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偉
(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一直以來,學生管理都是高職院校極為重視的一項工作。由于高職生具有自律性不強、情緒波動大等特點,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調整學生管理方式,采用一些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來幫助高職生緩解壓力,從根本上提高綜合素質。
激勵機制是指從人們的需求動機出發(fā)來滿足其實際需求,從而達到提高工作積極性的目的。在物質或精神獎勵的激勵下,人們會獲得更強的拼搏動力,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工作中。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現(xiàn)代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也開始朝著多元化、復雜化的方向發(fā)展,在校園這個小型社會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在技術不斷進步的信息時代,高職院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高峰,學生數(shù)量急速增多,導致師資力量嚴重不足,這就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從而促進高職院校穩(wěn)定發(fā)展。然而,高職生有著較強的自主意識,對精神與物質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沒有過多精力參與社團活動,而學生干部也會因種種原因工作不積極,這些問題對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盡快完善激勵制度,爭取將學生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發(fā)揮出來。
當代大學生思想積極、健康、向上,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普遍能夠客觀認識社會發(fā)展中的一些問題,并能夠冷靜分析,做出正確選擇。如能客觀評價“中美貿易戰(zhàn)”,正確定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努力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積極宣傳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但是,高職生作為高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其自身特點。
從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現(xiàn)狀來看,高職生普遍存在自律性差的問題,給高職院校教育者與學生管理人員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如部分高職生經常遲到、曠課,玩網絡游戲成癮,不遵守校紀校規(guī)等。此外,由于自律性不強,高職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會出現(xiàn)思想偏激、行事沖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為日后的就業(yè)和發(fā)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根據(jù)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可知,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農民家庭、工人家庭以及貧困家庭,部分學生經濟條件較差,面臨生活、學習、就業(yè)等多重壓力。以我院為例,每年申請勤工儉學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而學院能夠提供的勤工儉學崗位有限,以至于一些學生想方設法去做兼職,如發(fā)傳單、做促銷等,其中一些學生被騙,付出了艱辛勞動卻沒有拿到應有的報酬。另外,隨著課業(yè)負擔不斷加重,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不能完成學習任務,就我院來說,每年均有0.1%~0.2%的學生因為考試不及格課程過多而不得不留級。還有一些學生不滿意自己的學歷,考慮到社會用人單位的高要求高標準,對前途比較迷茫。以上種種生活、學習、就業(yè)方面的壓力,使得一些高職生有抑郁傾向,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在現(xiàn)階段,很多學生選擇就讀高職院校是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在父母的強壓下,他們十分不情愿地來到高職院校繼續(xù)學習。同時,由于社會上某些不良之風的錯誤引導,很多人認為高職院校學生都是壞學生,與本科院校學生存在極大的差距。長此以往,很多心思細膩且敏感的高職生會產生自卑心理,甚至萌生厭學、棄學的念頭。
理想激勵的最大作用是將人們的行動與意愿緊密聯(lián)系到一起,產生一股十分強大的推動力,促使每一個有理想的人甘愿為之奮斗終生。引導高職生樹立理想,不僅能夠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就業(yè)觀,還可以讓高職生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要占領思想政治教育課主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黨的先進理論、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融入高職課程教學中,讓學生深入理解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從而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向最終的奮斗目標不斷前進。
同時,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高職生客觀認識現(xiàn)實問題,及時回答高職生關心的網絡問題。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人員要指導學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獨立面對生活中的諸多困難,突破學習中的阻礙。
在高職院校這個小型社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于高職生來說,有很多優(yōu)秀人物都值得自己去學習,如舍己為人的英雄、敢于同病魔斗爭的患者、勤奮學習的殘疾學生以及助人為樂的普通群眾等。這些看似平凡的人身上卻有著不平凡的精神,不僅能為高職生指明前進的方向,還能為他們點亮一盞希望之燈。絕大多數(shù)高職生有著自己的就業(yè)方向與人生抱負,在榜樣力量的影響下,他們會有更加明確的奮斗目標,在充滿活力的青春年華不斷努力逐漸向榜樣靠近。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在為學生樹立榜樣時,要盡可能選擇一些與學生有相似之處的普通人,切記不可樹立那些虛無縹緲、遙不可及的榜樣。管理者可從身邊的學生入手,將一些優(yōu)秀學生樹立成榜樣,讓高職生認識到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敢拼搏,無論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都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學習目標。另外,可以邀請校友回校演講,用身邊的真實案例鼓舞高職生,使他們相信平凡的自己同樣可以取得不平凡的成功。
對于高職生而言,最有效的激勵方法是獎勵與處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要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而對那些不思進取的后進生給予適當?shù)奶幜P,通過這種獎勵與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幫助高職生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之路。高職院校能采用的獎勵方法有很多,如按照學習成績和操行評分排名,頒發(fā)獎學金、優(yōu)秀證書、獎狀等。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者要盡可能將物質與精神獎勵相結合,使學生充分理解獎勵的意義。
加強班級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設置班級信息員。教師在詳細掌握違紀學生違紀事實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屢教不改則給予更加嚴厲的處分。如我院對學生的處分分為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5種。事實上,懲罰對高職生來說是一種負面獎勵,通過行之有效的懲罰措施,不僅能夠讓學生記住錯誤,還能引發(fā)其思考,從失敗中尋找成功的道路,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