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竺琳琳,承德廣播電視大學
所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指教師依據閱讀材料提出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英語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閱讀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快速進入閱讀材料,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閱讀材料,進而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曾有一篇“WashingtonD.C.Bicy cle Tours”閱讀理解為例,為了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促使學生快速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華盛頓特區(qū),騎自行車旅行是人們喜歡的一種方式,你可以體驗櫻花單車之旅、古跡自行車之旅、首都自行車之旅和夜間自行車之旅四種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自身的優(yōu)勢,現在,請大家一起尋找,Whichpa ragraph appears the words“boo k in advance”?What will you d o at night/capital city bike tour?教師依據閱讀材料為學生設置了學習問題。學生在思考學習問題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尋找問題答案,如此一來,不但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發(fā)展了學生語言能力。通常情況下,在做英語閱讀理解題目時,可以首先閱讀給定材料的問題,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勢必會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結合閱讀材料內容,為學生設置細致、深入的學習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知閱讀材料內容,理解閱讀材料知識,進而提升學生語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是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內容。思維品質是指個體在思維方面所體現出來的一些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個體的邏輯推理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英語知識的獲得,還包含了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優(yōu)化學生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更廣泛、全面、系統(tǒng)角度獲取有效的閱讀材料信息,使學生更好理解閱讀材料,并促使學生在知識內化過程中增強閱讀理解能力,促使學生思維品質的不斷發(fā)展。以 “世界語言種類發(fā)展”閱讀理解為例,此題是一個典型的推理判斷題,這種題目就是為了考察學生思維能力。一些學生在選項A“They developed very fast”與選項B“They were large in number”之間搖擺不定。究其原因,就是推理判斷能力存在一定漏洞。為了更好培養(yǎng)學生推理判斷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復閱讀給定材料,根據閱讀材料中第一段“Languages have bee ncoming…12000languages betwe en them”中,結合關鍵詞“hunter-gather ers”得出:原始社會時期,人們以狩獵為生,小部落使他們形成了各自獨立的說話模式,人們產生了12000 種語言種類,由此合理推斷出當時社會的語言種類數量非常多,進而排除A選項,得出B選項。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目標,為學生設置一系列推理判斷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發(fā)展思維品質。
在全球化發(fā)展背景下,英語是國際交流的重要語言工具,教師更需要讓學生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才可促進他們國際交際能力的本質提升,從而切實將其培育成符合時代發(fā)展趨勢且具備極高文化底蘊的復合型人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延伸學生閱讀視野,增長學生文化知識,引導學生結合知識經驗對閱讀材料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識進行多元理解,從而促使學生不斷增長文化意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一篇閱讀材料介紹了一檔英國電視節(jié)目:一位名為Susanna Reid的主持人,開辟了一檔名為Sa ve Money:Good Food的電視節(jié)目,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利用更少的費用做出更美味的食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向學生介紹國外多元的電視文化,讓學生認識到各類電視節(jié)目的意義與價值,使學生更好了解西方社會生活,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增長文化知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拓展延伸學生閱讀視野,除了教材所涉及的西方文化知識外,教師可以在課外英語訓練中,利用《英語周報》《中學生英語》《英語廣場》等閱讀材料,讓學生在廣泛閱讀中拓展英語文化視野,潛移默化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在直觀、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中更好理解英語知識,提升英語運用能力。同時,生活化的教學手段,還能讓學生在發(fā)現英語知識的實際價值的過程中主動將英語知識內化為自身語言知識,進而不斷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使學生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身觀點看法,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能力。例如,閱讀材料介紹了“科技與生活”相關知識,如果教師在“The Vi-olence of Nature”教學中,適當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認識現代科技發(fā)展導致的地球能源消耗問題,勢必會減輕閱讀障礙,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當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讓閱讀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進而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升學生英語成績的可靠方法。教師應當堅持核心素養(yǎng)理念,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yǎng),不斷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發(fā)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