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偉 陳潛 李鴻輝(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 廣西 南寧 530012)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運動領域也受到其積極的影響,運動方法講究科學化,運動訓練理論也更新?lián)Q代。近些年來,功能性體能訓練在得到開發(fā)并且廣發(fā)利用之際,受到了我國體育科研組的重視,它能夠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甚至在大眾健身的方面,都可以進行運用。因此,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對體育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以及方法,帶來了一場浩大的革命。
功能性訓練在我國,算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尚且還在發(fā)展之中。但是在羅馬以及希臘地帶,功能性訓練早已存在了數(shù)千年。最初,功能性訓練是為了提高士兵的運動成績,讓士兵能夠有足夠高的戰(zhàn)斗能力戰(zhàn)場殺敵,提高士兵在戰(zhàn)場上的存活能力。并且在古代奧運會的項目篩選中,能夠提高士兵的體能,讓他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
在十九世紀之初,工業(yè)革命浩浩蕩蕩的開展著,俄羅斯、德國、美國等一些國家,受到工業(yè)革命的刺激,學校的數(shù)量飛漲。與此同時,體育學科逐漸發(fā)展,學校逐漸通過體育鍛煉對一些慢性疾病進行治療。通過長時間的摸索,研究了舞蹈、體操等多項的體育鍛煉項目。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成為了后人建造體育館、健身中心等體育鍛煉場所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固定器械的訓練是現(xiàn)代力量鍛煉的主要運動,例如鸚鵡螺機、史密斯機。不可否認,它們擁有著諸多優(yōu)點,例如,完善訓練知識、增肌、提高工作效率等。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固定器械訓練不可過度依賴。
過度依賴固定器械訓練帶來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肌肉的穩(wěn)定性與平衡性失調,損失一大部分的神經(jīng)肌肉的工作。所以,器械訓練只能作為功能性訓練的補充訓練進行,并非所有的固定器械訓練都可以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我們必須要進行正確的選擇。
核心穩(wěn)定性被描述為核心肌肉的在人體四肢運動時保持搞工作效能的一種能力。是運動的時候,保證脊柱與骨盆之間的關聯(lián)區(qū)域穩(wěn)定性的前提條件。但是,核心力量與運動員身體的強壯情況是否就成正比呢?答案是否定的。核心力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余的核心力量不過是浪費,只能夠讓整體力量表現(xiàn)更加出色,并不能增加力量。所以,力量的提高還必須要從主要的涉及肌群著手。
不穩(wěn)定訓練是指訓練者在不穩(wěn)定的表面提高本體感覺和穩(wěn)性能力的訓練。現(xiàn)在比較常見的項目有博蘇球訓練、滑板訓練等。但是與此同時,不穩(wěn)定性訓練也受到了專家的質疑,通過研究之后,專家發(fā)現(xiàn),每當在不穩(wěn)定的表面上進行深蹲或者臥推練習的時候,肌肉力量的輸出會大大減少。所以,我們需要認知到,這并非就影響到了功能性的訓練,但是李力量訓練之中力量變化和力的輸出值減少,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近些年來,開始有大量的非常規(guī)訓練方法和手段開始涌入日常訓練之中,例如穴居人原始訓練、錘重擊、輪胎翻轉等方法,這些非常規(guī)的方法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并非科學合理的方法,很容易就導致受傷。
首先,我們必須要清楚,競技體育之中,功能性體能訓練之中的功能,是一個廣義之下的概念,與康復醫(yī)學之中的“功能性訓練”并不是一個概念??祻歪t(yī)學之中,“功能性訓練”主要是讓患者通過某種訓練,逐漸恢復人體基本的日?;顒幽芰?。而在競技體育之中,“功能性訓練”的要求要高很多。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競技體育之中的“功能性體能訓練”,包含著三個層次。而這三個層次,是互相關聯(lián),并且是遞進的關系,是一個金字塔模型的。由塔尖往下可以依次分為“發(fā)展專項能力——發(fā)展力量、速度、爆發(fā)力等運動能力——建立高質量的身體功能動作模型。”
通過這樣簡單明了的介紹方式,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個金字塔底層的,也是第一個層次的功能性訓練,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建立高質量的動作模式?;A往往決定著你的上限,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這一點進行重視,因為這是達到后面兩個進階層次的前提條件,如果我們忽略了這基礎的一層次的功能性訓練,那么必然無法達到更高層次的提高。
第二個層次的功能性訓練是身體功能。同時,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的運動項目的目標,是所有運動員都必須具備的身體功能。力量、速度、爆發(fā)力、靈敏性、動態(tài)平衡這些運動能力,基本上來說,是每個運動項目都需要的。這是平衡能力,以及提高的前提,基礎之上的提高訓練,保證各個運動能力的平衡發(fā)展,是拔尖的前提。
第三個層次是發(fā)展專項的運動能力。這一點是區(qū)分的點,它根據(jù)不同的運動項目而不同,一個項目中的功能性體能訓練,對于另外一個運動項目可能不具備任何的功能性,因為他們是獨立的。例如,花樣游泳運動員,進行一個快速揮臂的動作,這符合花樣游泳比賽的一些專項技術特點,可以提高這些花樣游泳運動員在比賽時候揮臂的力度與速度,但是這個動作對于足球運動員來說,卻是沒有任何功能性可言的。
