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投入是衡量學校教育質(zhì)量與學生發(fā)展狀況的重要指標。教師態(tài)度是影響學習投入的關鍵因素之一。教師態(tài)度分為教師支持和教師認同,教師支持對學生的行為、情感和認知投入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師的支持不僅包括對學生內(nèi)在心理的支持,也包括對其學習所需要的外在環(huán)境的支持。
關鍵詞:教師態(tài)度;教師支持;教師認同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0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55
學習投入是指“個體在日常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積極的、健康的、持久的、完滿的學習狀態(tài)”。相對于學習投入的概念與測量研究,人們對學習投入影響因素的研究顯得較為零散且不成系統(tǒng)[1]。其中,教師作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對學生學習投入的高低起著直接作用,教師因素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教師態(tài)度便是其一。
一、教師態(tài)度對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
教師態(tài)度是教師對教育系統(tǒng)中的人、事、物或問題以一定方式進行反應時所持有的穩(wěn)定的評價性的心理傾向。雖然它無法被直接觀察到,但可以從教師的言語、行動以及其他方面表現(xiàn)出來,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投入。
(一)教師支持
教師支持既能被視為一種學術理論也可被視為一種人際交往,但大多數(shù)的研究并沒有對二者進行嚴格的區(qū)分[2]。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齡階段,教師是兒童獲取支持的主要途徑之一[3]。教師支持對學生的行為、情感和認知投入都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4]。研究顯示,當教師對個體的需要采取積極支持、溫暖愛護的態(tài)度時,學生在課堂中會表現(xiàn)出更好的學習投入。布魯斯特(Brewster,A.)、鮑文(Bowen,G.)對美國拉丁中學的699名學生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教師的社會支持是影響學生情感投入和行為投入的重要因素,而且,教師的支持比父母的支持影響力度更大[5]。教師的支持不僅包括對學生內(nèi)在心理的支持,也包括對其學習所需要的外在環(huán)境的支持,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1.教師對學生內(nèi)在心理的支持
教師對學生的情感、自主學習的支持都屬于對其內(nèi)在心理的支持。情感支持是指學生能夠感知到教師對他們的了解和關心,能夠體會到教師和自己之間的緊密關系。教師的情感支持與學習投入,特別是情感投入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這種情感支持能夠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更多的興趣,更愿意參與到學習中,減少破壞性行為并降低輟學率。教師的支持與學生的投入呈正相關,即教師的支持力度越高,學生學習投入的程度也越高[6]?!敖處煂W生自主學習的支持”是指教師交給學生一定的決策權,同時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必須與學生當前或未來的生活相關,使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具有主動投入的意愿。
2.教師對學生外在環(huán)境的支持
教師對學生外在環(huán)境的支持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網(wǎng)絡化學習資源的支持。學習資源的支持包括課前、課后的支持。這種資源支持往往要借助網(wǎng)絡平臺,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這要求教師既要為學生提供智能白板、電腦、手寫板等硬件支持,同時也要為學生提供各種軟件方面的支持。研究發(fā)現(xiàn),當學生在熟練計算機操作以后,會非常愿意投入這種資源學習中。例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借助于網(wǎng)絡查閱資料,對比朗讀、賞析,或運用博客等其他平臺進行交流、對話等[7]。在這樣的語文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顯得積極而投入。
此外,教師支持還包括對學生學習目標的支持。然而,目前研究者對教師支持和學習投入的關系研究,多數(shù)是進行橫向的考察,所以很難測試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也是后續(xù)研究的發(fā)展方向之一。
(二)教師認同
教師認同能夠提高學生自信,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更有活力、更樂于表達、更愿意參與。當學生在課堂上感知到自己被認同時,學生會更愿意進行交流,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中[8]。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是否具有認同的性質(zhì)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投入。斯科若特(Schrodt,P.)發(fā)現(xiàn),當教師扮演認同者的角色時,學生會更愿意投入到課堂學習,并在課堂上非常有活力,并容易獲得學業(yè)成功。相反,教師的不認同會給學生帶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甚至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瓦維特(Ravet,J.)發(fā)現(xiàn)學生之所以不愿意投入學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不能認同和理解學生的學習。這就為培養(yǎng)教師的認同素養(yǎng),為教師設計和實施認同出來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投入,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結果,提供很好的借鑒和啟示。
二、實踐啟示
(一)構建多維度的學習投入觀
教師必須對其有一個比較清晰、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從研究結果來看,絕大部分教師都片面地理解了學習投入的內(nèi)涵,將其與行為投入等同。一個僅僅在認知上投入的學生可能會對學習任務進行深思冥想,但是,沒有行為投入就無法完成學習任務。當然,如果學生沒有對學習持有積極情感,也不會在學習中體驗到愉悅和興趣。所以教師應該樹立多維的學習投入觀,同時,在設計激發(fā)學習投入的措施時也應該是多樣的。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關注學習領域的變動與發(fā)展,轉變自身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促進學生的學習投入。
(二)重視教師的態(tài)度建設
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要認同學生,首先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在課內(nèi)外所提的問題;其次,教師要對學生本人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再次,教師在采用教學方式時要會換位思考,考慮學生的體驗;最后,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中,不能表現(xiàn)出過多的不認同行為。教師對學生的支持能夠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而這種歸屬感能夠驅(qū)動學生投入學習。所以教師要能夠較好地支持學生的學習,應先努力撇開自己對學生的偏見,看到每位學生的閃光點,然后讓學生感知到教師對自己的支持。此外,教師應適時地給予學生支持。這是指教師既要支持學生的學習但也要給予其適當?shù)淖晕覜Q策的機會與權利。
(三)采用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
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的傳授為主,教學手段單一,操作程序機械,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教學效果評價中,學生的滿意度較低,而這些都不同程度阻礙了學生的學習投入。所以教師需要嘗試采用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
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其實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以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式學習為發(fā)展方向。以學生為中心,但同時也要更加重視教師的作用。以現(xiàn)代技術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為支撐,即充分開發(fā)和應用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技術,采用網(wǎng)絡、視頻、實驗型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改變教師講得過多、學生被動聽講但效果不佳的學習依附畸變現(xiàn)象,尊重并發(fā)揮教師教學引領作用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投入與積極建構。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方式并非易事,有時甚至會比之前的教學還糟糕。所以,教師教學方式的革新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堅持。
參考文獻:
[1]張娜.國內(nèi)外學習投入及其學校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研究,2012(2):83.
[2][4][6]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1):59.
[3]Archambault I,Pagani L S,F(xiàn)itzpatrick C. Transa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lassroom engagement and relations with teachers from first through fourth grade[J].Learning & Instruction,2013(1):1.
[5]Brewster A B,Bowen G L.Teacher Support and the School Engagement of Latino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t Risk of School Failure[J].Child &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2004(1):47.
[7]薛紅霞,常磊,肖增英.打造“無界課堂”——基于網(wǎng)絡與課堂雙平臺的學生自主學習資源開發(fā)及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7).
[8]Sidelinger R J,Booth-Butterfield M.Co-constructing Student
Involvement:An Examination of Teacher Confirmation and Student-to-Student Connectedness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J].Communication Education,2010(2):165.
[責任編輯 張翼翔]
作者簡介: 彭操紅(1988.3— ),女,漢族,四川德陽人,小學二級,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