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仟洋
摘 要:當前的小學Scratch編程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效果不佳,學生容易遺忘,不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學習等等。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維、主動學習的能力,是目前scratch課堂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微課;Scratch編程教學;教學應用
Scratch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設計開發(fā)的一款面向兒童的簡易編程語言。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的教學方法在Scratch教學中并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這種教學方法效果不佳,學生容易遺忘。由于教學內容課時過短,很多操作步驟教材沒有詳細說明,再加上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阻礙部分學生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就需要一種可以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學習的資源,不僅要能夠重復使用,而且可以根據學習水平進行選擇。微課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途徑。微課的出現,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對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維、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一、微課在Scratch教學中的設計原則
教師是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學生是知識建構的主體。教師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動機;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與學習相關知識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教師自己開發(fā)的也可以是尋找來的,通過這些問題應該要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索的主觀能動性。
因此,在Scratch教學中設計教案及微課程時,我們特別注意運用教學方法,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采取任務驅動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以問題設置為導向
在設計微課程流程的時候,要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做出相應的問題預設,通過微課提出問題,讓學生留有時間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由教師講解到底,從而埋沒了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活動以提問為線索,以解問為動力,以活動為手段,以實踐解決問題,強化知識,提高能力為目標。在讓學生通過微課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而不是依瓢畫葫蘆,讓學生解惑答疑,減少教師的講解,使教師真正做到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二)以任務驅動為學習支架
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教師應該緊緊圍繞目標設置相應的任務,通過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突破教學重點、難點,逐步遞進的任務呈現,可以給學生帶來成就感,也讓他們能對知識點的關聯有個清晰的認識與了解,便與展開實踐性的應用。利用微課的任務驅動設計應當盡量貼近程序設計的真實過程,同時要注重任務的趣味性,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總之,在教師應用微課進行教學的時候,就需要老師根據教學內容有選擇的進行應用,什么時候用,怎么用,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不要變成,為了用微課教學而使用微課,這要就會失去微課本身的優(yōu)勢。
二、微課在Scratch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課堂中的教學實踐應該是依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加入微課的環(huán)節(jié)后,再做適當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Scratch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程序設計的一般過程,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因此,教學的總體框架大概可以概括為:設計、實施、評價、完善、展示,五個部分。
這種微課式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和學生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他要求學生要有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本身就要具有較強的信息素養(yǎng),能理解微課視頻中教師設計的知識點與目的,是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挑戰(zhàn);當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錄制微課程的質量等方面有要有充足的準備,也是一種多角度能力的挑戰(zhàn)。我們主要把微課環(huán)境下的Scratch課堂教學模式總結如下圖所示:
三、微課在scratch教學中的應用反思
信息技術的課堂中利用好微課,我們可以更加有目標、有手段,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能體驗到學習的收獲,當然在運用微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到很多地方。
第一,教師引領,學生主體
微課的教學模式,并不是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已經錄制的相關微課向學生一分發(fā),然后就讓學生去自學,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這點很重要,微課的利用只是我們教學的一種手段,并不能主導我們整個教學的發(fā)展過程,在很多的重點知識、難點環(huán)節(jié),老師還是要把學生的關注點轉移到教師的講解中來,利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有針對的歸納、反饋,然后通過這些問題,層層剝開,直達我們的教學目標。
第二,把握時間,合理運用
我們的課堂教學時間是寶貴的,也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生的觀看微課上,我們要規(guī)劃好課堂的教學時間,不能讓微課侵當了我們所有的課堂時間,從而造成時間的浪費或者是教學效率的低下。當然,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我們不能錄制太多的微課,這樣會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很多時候學生會在選擇上浪費太多的時候,從而造成教學效果的偏差,結果適得其反。
四、結束語
通過微課的引入,原來學生跟著教師的演示模仿的教學過程得到了很大的改變,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完成學習內容和進度,這樣在課堂上就不會為了某個學生的問題而耽誤全體學生學習的情況發(fā)生。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的引導者,讓學生有了自己思考探索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