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坤 郭木桂 陳小春
摘要? ? 紅粉佳人櫻是適應(yīng)南方地區(qū)生長的主要觀賞櫻花品種。為篩選出紅粉佳人櫻嫁接的最佳砧木、嫁接時間、接穗貯藏時間等,進行了紅粉佳人櫻的嫁接技術(shù)研究。結(jié)果表明,嫁接紅粉佳人櫻時,選用臺灣寒緋櫻和福建山櫻花作為砧木,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時間以早春嫁接最好;接穗貯藏時間以采后貯藏3 d或現(xiàn)采現(xiàn)接為佳;紅粉佳人櫻一年生嫁接苗以株行距為30 cm×50 cm的種植密度,生長量指標最大。
關(guān)鍵詞? ? 紅粉佳人櫻;嫁接;成活率;種植密度;生長量
中圖分類號? ? S685.99?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21-0139-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xué)(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紅粉佳人櫻為薔薇科梅亞科櫻屬落葉喬木,是吉野櫻和臺灣緋寒櫻雜交品種。樹高可達15 m,葉長10~12 cm,葉寬6~7 cm;葉質(zhì)厚,表面帶濃黃綠色光澤,背面白色帶淡黃綠色,主脈帶淡紅紫色;葉橢圓形至橢圓狀倒卵形,先端尾狀銳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鋸齒為單鋸齒,先端銳形芒狀,鋸齒先端有小腺體紅紫色且較小;葉柄長約2 cm,淡黃綠色,帶紅紫色;蜜腺盤狀,1~2個生于葉柄上端;花期2月初至3月,先花后葉,花粉紅色、淡紅紫色;花徑約3 cm,花瓣5個,傘形花序,苞片較小且長1.5~5.0 mm,花柄長1.0~1.3 cm;萼筒筒狀鐘形,紅紫色;萼片長卵形,先端銳尖形,少數(shù)細鋸齒形;果實濃紅紫色。紅粉佳人櫻需冷量很少,在南方適應(yīng)性強,既喜陽,又耐半蔭,既喜溫暖,又較耐高溫,抗逆性強,是南方首選的優(yōu)良觀賞櫻花品種。本文通過探究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時間和不同接穗貯藏時間對紅粉佳人櫻嫁接成活率的影響,并設(shè)置不同種植密度探討其對紅粉佳人櫻苗木生長的影響,以篩選出紅粉佳人櫻嫁接的最佳砧木、嫁接時間、接穗貯藏時間和紅粉佳人櫻一年生苗木最佳的種植密度,以期為紅粉佳人櫻嫁接種植生產(chǎn)實踐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地位于漳平市桂林街道南美坪社區(qū),面積為0.67 hm2,地理位置為東經(jīng)117°44′、北緯25°26′。地處中亞熱帶氣候帶,年均氣溫16.9~20.7 ℃,無霜期300~357 d,全年日照時數(shù)為1 878.9 h,年平均降水量1 450~2 100 mm,全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8%左右。
1.2? ? 試驗材料
選用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臺灣寒緋櫻和福建山櫻花當年生地徑達1.0 cm以上的播種苗作為砧木;選用長勢健壯、葉芽飽滿、無病蟲害的紅粉佳人櫻一年生枝作為接穗。
1.3? ? 試驗設(shè)計
1.3.1? ? 不同砧木、不同接穗貯藏時間嫁接成活率對比。于早春(2月),分別以一年生福建山櫻花和臺灣寒緋櫻播種苗為砧木,按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0 d)、采后貯藏3 d、采后貯藏15 d、采后貯藏30 d等4種不同的貯藏時間對紅粉佳人櫻接穗進行處理。共設(shè)2次重復(fù),每個重復(fù)嫁接100株。3月中旬,調(diào)查嫁接成活率。本試驗中,接穗采后貯藏15 d、采后貯藏30 d的部分接穗芽苞已萌動,在嫁接時,未采用這部分芽。
1.3.2? ? 不同砧木、不同嫁接時間嫁接成活率對比。以一年生的福建山櫻花和臺灣寒緋櫻播種苗為砧木,于早春(2018年2月1日)、夏季(2018年5月21日)、秋季(2018年8月21日)3個時間點進行嫁接紅粉佳人櫻試驗。設(shè)2次重復(fù),每個重復(fù)處理嫁接100株。于嫁接50 d后,調(diào)查嫁接成活率。
1.3.3? ? 一年生嫁接苗種植密度試驗。建立3塊試驗地,于2017年12月中下旬采用漳平市本地的一年生臺灣寒緋櫻播種苗為砧木,種植密度設(shè)3個處理,分別為株行距20 cm×50 cm、30 cm×50 cm、50 cm×50 cm,分別在3塊試驗地進行移栽,澆足定植水。設(shè)2次重復(fù),每個重復(fù)處理面積100 m2,試驗面積共計600 m2。于2018年立春前后選用健壯的一年生紅粉佳人櫻枝條為接穗,進行嵌芽接。部分未嫁接成活的苗木,及時采用同期事先準備好的紅粉佳人櫻嫁接容器苗進行補植。2018年12月上旬,采用福建省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的調(diào)查方法,每個重復(fù)試驗地隨機抽取苗木各100株,實測每株苗木的高度和地徑。
