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興林
【摘要】在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偏重數學知識點的傳授,看重學生對其所教內容的掌握,不太重視對學生數學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在素質教育下,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僅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也是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幫手”,更是小學中年級學生初步學會獨立思考、理解嚴謹數學概念的基本素質。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數學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方法的指導,習慣的養(yǎng)成和能力的提升三方面探討了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閱讀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40-01
作為教師大家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總有一些學生把作業(yè)或者考試做錯的題歸因為題意沒理解、理解偏了、漏了幾個細節(jié)等等。這說明什么?說明學生閱讀能力弱,甚至不會讀題。要知道,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語言,“數學教學也就是語言教學”,語言的教學是離不開閱讀的。因而,學習數學就不能離開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與提升。同時,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助于中年級學生形成記憶、分析、推理、抽象最初的數學空間能力和基礎模型;有助于學生豐富數學語言,培養(yǎng)數學交流能力,以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為以后的高年級甚至終身學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就日常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在此分享于大家,供作參考。
策略一:激發(fā)學生對數學文本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影響學習成績好壞的直接因素。為了學生學好數學,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就一定得激發(fā)學生對數學文本的閱讀興趣。有了興趣,養(yǎng)成數學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才會水到渠成,達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1.家校共創(chuàng)數學閱讀的氣氛。我們都知道,良好的氣氛是培養(yǎng)興趣的基礎。數學教師可以建議班主任在班里的讀書角購置一定數量的有趣的數學讀本、畫冊和模型,或者在微信和QQ家長群建議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買數本數學課外讀物,比如《有趣的數學世界》《圖形王國的奧秘》《數學城堡的探索》《數學大世界》等,建議每個人只買一到兩本,大家互相交換著閱讀。用這些包羅萬象而有趣的游戲、趣事、軼聞、算法等吸引學生的眼球,在互學共議中營造閱讀氛圍;讓孩子領略數學世界的無窮樂趣,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欲望,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引導下,逐步養(yǎng)成數學閱讀興趣。
2.從自主閱讀到交流分享讓人人愛上閱讀。在課堂上,學到概念、公式、推理圖形時,要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自己先閱讀,看看能理解多少,然后教師詳細,接著再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拓展,以此來測試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如果整體掌握得不錯,給予全班鼓勵和表揚;如果不太理想,就讓閱讀能力強、理解深刻的同學分享自己的方法和心得,然后大家結合自己的問題一起討論。熱烈而理智、積極又樂觀、你一言我一語,直至搞清弄懂為止。這種先自讀后交流討論的閱讀方式,很好地消除了學生的畏懼心理,成功的情感體驗能愉悅他們畏難數學的情緒,使之喜歡上閱讀。
策略二: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中年級學生,隨著詞匯量的增加、閱讀經驗的積累,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知識的難度和廣度也在逐步加深,以他們現有的認知水平不一定能閱讀到位,抓住數學語言的特點,運用恰當的閱讀方法。此時,就需要教師給予科學的、明確的指點和引導,使學生學起來輕松,用起來靈活,還行之有效。
1.掌握數學語言的特點有助于閱讀文本內容。所謂的數學語言,就是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這三類語言構成了數學文本。只要很好地掌握了這些語言的含義、特點、作用和用途,那么文本內容就不難理解,所表達的數學信息也就能準確無誤地獲悉。教師不僅教授學生三類語言,還要教會這三類語言之間的轉換以及相互關系,并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2.采用標注法閱讀有助于提高閱讀質量。標注法閱讀是一種大眾化閱讀方法,自古即有,歷久彌新。因為它一目了然、所注意思層次清楚,能幫助閱讀者記錄問題、畫下重點、演繹推理、觸類旁通等。具體來說,就是教會學生在閱讀文本時,用不同顏色和符號標記、注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策略三:進一步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分析了數學語言的特點,知道了數學文本的構成,教會了閱讀的方法,就算是教學任務完成了嗎?只能說完成了一半。教師還應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逐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1.在概念教學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概念、定義等規(guī)律性文字敘述是數學語言的基本組成要件,其包含了絕大部分知識點,是數學科目的基石和框架,故準確理解概念和定義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教學中,對于概念類語言,教師要指導學生厘清其中的層級關系,用舉例子、做比較、判正誤的方式,讓學生既理解了概念內容,又引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
2.在日常實戰(zhàn)中提升閱讀能力
所謂的實戰(zhàn),是指平時的練習、作業(yè)和考試,針對練習、作業(yè)和考試中的錯誤,倒推尋找原因,是概念定義不清、馬虎大意,還是題意理解不透或者不懂。針對問題,教師對錯誤點進行一對一指導、講解,沒能準確把握題意,就是不明白考查的具體知識點,“馬虎”是因為沒有抓住題干中的細微條件或暗含元素……通過辨析,教師應教會學生如何抓題干中的關鍵詞,挖掘題意中暗藏的關系式,圖文結合要細致全面等,提升他們的思辨及閱讀能力。
3.在表達交流中鞏固閱讀能力
表達交流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一般有三種模式: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社會之間。在學校,第一種模式是學生獲得數學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第二和第三種模式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更能鞏固所取得的成績,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便于學生鍛煉自己運用數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譚祥瑜.小學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數學教育,2017(6):138.
[2]陸游.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閱讀培養(yǎng)策略[J].時代教育,2018(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