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亞男 于保東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寫話的主題是“寫一寫你的好朋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要求部分:照樣子,向大家介紹一下“他是誰”“長什么樣子”“你們經常一起做什么”。二是樣例部分:“張弛(誰)”“他掉了一顆門牙(長什么樣子)”“我們天天一起上學,一起回家(經常做什么事)”。為了降低寫話的難度,本次寫話分步進行。
猜猜他是誰。教師口頭描述一兩個人物,激發(fā)學生猜想的樂趣,并從描述中初步感受介紹人物的方法和方面。例如,某某同學個頭高,手掌大,我經常請他幫忙收作業(yè)。學生一聽即明,老師描述的正是班長。
介紹好朋友。通過猜想,學生對這種介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體驗的欲望。在學生介紹好朋友的過程中,有幾點注意事項。一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不要提一些“具體、生動、形象”之類的要求,對于“他叫張三,他很高”這樣簡單的表達,也要及時鼓勵。二是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滲透寫話要素。有的學生說不完整,只說了朋友的樣子,沒有說“我們經常做的事情”,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如學生只說了“他長得很胖”,教師即可提示:“你們經常一起做游戲嗎?”學生說:“我們經常一起下圍棋?!边@樣,學生的思路就逐漸完整起來了。介紹的過程首先要保持“說”的趣味,其次再考慮寫話要素。
寫寫好朋友。在說清楚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把所說的內容寫下來。學生簡單寫到了“誰”“長什么樣子”“我們經常做的事”等三個要素即可。不必要求學生按順序寫。對于寫不清楚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幫幫忙”合作完成,秉持“學生能表達,教師就表揚”的原則進行教學活動,避免意興索然,保持意興盎然,實現(xiàn)簡單自然。
二年級下冊的第二次寫話,出現(xiàn)在《語文園地四》,重點指向觀察與想象活動。
文字下方呈現(xiàn)了四幅童話敘事風格的漫畫,一圖一景,趣味盎然,情境“直播”與想象“留白”并在,又以點狀序號暗示了故事發(fā)展的順序。
教學本課時,要鋪好表達之“路”,引導學生把圖畫當故事去講,把故事講好了再寫。
按照順序觀察圖片。寫話提供的圖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學生容易不按順序進行觀察。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點狀序號,按照順序觀察,如實地介紹所見。例如,學生在觀察第一幅圖畫后說道:“小蟲子、螞蟻和蝴蝶用一塊木板和半個雞蛋殼搭成蹺蹺板。小蟲子和螞蟻各坐在蹺蹺板的兩頭玩耍,蝴蝶在中間飛舞著,指揮著?!比缓?,再引導學生基于觀察,進行片段想象。一是關于每個場景的想象。他們三個是怎么玩蹺蹺板的,怎樣制作熱氣球的,怎樣利用蛋殼避雨和休息的。二是關于場景切換時產生的留白的想象。小蟲子、螞蟻和蝴蝶在避雨,后來為什么沒有回各自的家,而是在蛋殼里睡覺了呢?
展開想象編故事。想象是本次寫話教學的重點之一,注意事項有三。首先,學生要利用圖片進行完整的想象,在想象中講故事、寫故事。其次,故事中的三個小動物本身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能把半只蛋殼想象出諸多用途。再者,要進行有依據(jù)的想象,形成初步的合理的“文章”順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重點指導第一幅圖。學生根據(jù)圖畫選配詞語,這些與時間有關的詞語,讓學生在按照順序敘述時有了更明顯的抓手和標志。圖一中“晨曦微露,青草芬芳,蟲蟻游戲,蝴蝶振翅”,學生認為這是“早上”。圖四中“星辰漫天,彎月如鉤,蛋如搖籃,葉如棉被”,學生知道這是“天黑了”。學生依照圖畫的順序,以相應的詞語打頭,講述故事?!霸缟?,小螞蟻……”“過了一會兒,蝴蝶靈機一動……”學生可以邊講述邊想象,可以講故事大概也可以講詳細歷程。
怎么說就怎么寫。寫話,就是要把嘴上說的話和心里想的話寫下來。教師不要設門檻,直接鼓勵學生“怎么說的,就怎么寫”。在結構方面,可以契合四幅圖畫,分成四五個自然段來寫,圖文相互映照,彰顯“文章”層次;也可以不分段,“一氣呵成”,反映故事的完整性。學生想得奇妙,看得仔細,講得得意,聽得有趣,寫得自在,在表達之“路”上才能縱情“奔跑”,即如“作詩文必須放,放之如野馬,跳跑嗥,不受羈絆”(王筠《教童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