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兒童的成長,家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更與兒童發(fā)展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父母以及家庭與兒童心理健康關系緊密。只有擁有優(yōu)質的家庭教育,才有助于兒童構建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基于此,全社會要正視家庭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尋找針對性較強、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更加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
關鍵詞:家庭;兒童心理健康;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16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159
鑒于兒童心理的不成熟,家庭教育更顯重要,在兒童心理健康方面作用更加突出,因此,需要對其給予高度關注,明確其產生的影響,形成有效應對方式,促使兒童在更加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中快樂成長。
一、家庭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
(一)家庭氛圍制約兒童心理發(fā)展
對于家庭而言,家庭氛圍是區(qū)別不同家庭特征的重要因素。通過大量研究與調查發(fā)現(xiàn),如果兒童所處的家庭具有優(yōu)質的氛圍,兒童一般擁有更加積極向上、開朗活潑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氣氛緊張,家庭成員之間缺乏尊重與交流,矛盾與沖突不斷,兒童就會形成焦躁與緊張的情緒,缺乏安全感,甚至誘發(fā)逆反心理,引發(fā)不良行為。
(二)家庭教養(yǎng)方式引導兒童心理成長
對于不同的家庭,其在兒童教育方式上也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如果兒童獲取的教育方式是積極向上、健康的,有利于兒童個性的良性發(fā)展,形成端正的思想態(tài)度,對構筑高尚的品德意義重大。反之,如果教養(yǎng)方式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受阻,則會制約完善性格的形成,影響未來正確思維模式的構建,心理不健康問題突出。
(三)家長素質影響兒童心理狀態(tài)
從家長素質角度分析,家長的素質能夠給兒童形成強烈的示范作用。兒童會對家長的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影響其心理素質的形成。如果父母存在心理障礙,其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會直接映射到兒童身上,不利于兒童健康心理的構建,甚至影響兒童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二、如何發(fā)揮家庭的良性作用
(一)構建樂觀和諧的家庭氛圍
鑒于家庭氛圍在兒童心理成長方面的突出作用,要重視構建更加和諧與良性的家庭環(huán)境。立足現(xiàn)實,家長要重視與兒童的相處,要抽出時間陪伴,懂得與其相處的重要性。同時,注重家庭活動的開展,尤其要為兒童安排家務勞動,全家總動員,一起參與,積極鼓勵兒童,促使兒童形成樂觀與向上的心態(tài)。從本質上講,就是為兒童創(chuàng)設更具輕松、愉悅與樂觀的家庭氛圍,避免兒童出現(xiàn)緊張與煩躁的情緒。父母的行為不會給兒童形成壓力,促使其更加熱愛家庭,愿意敞露心扉。
(二)依托自身高素質為兒童樹立榜樣
人的行為習慣是在對社會行為不斷觀察與模仿的過程中形成的。兒童年齡尚幼,未形成自主認知,對事物的看法缺乏全面性與深刻性,而他們的很多習慣都源于對成年人的模仿。其中,父母的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他們的性格特征、與人相處的方式及態(tài)度、行為習慣等,都會在無形中對兒童產生影響。因此,為了保障兒童心理健康,家長要意識到自身言行舉止對兒童的影響力,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以便為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發(fā)揮示范性作用。
基于此,首先,家長要將自身樂觀向上的一面展現(xiàn)在兒童面前,發(fā)揮正能量的作用,避免暴露悲觀、消極的負面情緒。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重自身習慣的形成,以身作則,向兒童傳遞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促使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說話、行為以及生活習慣。其中,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碰到諸多挫折,但是每一次摔倒都代表一次成長。家長要能夠與他們共同面對與承擔,教會他們勇于直面挫折,不懼怕困難,千方百計去應對困難與問題。
(三)對兒童進行正面的鼓勵與引導
對于兒童的成長,家長需要時刻關注,全身心投入。兒童對各種事物的看法還十分表面與稚嫩,尚未形成基本概念。在這一階段,家長要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合理評估,促使兒童對事物形成正確的認知,引導其能夠準確分辨是非。具體講,家長要重視鼓勵的作用,善于發(fā)現(xiàn)兒童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獎勵與鼓勵,促使其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形成安全與快樂的情緒體驗,這對兒童積極心態(tài)的構建意義重大。在兒童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不足的時候,家長要避免將其放大,要換角度看問題,關注其優(yōu)點,與其一起克服困難,兒童的信心才不會被打擊喪失。兒童在家長鼓勵與陪伴下迎難而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成就感與快樂,這對培養(yǎng)樂觀、堅強的良好品質作用突出。
三、結語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和重要背景,兒童心理發(fā)展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有必要結合當下社會深入分析家庭對兒童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應對,發(fā)揮父母良好的榜樣作用,重視進行積極引導,從多角度為兒童創(chuàng)設更加和諧、民主與平等的氛圍,促使兒童在優(yōu)質家庭影響下形成健康心態(tài),實現(xiàn)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孫德玉.我國傳統(tǒng)家庭幼兒教育方式略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7(6).
[2]劉艷.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與應對[J].學前教育研究,2015(3).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王維花(1975.12— ),女,漢族,甘肅金昌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