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思倩
【摘 要】對于一個國家來講,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更是國家建設中的棟梁。所以在對小學生進行培養(yǎng)的時候,要意識到小學生在年齡、心理以及智力等方面的發(fā)展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xiàn)對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格,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因此,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兒童情商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措施,為兒童情商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情商;培養(yǎng)措施
引言
在人的成長發(fā)展過程中,情商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有相關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取決于其智商的高低,剩下的80%則取決于情商。由此可見,情商對于人的重要性。對于學生而言,情商的高低水平會影響學習能力、交際能力,也會影響學生性格的形成與一生的發(fā)展。在不斷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對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語文教師應立足實際學情,合理選擇培養(yǎng)策略,促進兒童情商的提高。
1 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兒童心目中,老師是非常神圣的,基于此,兒童便會不自覺地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敬畏的心理,不敢過多和老師交流;另一方面部分教師或多或少地都有一種“師道尊嚴”的心理暗示,這就導致了師生之間的交流非常少,如果僅僅局限于課堂內(nèi)知識方面的傳授,很少涉及思想、生活領域,久而久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因此,為了很好地改善這一點,教師就應保證在語文課堂教學上的正常交流之外,還應加強和學生談心、溝通,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知道他們的愛好和愿望,這樣不僅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 利用語文教育的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情商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課程實踐活動,所以應當充分利用實踐活動培養(yǎng)兒童的情商可以定期舉行圖書交換活動,讓學生學會書籍推銷方法、團隊合作、協(xié)調(diào)方法等,從而在活動的過程中提升情商二再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競選班干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演講與口才;在進行競選演說前后,語文教師可進行指導與點評,讓學生學會清楚的表達自身意愿,從而改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確保情商可以得到培養(yǎng)二讓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對日常生活進行觀察,也是培養(yǎng)情商的一個重要途徑;對此,可以定期舉行郊游活動,讓兒童多接觸大自然,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所在;當活動結束后,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對于活動的感想,從而增強觀察能力、情感表達以及是非對錯辨別能力等,并由此培養(yǎng)情商二實踐證明,如果能夠充分利用語文課程實踐機會,并讓兒童充分參與活動,對于情商培養(yǎng)與提高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所以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盡量為兒童創(chuàng)造課程實踐機會。
3 開展課外活動
除去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也是培養(yǎng)兒童情商的良好契機,教師要能抓住兒童生性活潑、好動、愛玩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在課外活動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兒童情商,促進兒童全面發(fā)展。如在開春時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春游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和諧相處、互幫互助。同時,通過春游活動,也能讓兒童更為直接、真實地感悟大自然、體會大自然,有效培養(yǎng)兒童對自然、對生活以及生命的熱愛,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名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充滿生命活力的青少年。再者,教師也可以利用空閑時間組織兒童開展社會幫扶、敬老院慰問等活動,讓兒童與社會接觸,促使兒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學會孝敬長輩,學會感恩。
4 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兒童由于自身的年齡比較小,同時在心理和智力發(fā)展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會占據(jù)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們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導致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們的學習成績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在這種環(huán)境下,不僅無法實現(xiàn)對兒童智力的開發(fā),而且也無法實現(xiàn)對兒童的情商培養(yǎng)。在新課程標準提出之后,需要對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相對應的轉(zhuǎn)變,促使全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實踐中落實,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或者是對兒童的學習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在兒童的心目當中,教師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比較“神圣”的形象存在。在這一基礎上,兒童不自覺地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敬畏的心理,由于受到這種心理的影響,導致兒童很難與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無法及時得到滿足。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給學生展示出一種“尊師重道”的暗示,這樣長久以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學生很難與教師親近,更別說可以與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過程,也是人生旅程中十分關鍵的階段,對學生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良好思想品格的形成等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提高學生智力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愛好等特點,施之于相應的教學策略,善于挖掘?qū)W生內(nèi)在潛力,并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完善課外語文實踐活動,努力做到語文課堂內(nèi)外有效結合,以實現(xiàn)提高兒童們的綜合素質(zhì),有效培養(yǎng)兒童們情商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姜榮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7).
[2]陳麗云.情商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材分析[D].五邑大學,2017.
[3]韓運樂.淺析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兒童情商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3(1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