1.4? ? 試驗實施
采用嵌芽接法[1-2]進行嫁接,為使砧木莖皮易于剝,于芽接前2~3 d給砧木澆水。選當年生紅粉佳人櫻含飽滿腋芽的健壯枝條作接穗,采接穗時選擇睛天,采后用濕布包住,豎立放入冰箱,冷藏溫度為5 ℃。去除葉片僅留葉柄,在接穗的芽下方向下斜切,深達木質(zhì)部,再在芽上方斜切,取下芽片;按照芽片大小,用利刃在砧木距地6~8 cm處向下切 (稍帶木質(zhì)部0.5~0.7 mm),切口長度1.5~2.0 cm,去掉切口前段約0.5 cm的砧木皮層,將芽片插入砧木切口中,用薄膜條綁緊。當嫁接苗成活并長出嫩綠的新葉時,在接穗20 cm以上處剪斷砧木,去除薄膜條;當接穗新梢長至20~30 cm時,全部剪去接穗處及以上的砧木。要及時將砧木上的萌芽和萌蘗條剪除,以集中養(yǎng)分供給接口,以利傷口愈合,促進接活新梢快速生長;當嫁接樹苗莖干上不斷地長出側(cè)枝、側(cè)芽,為了不影響主干的粗生長、高生長,應(yīng)及時抹除側(cè)芽。對嫁接苗主要進行3次鋤草和施肥,具體時間為2018年4月中旬、6月上旬和7月中旬。因紅粉佳人櫻長勢快,主干未能及時木質(zhì)化,因而需對苗木進行固定,防止苗木倒歪。
2? ? 結(jié)果與分析
2.1? ? 不同接穗貯藏時間對紅粉佳人櫻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以福建山櫻花為砧木嫁接紅粉佳人櫻時,4個接穗貯藏時間的嫁接成活率不同。進一步經(jīng)方差分析可知,F(xiàn)=8.44>F0.05(3,4)=6.59,說明4個接穗貯藏時間處理在α=0.05水平上差異顯著,通過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LSD=1.78),表明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采后貯藏15 d均與采后貯藏30 d差異顯著,說明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采后貯藏15 d都可以進行嫁接,并且以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處理的接穗嫁接為佳(嫁接成活率較高,分別達98.0%、98.5%)。
以臺灣寒緋櫻花為砧木進行嫁接紅粉佳人櫻,接穗以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分別達98.5%、99.0%。進一步經(jīng)方差分析可知,F(xiàn)=21.67>F0.05(3,4)=6.59,表明4個接穗貯藏時間在α=0.05水平差異顯著,通過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LSD=1.7),表明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采后貯藏15 d均與采后貯藏30 d差異顯著,說明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采后貯藏15 d都可以進行嫁接,并且以現(xiàn)采現(xiàn)接、采后貯藏3 d的接穗嫁接為佳。在本試驗中,以福建山櫻花和臺灣寒緋櫻為砧木進行嫁接紅粉佳人櫻時,接穗現(xiàn)采現(xiàn)接均較采后貯藏3 d處理的嫁接成活率略低。
2.2? ? 不同嫁接時間對紅粉佳人櫻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2可知,以福建山櫻花為砧木進行嫁接紅粉佳人櫻時,早春(2018年2月1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達98%,分別較秋季(2018年8月21日)和夏季(2018年5月21日)嫁接成活率高2.5和16.0個百分點,進一步經(jīng)方差分析可知,F(xiàn)=98.78>F0.01(2,3)=30.8,說明3種嫁接時間在α=0.01水平上差異極顯著,通過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LSD=7.15),得出早春嫁接與夏季嫁接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秋季嫁接處理差異不明顯。
以臺灣寒緋櫻花為砧木進行嫁接紅粉佳人櫻,早春嫁接成活率最高(98.5%),分別比秋季和夏季嫁接高2.0、15.5個百分點,3個處理經(jīng)方差分析,F(xiàn)=142.17>F0.01(2,3)=30.8,說明3種處理在α=0.01水平上差異顯著,通過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LSD=5.84),得出早春嫁接與夏季嫁接處理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與秋季嫁接處理差異不明顯。
