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英語教師在備課和授課過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多媒體音像課件用法之外,還應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聯(lián)網資源,學會篩選和加工適合于教學或考試的英語材料。筆者在本文中介紹一款免費的在線文本分析軟件以及如何使用該軟件對英語考試的閱讀材料進行篩選和深加工。
【關鍵詞】LexTutor;英語閱讀;文本深加工
【作者簡介】李佳訊,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研究生在讀。
Compleat Lexical Tutor v.8.3簡稱為LexTutor,網址是(https://www.lextutor.ca/)。它由加拿大的TomCobb 在2004年開發(fā),且版本經過了多次優(yōu)化更新。這款軟件涵蓋了詞匯檢索、文本對比、分級閱讀、拼寫練習等26種工具。在本文中,筆者將立足于教學閱讀材料的選擇,重點介紹Vocabprofile、Text Lex Compare和Range這三款工具在英語閱讀材料篩選和文本深加工中的用途。
一、Vocabprofile工具
點擊網址直接進入軟件界面,選中“Vocabprofile”工具,進入工具界面。此時分為三種類型,“VP-kids”,“VP-Classic”和“VP-Compleat”分別適用于0-3年級、4-8年級和9年級-大學。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類型,點擊進入下一界面?,F(xiàn)以2008年河南省中考英語閱讀理解A篇文本為例,在“VP-Compleat”類別下進行檢索。把該閱讀材料粘貼到文本輸入區(qū)域,點擊“SUBMIT_Window”按鈕,即可以看到圖1所示的部分頁面。
由檢索結果可以很容易看出,該篇閱讀理解材料共有266個單詞。詞匯量以K-1為主,即詞頻最高的前1000個單詞占總詞匯量的94.7%。有三個單詞是屬于K-2,即詞頻介于1000-2000之間的單詞,但是其中兩個在中考試卷中已有標注,而另一個則屬于我國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詞表范圍內。在詞匯量的研究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關于理解文章所必須的詞匯量比例。根據(jù)Laufer在1989年的研究,了解文本95%的詞匯量的學習者傾向于得到60%的分數(shù)。同時Nation 在2006年的研究表明,認識文本98%的單詞傾向于得到70%的分數(shù)。K-1和K-2單詞已經占到97%,完全滿足考生理解一篇文章所需要的95%的認知詞匯覆蓋度。所以,該閱讀材料符合中考大綱對于考生“學會使用1500-1600個的單詞”的要求。
此外,表中每一等級的詞匯都在頁面內以彩色形式具體呈現(xiàn),并且有清晰的分類和匯總,有利于教師對閱讀材料的快速篩選,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學生的詞匯量水平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文本,既不是過于簡單,又不至于讓學生“望而卻步”。因此,教師可以考慮根據(jù)95%的認知詞匯量要求選擇適合的文本材料,用于學生的閱讀練習或者考試。對于學生感覺難度過高的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更深入地查找詞匯方面的原因,通過該工具的檢索,判斷到底是學生的詞匯量不足還是材料的詞匯量水平過高,將詞匯分類別導出,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以往,教師在考試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更多的是憑借主觀感受和教學經驗,這可能存在較大的判斷誤差。尤其是對于教學經驗尚不豐富的新老師來說,他們對于規(guī)定時間內學生能夠達到的閱讀速度缺乏了解,對文章長度缺乏科學的認知。若是對每個單詞的難易度沒有階段性的清晰劃分,就會很難判斷一篇文章里的詞匯難度及其是否適合于某個階段性的考試。比如,初二學生的試題中出現(xiàn)高二的單詞,但由于老師自己熟悉所有的單詞,可能并不能意識到超綱詞匯的出現(xiàn)。另外,對于文本長度缺乏把控,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負荷過重,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題目。因此,利用Vocabprofile對閱讀材料進行篩選很有必要。在命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該工具實現(xiàn)對復雜詞匯的過濾,對它們進行括號內標注或者同義替換,使文章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試題命制的信度和效度。
二、TextLexCompare工具
選擇“Text Lex Compare”工具,在頁面呈現(xiàn)的兩個文本輸入窗口分別輸入文本1和文本2。本文以2008年河南省中考英語閱讀理解A篇和B篇為例,對文本詞匯進行比較。點擊“Submit”按鈕,得到這兩篇文本對比的檢索結果,如圖2所示。
檢索結果顯示,文本2中有102個形符和文本1相同,即這102個形符在文本2中復現(xiàn),重復率為42.32%。同時,文本1中的27個英語詞族在文本2中復現(xiàn),占文本2所有詞族的21.77%。此外,檢索頁面還詳細列出了只在文本1出現(xiàn)的詞族、只在文本2出現(xiàn)的詞族以及兩文本共享的詞族。
