影10點鐘方向, 右側穿刺點在椎弓根卵圓形影2點鐘方向, 對其進行標志, 給予消毒處理。之后, 給予1%利多卡因在穿刺皮膚部位注射, 并給予浸潤麻醉至骨膜, 切開皮膚, 將套管穿刺針插入椎弓根穿刺點部位, 并逐漸將穿刺針向椎弓根深部位穿刺, 穿刺方向保持一致, 確保穿刺針不超過棘突邊緣, 停止穿刺。另外, 需要將骨鉆拔出, 采用帶芯的骨水泥推入管探查到椎體前緣皮質沒有破裂后, 將其置入到球囊擴張中, 側位透視下球囊理想位置需要在椎體前3/4部位, 確保準確無誤之后連接壓力注射設備, 并注入顯影劑緩慢擴張球囊, 壓力達到一定數(shù)值后取出球囊內(nèi)芯導絲, 并逐漸加壓處理, 確保球囊擴張達到預計椎體復位效果可以停止加壓。對聚甲基丙烯酸樹脂骨水泥進行調(diào)配, 將糊狀的骨水泥灌入到注射器中, 并將其緩慢推入到擴張后的椎體空間內(nèi), 直到骨水泥填充滿時停止注射。對聚甲基丙烯酸樹脂分布情況進行觀察, 確保分布滿意后拔除注射裝置。之后對穿刺切口縫合處理, 給予無菌敷料加壓包扎。對患者觀察5~10 min左右, 如果患者沒有不適情況可結束手術。術后需要進行抗感染處理, 加強康復練習, 盡早康復。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分析比較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椎體前緣高度、后凸Cobb角。采用VAS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 0分表示無痛, 10分表示疼痛劇烈, 分數(shù)越高表示疼痛越明顯。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對比 62例患者治療前VAS評分為(7.9±0.6)分, 治療后VAS評分為(2.4±0.2)分, 患者治療后VA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患者治療前后椎體前緣高度與后凸Cobb角對比 患者治療前后椎體前緣高度與后凸Cobb角對比,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較長, 會顯著增加骨折風險, 并且老年患者居多, 老年患者的手術耐受性較差, 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健康。針對該病需要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其中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法。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中給予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其療效顯著[3]。該手術方式在臨床上的應用比較廣泛, 主要應用在各種良、惡性病變引起的各種椎體壓縮性骨折。該病患者主要癥狀為疼痛, 疼痛部位通常為骨折椎體部位, 在臨床上可以通過叩擊痛、局部壓痛與活動受限來判斷。但是部分急性骨折患者引起的疼痛或對疼痛耐受性較差的老年患者, 在對該病檢查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 需要給予影像學檢查, 以便清晰顯示病變部位, 為手術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jù)。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中的應用療效已經(jīng)得到公認, 其屬于新型微創(chuàng)手術, 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小, 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 促使傷椎恢復正常, 能夠顯著改善患者椎體功能[4-7]。并且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能夠顯著增加椎體的剛度, 能夠對相鄰的椎體力學性能進行顯著緩解改善。在胸椎與腰椎注射適量的骨水泥后, 可以顯著患者術后疼痛癥狀。另外, 在術后還需要給予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 以便促使骨折快速愈合, 顯著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確保良好的預后[8]。
綜上所述, 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中給予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 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 能夠有效的減輕疼痛, 促使患者椎體恢復正常, 且創(chuàng)傷小, 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較高。
參考文獻
[1] 唐海, 陳浩, 劉建明, 等. 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重度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中華骨科雜志, 2016, 30(10):978-983.
[2] 梁斌, 肖恩華, 周順科, 等. 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初步臨床應用.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版, 2014, 31(1):114-115.
[3] 楊惠林, 顧曉暉, 陳亮, 等. 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選擇性與個體化.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15, 27(2):174-178.
[4] 李雪松, 聶浩雄, 張麗梅, 等. 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和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7, 16(1):102-103.
[5] 孫治國, 廖曉剛, 袁宏, 等. 椎體成形術與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陳舊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相關問題探討. 中國骨傷, 2014, 32(10):734-738.
[6] 申勇, 劉法敬, 張英澤, 等. 單、雙側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 2011, 21(3):202-206.
[7] 金志輝, 張貴林. 單雙側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 30(1):35-38.
[8] 張大鵬, 強曉軍, 王振江, 等. 高黏度骨水泥椎體成形術與低黏度骨水泥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療效分析.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4):289-294.
[收稿日期: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