由此說明,嫁接時間對紅粉佳人櫻嫁接成活率影響明顯,早春嫁接較夏季嫁接成活率明顯更高。這可能與嫁接時試驗地點的氣溫以及接穗的生理狀態(tài)有關(guān),主要是因為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后需要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才能形成愈傷組織,溫度和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愈傷組織形成的速度和數(shù)量。
2.3? ? 不同砧木對紅粉佳人櫻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由表1可知,通過不考慮交互作用的兩因素(因素A:不同砧木,因素B:不同接穗貯藏時間)方差分析得出,F(xiàn)A=9
2.4? ? 不同種植密度對紅粉佳人櫻一年生苗木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種植密度對紅粉佳人櫻地徑生長具有一定的影響。紅粉佳人櫻嫁接苗地徑生長以株行距為30 cm×50 cm和50 cm×50 cm處理為佳,其平均地徑分別為2.06、2.04 cm,分別較株行距為20 cm×50 cm處理高17.0%、15.9%。進一步經(jīng)方差分析,F(xiàn)=40.19>F0.01(2,3)=30.8,得出3個株行距處理在α=0.01水平上差異顯著,通過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LSD=0.22),得出株行距為30 cm×50 cm、50 cm×50 cm處理與20 cm×50 cm處理對紅粉佳人櫻地徑的影響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不同種植密度對紅粉佳人櫻嫁接苗的苗高具有一定影響。紅粉佳人櫻嫁接苗苗高指標以株行距為30 cm×50 cm處理為佳,平均苗高為2.43 m,分別較株行距為50 cm×50 cm和20 cm×50 cm的處理高9.0%、10.5%。進一步經(jīng)方差分析,F(xiàn)=33.5>F0.01(2,3)=30.8,得出不同種植密度處理在α=0.01水平上差異顯著,通過LSD方法進行多重比較(LSD=0.18),得出株行距為30 cm×50 cm處理與50 cm×50 cm、20 cm×50 cm處理對紅粉佳人櫻苗高的影響差異達極顯著水平。
3? ? 結(jié)論與討論
通常落葉樹在春季枝條發(fā)芽前進行嫁接最適宜,櫻屬植物嫁接的最佳季節(jié)為早春砧木剛萌動的前后2~3 d內(nèi)[3-4]。本研究所用砧木福建山櫻花、臺灣寒緋櫻均與接穗紅粉佳人櫻的萌動時間基本相同,都為早春。由此可見,早春為嫁接紅粉佳人櫻最佳時間。影響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親和力,親合力是指接穗和砧木在內(nèi)部組織結(jié)構(gòu)、遺傳和生理方面,彼此相同或相近,從而能夠互相結(jié)合在一起的能力。親和力高,嫁接成活率高,植物親緣關(guān)系越近[5-6]。本研究中福建山櫻花和臺灣寒緋櫻均是嫁接紅粉佳人櫻合適的砧木,說明砧木和接穗的親合力強,嫁接成活率高。本研究中,接穗貯藏時間以采后貯藏3 d或現(xiàn)采現(xiàn)接為佳,而接穗現(xiàn)采現(xiàn)接的嫁接存活率略低于采后貯藏3 d,主要可能是因為在嫁接的前1 d,試驗地下大雨,在采接穗前,接穗已充分吸收了大量水分,導(dǎo)致接穗現(xiàn)采現(xiàn)接時接穗愈傷組織的愈合能力較差。紅粉佳人櫻一年生嫁接苗的各生長量指標均以株行距為30 cm×50 cm處理的生長量最大,50 cm×50 cm處理次之。
4? ? 參考文獻
[1] 聶超仁,許小過,況紅玲.櫻花嫁接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J].湖北林業(yè)科技,2019,48(2):92-94.
[2] 何愛華,孫李勇,王賢榮.櫻屬植物嫁接繁殖技術(shù)概述[J].江蘇林業(yè)科技,2018,45(3):47-49.
[3] 孫敦琴.嫁接櫻花技巧[J].中國花卉盆景,1995(2):13.
[4] 王挺,劉錦,黎念林,等.3種櫻花嫁接繁殖試驗[J].江蘇林業(yè)科技,2016,43(4):25-26.
[5] 張燕,鄧思,沈峰杰,等.青錢柳砧穗及品系嫁接親和力初探[J].南方農(nóng)業(yè),2017(1):45-46.
[6] 史星雲(yún),郭艷蘭,王長永,等.不同釀酒葡萄砧穗組合硬枝嫁接親和力研究[J].中國果樹,2016(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