在篩選話題相似的閱讀材料上,Text Lex Compare工具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以系統(tǒng)自帶的樣本為例,比較兩篇來自不同作者但是話題相同的文章,發(fā)現(xiàn)形符的重復率高達72.8%,詞族的重復率高達48.69%,如圖3所示。該工具給教師選擇兩篇詞匯相似、話題相似的閱讀材料提供了便利。在學習某個特定話題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該工具篩選適合于學生課后閱讀的材料。所選材料與已講授材料的詞匯量重復率越高,學生在理解材料上的主觀難度感受就會越小。因此,利用該工具篩選與所講話題相關且難度適中的閱讀材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
另外,在對學生進行期末的終結性評價時,可以使用Text Lex Compare工具檢索試題的閱讀文本。通過對詞族重復率的檢索,刪除或者替換詞族重復率較高的文本,從而保證試題在命制上更加綜合和全面,同時能夠避免閱讀文本話題的重復和冗余。這樣,才能從多維度、多文化視角考察學生的英語水平,做到不失偏頗,全面而真實地考察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同時也能夠提升考試的信度和效度。
三、Range工具
該工具適用于對特定話題閱讀材料的詞匯提取,便于教師對閱讀材料的深加工和教學。教師最多可以同時上傳25篇文本,對這些文本共有的詞匯進行提取,還可以按照詞頻或者范圍進行排序,生成詞表。以河南省2008中考英語閱讀理解A、B、C、D篇為例,把它們上傳到界面,然后點擊“Submit Files”,得到如圖4所示的檢索結果。由圖4可以看出,若按詞匯出現(xiàn)的文章篇數(shù)范圍排序,四篇文章中都出現(xiàn)的單詞有14個,多數(shù)是一些虛詞而非實詞。因為這四篇文本并非相似話題,因此并沒有大量的實詞共現(xiàn)。
Range工具對于固定話題的閱讀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把該話題相關的所有文章上傳至該工具,然后對這些材料進行詞匯提取的深加工。學生對于某話題相關的閱讀理解不熟悉,多數(shù)情況是因為對該話題語境下的單詞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思路,先提取在這些文本中覆蓋度較高的詞匯進行教學,讓學生熟悉這些與話題相關度最高的詞匯和語境詞匯,然后再進行閱讀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使用Range工具備課,提前檢索出這些詞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有了這些必要的課前詞匯儲備,學生們不必再把注意力放在話題生詞上,而是專注于文本閱讀和內容理解,學習信心會大大提升,英語課堂效率也會因此而提高。
此外,在中考、會考、高考等試題的閱讀理解的研究方面,Range工具也可以發(fā)揮重大作用。例如,教師可以把歷年真題根據(jù)年份分為不同的文本,然后進行檢索。利用Range工具提取出這些文本中的高頻詞,讓學生首先把握那些最容易考的詞匯,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答題能力。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詞匯在本文中的范圍寬窄,把握重點單詞,有的放矢,在詞匯教學中做到重難點突出,把握考試的趨勢。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中小學英語教育與時俱進,大力創(chuàng)新。教師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深入貫徹教學設計新理念,不斷進行教學方法新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我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升。英語教師應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積極學習新技能,提升自己學科的知識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Compleat Lexical Tutor v.8.3(簡稱LexTutor)在英語閱讀材料的篩選和深加工上,能夠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學經驗尚不足的新教師,可以逐步把主觀判斷和量化分析結合起來,利用本文提到的LexTutor的三款工具對閱讀材料的篩選和深加工,就能更高效便捷地進行日常備課和考試命題。此外,廣大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探索LexTutor軟件內其他工具的用法,進一步挖掘其對于教學的輔助作用,讓英語教學融入更多的科技和智慧力量,讓閱讀材料的選擇更加豐富且科學,讓英語考試變得更有信度和效度,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和高效!
參考文獻:
[1]Cobb, T. Range for texts v.3 [computer program]. Accessed 15 Sept 2015 at https://www.lextutor.ca/cgi-bin/range/texts/index.pl .
[2]Laufer, Batia. (1989). What percentage of text-lexis is essential for comprehension?.
[3]Nation, I. S. P. . (2006). How large a vocabulary is needed for reading and listening?.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 La revue canadienne des languesvivantes, 63.
[4]河南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說明與檢測[M].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