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
白色和紅色的吉普像兩艘小船游弋在孤峰之間,將數(shù)億年前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甩在身后。
吉普車里坐著我們一行六人。能迅速湊到五個不上班的朋友來廣西自駕,我的中年裸辭也顯得合乎情理了。雖然大家都開始陸續(xù)重返職場,好在還能遠程工作,不影響進度。遠程也有缺點,開在路上他們經(jīng)常突然在某個奇怪角落停下,問在干嘛,他探出頭來說是只有這里才有4G信號,在下載個材料準備寫 PPT;一會兒又停在某個空曠地帶,等待和客戶電話會議。
建議大家去荒山野嶺旅行使用移動或者電信的服務?;蛘吒纱噙€是別工作了。
第一站去的是少有人知的七百弄國家地質公園。人少是最大的優(yōu)點,其次就是那個七彎八拐的盤山公路。結果到了千山萬弄景區(qū),看著高聳的觀景臺,幾個人對視一眼又想了想自己的膝蓋,決定還是只派無人機上去。
可惜雨一直在下。上次去桂林時導游就說,我們當?shù)厝硕疾豢刺鞖忸A報的,如果下雨,那就再等幾分鐘。廣西行程確定之后,小昆查了查天氣說每天都下雨要不改時間再去吧,我腦子里嗡地響起那首著名的“我想去桂林”,說出了直擊人心的一句話:這次不去,大概這輩子也不會去了。就這樣,我們才來到了廣西。
等了幾分鐘,雨果然停了,于是趕緊拍了好多照片,看著在景區(qū)門口徘徊猶豫的游客,想把照片和小視頻賣給他們發(fā)朋友圈。
出了景區(qū),我們才發(fā)現(xiàn)從都安到七百弄是不需要門票的,從大化進入景區(qū)卻需要。沿著紅水河往鳳凰鄉(xiāng)的道路破爛不堪,滿地都是躲不開的坑。在離鳳凰不遠的地方,端端一個不小心把車開進了溝里,右前輪徹底報廢。于是所有人下車,現(xiàn)場學習如何換備胎。
換上備胎的車不能開太快,也不能開太久,只能盡快找地方修理。到達最近的鳳凰鄉(xiāng)時,天已經(jīng)快黑了。鳳凰飯店的老板是個好廚子,也是個好心人,讓他弟弟從巴馬縣調了個相同型號的外胎過來,等我們心滿意足地把老板炒的菜吃了個精光,輪胎也差不多修好了。
鳳凰鄉(xiāng)到百色市的 G323 路況頗為艱險,一彎接著一彎,漆黑的夜里望不見道路的盡頭。好在幾乎所有車輛在交會時都會從遠光燈切換到近光燈,這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遇到過的。也許是路況過于復雜,如果不是默契地遵循交通禮儀,彼此都擔心會有性命之虞。在這條路上,我與對面素不相識的司機們竟然生出了英雄惜英雄般的情感。
第三天的行程是德天跨國大瀑布。從百色一路高速到了德天,在路旁的農(nóng)家吃飯。農(nóng)家就坐落在一座小山下,進門要跨過一道迷你瀑布。院子里種幾棵無花果樹,樹下系著一只狗兒,十分熱情地想和人類互動。除了溪水聲和鳥叫聲,四下再無其他人家,我們就圍坐在露天的桌子邊,頗有陶淵明的風范。老板娘看我們一行六人,說你們就一只雞一條魚兩個青菜就行,說完直接從雞圈里抓出一只土雞,再從魚塘里現(xiàn)撈出活魚,連點菜的機會都沒給我們。
不知道廣西的上菜禮儀是如何,也許廚子人手不足,似乎店家都沒有并行上菜的能力或是習慣,總是先上完前一桌點的所有菜肴,才開始準備另一桌的菜。我們就是那嗷嗷待哺的另一桌,看著比我們更早前來的食客津津有味地吃著菜,流著口水快要餓趴下。
吃飽喝足前往德天瀑布。第一次知道德天瀑布是在Instagram 上,有人對名叫 Ban Gioc 的瀑布贊不絕口,我一查才發(fā)現(xiàn)他所說的板約瀑布與中國邊境近在咫尺。越南的板約瀑布與中國的德天瀑布緊密相連,中間只隔著一條寬度約百米的中越界河——歸春河,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實體的國界。雨季水量大的時候,兩個瀑布會融為一體,形成亞洲第一大的跨國瀑布。
中越兩岸真的非常接近,以至于越南小伙兒劃著竹筏就能過來推銷貓屎咖啡,對岸拍婚紗的越南新郎新娘表情也都清晰可見。
在國境線上飛無人機是非常敏感之事,也曾聽聞有人在印巴邊境駕駛無人機被拘留的經(jīng)歷,出行前雖然看到網(wǎng)上不少人都在德天瀑布航拍過,內(nèi)心還是有點忐忑。于是快上快下,拍攝了幾張照片。雖然沒有下雨,但光線仍不夠好,晴天時透過水汽氤氳的瀑布能夠看到落日,相信會是更美的景色。
崇左和德天一路景色都非常具有東南亞風情,座座小山間的平地種著水稻,恍然間愛德華諾頓就撐傘坐在田間看書……路邊賣的芭蕉和以前在廈門附近吃到的味道相仿,口感緊實,又沒有香蕉那么甜膩,非常推薦一試。
時間關系,第四天我們繞過柳州從南寧直接前往桂林,錯過了吃一碗地道螺螄粉的機會。原以為螺螄粉的臭味來自于螺螄熬的湯,后來才知道是源自酸筍。在都安早飯吃了一碗螺螄粉,吃完之后味道始終縈繞不去,導致我又回房洗了個澡。倒是吃了桂林米粉,店家從小窗口遞出放好澆頭的米粉,辣椒酸筍蘿卜和花生還有粉湯都是自行取放,米粉比上海的要細,西里呼嚕就吃完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