功能性體能訓練,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推崇,主要是因為其優(yōu)異的提高效果。但是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知到,功能性體能訓練的訓練方向是運動形式,而并非說是某塊肌肉。這是與普通的訓練最大的區(qū)別。
肌肉的強壯與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力量的強度,但是肌肉的功能,屬于大腦進行操控。大腦的識別不是單個獨立的肌肉,而是針對外界給予的刺激產(chǎn)生功能性的動作反應。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成,肌肉的機能,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于它被激活的環(huán)境。在某一個運動形式之中,肌肉可能是以某一種特定的方式進行運動,但是在另外的一種運動形式之中,肌肉的運動形式就可能完全相反。而往往競技體育之中,運動形式都是復雜多樣的,這不僅僅是某一塊獨立的肌肉的運動,而是整個肌肉系統(tǒng)在運動的所有平面上的相互作用。所以,為了我們日常的訓練能夠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我們必須要將訓練的重點放在身體所有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上。因此,在對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分開目標點進行討論。例如,這個運動項目的規(guī)律、比賽的特點、技術結構如何、能量代謝特點等等。對這些項目特有的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之中,再建立一定的體能評估系統(tǒng),最后再制定好階段目標,以及體能訓練計劃。
不可否認,無論是何種的訓練方式,有其優(yōu)點,那必然也有缺點,是不存在完美無缺的訓練方式的。如果我們想要全面提高運動員的專項運動表現(xiàn),單一的訓練方式是肯定無法完成的,我們必須要將所有具備功能性的體能訓練方式進行整合。因為競技運動是一項復雜的項目,其中構成元素較多,所以,想要完美的將競技運動表現(xiàn)出來,同樣也需要多個元素。我們必須要認知到,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任何一種形式或者訓練方法能夠滿足最佳運動表現(xiàn)的要求的。
功能性體能訓練是一個較新的概念,但是它的存在與傳統(tǒng)的體能訓練,并沒有任何的沖突,也不是對立的。我們不需要因為功能性體能訓練就放棄傳統(tǒng)體能訓練,或者因為傳統(tǒng)體能訓練,就對功能性體能訓練抱有偏見。相反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tǒng)一的。他們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也有一定的區(qū)別。在某種情況之下,他們甚至可以進行互相轉換。
沒有普遍適用的功能性體能訓練方法,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非功能性的體能訓練,功能訓練與非功能訓練的區(qū)別僅僅在于目的上的不同。功能性的訓練,往往都有著明確、特定的目的,因此效率要較高一些。
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思維的本質都在于把事物綜合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边@就告訴我們,看待事件的時候,我們需要帶著系統(tǒng)性的態(tài)度去看待。功能性體能訓練就是如此,它能夠將人體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并不是以鍛煉某一個單獨的系統(tǒng)為目的,而是強調各個運動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相互作用,是為了提高所有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提高自身對于這些肌肉的控制能力。功能性體能訓練,針對的是動作,而并非法肌肉。它的存在讓身體上的所有肌肉像團隊一樣的,既有明確的分工,又能夠協(xié)同配合,進而提高肌肉的力量、平衡性以及協(xié)調性、爆發(fā)力。
最后,我們必須要清楚,無論是何種的體能訓練方法,他們的主體都是人。而人是一種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有機體,刻板不變通的訓練方式,是無法保證長久的生命力的。隨著運動員的年齡、體能狀態(tài)、訓練階段的變化,我們的訓練目標以及訓練的方法,也應該隨之而進行變化。功能性體能訓練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理念就是根據(jù)運動員自身的訓練情況及時的調整訓練方法,很多訓練方法,都是漸進式或者說是進階式的。
總而言之,功能性體能訓練整合和利用了許多的先進理念,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某項特定的技術能力,讓他們訓練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同時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訓練時候可能會發(fā)生的損傷事件。功能性體能訓練鋪天蓋地的襲來的同時,體能教練必須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目前,功能性體能訓練,已經(jīng)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許多的專家學者都對其進行研究,但是目前為止,實證性的研究還是比較少,這就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將這一先進的理念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