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玲
一、星星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技術時代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泛指一組導致顯著社交、溝通和行為方面困難的廣泛性發(fā)展障礙?!肮陋毎Y”三個字代表的不是一種定義明確的疾病,而是一個復雜的“譜系障礙”,它對一個人的影響貫穿一生。孤獨癥者“也許他們不愿和你對視,也許他們很難和你交流,也許他們聽不懂你的語言,也許他們的行為總是事與愿違……”這些也許我們都無從解釋,所以有人把這些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孤獨癥的確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一般認為與遺傳基因、大腦的結構異常和環(huán)境因素等多種病因構成。但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就會發(fā)現,孤獨癥兒童的主要問題是溝通、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部分還伴隨著感統(tǒng)系統(tǒng)的失調。
(一)教育信息化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發(fā)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有兩層含義:一是把提高信息素養(yǎng)納入教育目標,培養(yǎng)適應信息社會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應用于教學與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于特殊學生來說,教育信息化也同等重要?!短旖蚴信嘀菍W校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信息技術課程定位為選修課程。其目的在于使學生具有收獲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化教育技術的合理運用,能有效提高培智學校課堂教學效果。
(二)生活信息化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生活信息化方方面面都有所彰顯。人們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可以采用支付寶、人們點才可以使用外賣APP,人們駕車出游可以借助導航。對于殘疾兒童甚至是孤獨癥兒童來說,每天也都生活在這樣的信息化時代中。信息化技術媒介的運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殘疾學生簡化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例如在超市選購食品,一個言語有障礙的孩子可以利用手機中的圖片向售貨員展示自己想要的物品,以達到交流的效果。
二、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繪畫為例,輔助干預提升孤獨癥兒童表達內心情感的能力
有研究調查表明,孤獨癥兒童在溝通和社交方面困難表現在: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能提取抽象的信息、不能與人進行交互式的會話、不能用語言來描述情緒、不能對自己的行為或者想法做出解釋等。關鍵還需要老師在第一時間能夠了解孤獨癥患兒的內心想法。結合這些問題作為特教教師,我開始初步嘗試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干預。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方法先行讓患兒流露出內心的情感。以下兩個案例,分別從圖片交流溝通系統(tǒng)和繪畫以及繪畫心理學角度初步實踐分析了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干預的優(yōu)勢。
(一)樣式發(fā)展、寫實繪畫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PECS)主要針對那些無語言或語言有限的孤獨癥兒童的溝通問題,其理論基礎是操作條件反射理論,導致孤獨癥兒童使用圖片系統(tǒng)來應對簡單的問題,借助視覺支持幫助其獲得功能性交流。
通過實踐觀察部分孤獨癥兒童在繪畫過程中,開始關注自己以外的實物或環(huán)境。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情感需求來采取繪畫的形式。突出在內心中特別重要的東西。
案例一:同學A,男生,孤獨癥,智力殘疾、行為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語言障礙。在一次信息技術課上,老師要求用畫圖板畫出自己媽媽。同學A,很夸張地用一個大大的橢圓形工具畫出了媽媽高大的身體,反而頭部卻用小的圓形工具畫的比較小?,F實生活中,這位媽媽確實又細又高,這個作品就是同學A在運用圖畫板的時候對現實生活中的媽媽的特征進行了取舍,突出了明顯的特點,對人物采取了樣式的關注,體現了孤獨癥同學A對現實生活的感知能力和內心對媽媽的情感表達在不斷加強。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應用行為分析首先采用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聽懂指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利用其對母親的特殊反應,培養(yǎng)學生使用繪畫板中的圖形工具這一新的技能。雖然沒有語言交流,但借助信息技術這一手段清晰地表達出了孩子內心對媽媽的外在形象的描述,加上教師的分解回合式教學,孩子最終說出了她獨特的語言“媽媽”,并得到了老師及時的肯定和獎勵。
(二)繪畫心理治療及對孤獨癥兒童的干預
繪畫作為心理干預手段已有很多年??茖W家發(fā)現,繪畫心理干預不僅可以處理人們的情緒和心理創(chuàng)傷,還可以提升心理障礙。繪畫是人們最適宜的心靈表達方式,它發(fā)展象征性的語言,能觸及人所不知的心靈感受,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將他們整合到人格里,直至發(fā)生治療性的變化。
也有研究表明,孤獨癥兒童對色彩的關注度比較高。如果讓他們在計算機上畫圖只采用黑色的鉛筆來操作,他們可能就不能夠堅持下來,或者是對此失去興趣。但是使用信息技術中的涂色功能的話,他們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堅持的時間也會長一些。這說明這樣的孩子對于顏色的敏感度明顯的高于其他刺激。
三、未來星星的孩子能否在信息化時代生存
面對孤獨癥兒童干預的種種問題和困難,信息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供輔助干預的解決辦法。有些先進的治療技術和方法一直也在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傳播、宣傳尋求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在特殊學校的部分課程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例如信息技術手段中的繪畫這一功能,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孤獨癥孩子的興趣,提高他們表達內心情感的能力。部分孤獨癥兒童對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不抵觸,不反感。在干預孤獨癥兒童溝通交流障礙上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幫助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為溝通搭建了一個外部橋梁和視覺助推力。設想有一天,這群星星的孩子,可以用手機來進行購物;可以用繪畫來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甚至是出一本合集來與社會上更多的人分享。正如著名鋼琴家郎朗一樣,每一個特殊的孩子都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需要家庭、老師、社會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去共同的發(fā)現和培養(yǎng)、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最終目的是使孤獨癥患兒能夠通過有效的干預方式適應社會、自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